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發言人來了”——江北區鐵山坪街道“辦好民生實事 增進群眾福祉”發布活動舉行。
現場,來自鐵山坪街道的四位“發言人”圍繞交通、醫療、老舊小區改造等話題,以“你提問,我回答”的形式,向轄區群眾交出了一份扎實的“民生答卷”。
“發言人來了”——江北區鐵山坪街道“辦好民生實事 增進群眾福祉”發布活動現場。
“上半年,街道整合‘渝馨家園’‘渝康家園’陣地資源,打造具有江北辨識度的‘康·馨’融合示范成果;加強重點人群關愛服務,實現了困難群眾100%參保;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26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4%;超額提前完成2025年城鎮危舊房改造工作……”
活動現場,鐵山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喻陽匯報了街道重點民生實事“成績單”,并描繪了下半年的“民生施工圖”:“年初,街道就梳理了民生實事重點清單,涵蓋愛老助老、就業服務、公共服務提升等多個方面,按照清單安排,街道正在逐步‘打表’推進。”
交通優化:公交線路延伸解民憂
“我們住在鐵山坪,以前出行非常不方便,坐1612路公交車只能繞山轉一圈,下山還要換乘。最近我們發現這路公交車可以直接開到山下了!”活動現場,一位鐵山社區的住戶激動地說道。
1612路公交車女職中站點。
過去,在鐵山坪森林公園內居住或工作的群眾日常出行只有搭乘813和1612兩路公交車。其中,813路公交車能下山與軌道站及其他公交車站接駁,但是每班車要等半個小時;1612路公交車只在鐵山坪森林公園內環線運行,不能下山。
“了解到群眾需求后,鐵山坪街道將‘公交下山’列入重點民生清單,召開8次現場協調會,聯合區交通局、區城管局、兩江公交集團等相關部門實地調研,‘定制’專業方案匹配市民需求。”鐵山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唐東介紹道。
調整后的1612路公交雙向增設10個站點,有效覆蓋了勝利村小學、女職中和18中學校,接駁軌道鐵山坪站,可“一站式”無縫換乘軌道交通和主干線公交,極大滿足了鐵山社區居民出行、學生通勤及游客上山需求。
安居升級:老舊小區改造持續“煥新”
氣溫逐漸攀升,住在轄區安置房的群眾提出問題:“電梯悶熱難耐,街道能不能聯合物業想想辦法?”
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張李的解答帶來了“清涼承諾”:2025年,街道計劃為轄區所有76部農轉非安置房電梯加裝通風換氣設施,目前設備采購與安裝正穩步推進。同步為76部電梯加裝攝像頭并接入智慧平臺及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實現實時監控,當前攝像頭安裝與聯網工作已完成。
五里坪港盛小區。
在鐵山坪街道,老舊小區正在加速蝶變。張李表示,五里坪港盛小區綜合改造工程已于6月26日開工,改造面積約5.2萬平方米。工程包括維修翻新樓梯欄桿、增設停車位、打造健身步道與兒童活動區、提升綠化品質、加裝照明、改造大門等,預計年底完工。
藥房開到家門口:健康服務照亮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
從無到有的社區藥房,從稀缺到常態的義診服務,2025年,鐵山坪街道為山上居民的健康需求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
活動現場,街道與轄區居民回顧了鐵山社區曾長期無藥房診所的困境:因常住人數較少,人流量不大,運營成本較高,前期聯系的眾多藥房和診所不愿在山上開設。面對商家入駐意愿低的難題,街道不懈努力,倍康大藥房作為轄區便民藥房成功入駐鐵山社區,終結了居民“買藥必下山”的歷史。
街道便民義診服務。
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王丹向大家介紹了藥房的相關服務:“除了常備藥品與醫療器械外,藥房更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動,定期舉辦公益講座,向低保、重殘、孤寡等困難群體發放惠民購藥卡,提供個性化用藥指導。”
王丹介紹,近年來,街道積極對接三級醫療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強化“鴻恩家醫健康驛站”等陣地建設,今年已開展專家義診與社區巡診9次。
上游新聞記者 吳嘉雯 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