這事兒說起來真讓人覺得新鮮,呂秀蓮這名字在臺灣政壇響當當,以前誰提起她都覺得那是臺獨的鐵桿子,現在呢,她居然開始談統一了。想想她過去那段日子,從七十年代起就卷進政治風波,一路主張臺灣自決,到現在八十多歲了,觀點轉了個彎,說兩岸統一是人心所向,這變化大不大?她自己也承認時代變了,大陸發展快,臺獨那條路走不通了。不是說她一下子就變了個人,而是她看清了現實,覺得統一不是壞事,得換個方式來談。像她這樣的人轉變,說明兩岸關系的大勢不是誰想擋就能擋住的。
呂秀蓮這個人,背景可不簡單。1944年生在桃園,客家人,家里做生意,日子過得還行。她念書一路順風,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又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拿碩士,1971年回臺灣省。本來進國民黨做事,當行政院法規委員會專員,但沒多久就轉向反對當局。1971年她開始推新女性主義,寫書辦講座,推動婦女權利,那時候臺灣社會還挺保守的,她這步走得早。
1972年開咖啡廳拓荒者之家,跟許信良、張俊宏他們聊政治,結果發現經理是監視她的,趕緊關門。1974年出書新女性主義和尋找另一扇窗,又被禁。1976年設保護你專線,幫婦女咨詢,1977年辦出版社,還是被盯上。她第二次去美國哈佛,1978年拿第二個碩士,回臺參選桃園國民大會代表,但選舉因臺美斷交停了。
她真正卷進大風波是1979年美麗島事件,當美麗島雜志副社長,在高雄集會演講,呼吁民主改革,結果被抓。1980年軍事法庭判12年徒刑,坐牢五年多,獄中得甲狀腺癌,1985年保外就醫,去美國治病。1988年回臺,加入民進黨,1990年當民主人同盟會和新女性聯合會理事長。1993年選上第二屆立法委員,推動本土政策。1996年桃園縣長劉邦友遇害,她補選上任,1997年連任,當縣長時搞黃金海岸開發、矽谷計劃。
2000年呂秀蓮跟陳水扁搭檔選“副總統”,勝出,2004年連任。任內組織臺灣加入聯合國公投小組,強調臺灣主權。2004年三一九槍擊,她中彈受傷。2005年代理民進黨主席。2008年卸任后,繼續評論政治,批評兩岸政策。2019年代表喜樂島聯盟選總統,沒過連署退選。現在81歲,還在桃園住,寫書出席講座,健康穩當。
她過去是臺獨的代表,從1970年在瑞士遇臺灣獨立聯盟領導人張維嘉,就開始接觸那些想法。回臺后主張臺灣主權獨立,組織公投小組,街頭活動多。她跟陳水扁搭檔時,民進黨臺獨立場強,她也推本土化。卸任后還批評馬英九親中。但這些年,她觀點漸變。
2022年她和張亞中都提兩岸統合取代統一,說發展兩岸關系要基于法理現實,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主權完整不容分割。但她加了條件,用統合代替統一,形成中華邦聯。2023年2月在臺海安全論壇,說臺灣走和平中立路,加強跟日本韓國菲律賓經營太平洋民主聯盟;兩岸用一個中華取代一個中國,不要為一字之差動干戈,用兩岸統合取代兩岸統一。2023年3月,馬英九訪陸時,她喊大陸改一個中國為一個中華,釋放善意。
這些轉變不是空穴來風。她看清臺獨路走不通,意味著戰爭。大陸耐心引導,臺灣民意變了。她強調統一需智慧,不是武力。批評賴清德言論,說國家領導人要謹慎。川普話真實,她比喻兩只大象打仗,小動物自求多福。2024年底民調變化,她的話被引用。她繼續主張一個中華,反對中國的人別吃傳統食物。2025年1月講座,談兩岸年輕人看法,強調戰爭風險。3月活動,討論美國觀察臺灣青年恐懼。5月場合,她呼吁大陸認可一個中華,臺灣成中立區。6月新聞,她警告中共打臺灣,別等美國,中國部署武器。
她轉變影響島內輿論,有人質疑動機,有人贊許。媒體報道引發辯論,兩岸話題升溫。批評者說她玩文字游戲,她堅持表達。她的印記留在歷史,推動更多人思考統一路徑。立場調整,但本土優先核心不變。81歲她居住桃園,書架林立,翻書閱讀,偶爾講座。
現在兩岸關系緊張,她觀點提供另一種思路,不是非黑即白。統一不是誰吃誰,而是找共同點。她過去臺獨立場強,現在談統合,說明現實力量大。臺灣絕大多數人明白臺獨走不通,大陸發展有目共睹。呂秀蓮轉變說明,連頑固分子都看出臺獨假命題。兩岸大勢,所有人都看清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