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是根據(jù)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70歲的陳佩斯,耗時七八年,傾盡全力將他打磨三十年的話劇《戲臺》搬上大銀幕,這部電影在點映階段便獲得極高評價。
一部被觀眾和業(yè)內(nèi)人士一致推崇的影片,在點映期間口碑“爆棚”,被寄予厚望。然而就在原定上映前三天,卻突然宣布推遲上映。
一部被寄予厚望的電影,臨門一腳卻選擇了撤檔。70歲的陳佩斯,帶著他三十年磨一劍的《戲臺》悄然退場。是他畏懼了,還是這個夏天,無法容納一位“戲癡”的執(zhí)著?
這哪是拍電影,這是一個倔強老者的豪賭
電影《戲臺》的故事比電影本身還要跌宕起伏。它源自同名話劇,一部已在舞臺上反復打磨的精品。
但要將它搬上銀幕,僅拍攝就用了七八年。這期間投資人換了一輪又一輪,原因出奇地一致,誰愿意投資一部由七十歲演員主演的電影?
資本不信任,但陳佩斯相信。他不僅相信,還把自己活成了戲中那個“一根筋”的班主。沒有投資,就自掏腰包。
據(jù)說為了還原民國戲班的真實氛圍,道具、服裝等支出幾乎不設上限。光是打光這一項,團隊就鉆研了好幾年,只為讓每一幀畫面都透出那個動蕩年代的光影。
這位倔強的老人既是導演又是主演。每天最早到達片場,最晚離開。每一個鏡頭、每一個細節(jié),都必須親自確認。年過七旬仍堅持親自上陣,吊威亞、摔跟頭不用替身。
有人曾目睹他在監(jiān)視器前看回放時,毫無征兆地落淚。沒人知道那一刻他在想什么。也許那是一個匠人傾盡所有,終于看到心血化為現(xiàn)實時的百感交集,是理想照進現(xiàn)實那一刻的激動與酸楚。
這部電影不是陳佩斯的獨角戲。黃渤、姜武、尹正……一群真正的演員,被他這股執(zhí)著吸引而來。他們用荒誕喜劇的形式,演繹了一段啼笑皆非的亂世悲歌。
電影一開啟點映,口碑就爆了。觀眾評價驚人一致:“笑著笑著就哭了”。朱時茂、潘長江、蔡明這些一路見證陳佩斯成長的老友,在觀影后無一例外眼眶泛紅。
朱時茂更是坦言,自己“哭得稀里嘩啦”。音樂人崔健的評價則像一把鑰匙,他說這是“獨立藝術家的自我表達”。
這句話打動了許多人。這不就是在形容陳佩斯嗎?一個不向權威低頭,不為資本折腰,只對藝術和觀眾負責的“老炮兒”。
一時間,全網(wǎng)期待值飆升,“年度最佳”的呼聲不斷。仿佛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場藝術對市場的漂亮反擊。
可誰能想到,在一片叫好聲中,這部佳作卻被硬生生按下了暫停鍵,市場上出現(xiàn)了令人不適的一幕。
令人不適的一幕
神仙云集的暑期檔,容不下一張安靜的片場,原定7月17日上映的《戲臺》,在三天前突然宣布改期。
陳佩斯親自錄制視頻致歉,鏡頭中的他,滿面疲憊與無奈,不斷表達歉意,理由是“排片壓力太大”。
什么是“排片壓力太大”?說白了就是:這個檔期太擁擠了。
就在那幾天,姜文監(jiān)制的《你行!你上!》,大鵬導演的《長安的荔枝》,這些自帶熱度和話題的大制作,不約而同地將檔期提前到7月18日。一夜之間,7月18日成了“史上最擁擠的一天”,多達八部新片同臺競爭。
這是一場赤裸裸的商業(yè)廝殺,影院的排片經(jīng)理們,手中握著有限的銀幕,像精明的賭徒一樣下注。他們的決策依據(jù)是流量、宣發(fā)、預售票房這些冰冷的數(shù)字。
《戲臺》有什么?有一群好演員,有一個好故事,有一身錚錚鐵骨的藝術精神。但在資本的棋局中,這些似乎都敵不過一張流量明星的臉。
結果可想而知,《戲臺》的排片空間被極度壓縮,甚至可能被安排進無人問津的深夜場,這幾乎等于宣判了一部電影的死刑。
有人猜測這背后是不是一雙看不見的手在“規(guī)訓”一個曾經(jīng)不妥協(xié)的老藝術家,畢竟當年他因版權問題與央視對簿公堂,那種寧折不彎的精神,在圈內(nèi)是出了名的。真相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片方最終選擇了“退”。
陳佩斯的道歉視頻,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面。但激起的不是失望的漣漪,而是支持的浪潮。評論區(qū)幾乎看不到一句責備。留言清一色是:“我們等得起!”“無論何時,一定買票支持!”“好作品不怕晚!”
這支持不僅是為了這部作品,更是為了這個人。為了這位被觀眾稱為“人民藝術家”的老人,為了他幾十年如一日對藝術的堅持,以及他那份不追名逐利、不迎合潮流的清高。
很多人翻出了他那句經(jīng)典臺詞:“你管得了我,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嗎?”
三十年前,這是小品里一句引人發(fā)笑的俏皮話。三十年后,當他自己陷入資本與市場的夾縫中時,這句話竟成了對他處境最貼切的寫照。
觀眾用最樸素的方式回應。他們或許無法決定排片,但他們能用腳投票,選擇走進哪家影院,支持哪部作品。他們選擇把敬意,留給真正的藝術。
戲比天大,但比戲更大的是人心
在道歉視頻的結尾,陳佩斯說了一段格局宏大的話。他說:
真心希望每一部電影都能取得最好的成績,每一位走進電影院的觀眾,都能享受觀影的快樂。
沒有抱怨沒有指責,只有一個老電影人對整個行業(yè)的祝福。這份克制令人動容,更令人敬仰。他心中始終秉持著“戲比天大”這四個字。
他知道一部電影的延期,擾亂了觀眾的期待,這是對“天”的不敬。所以他要道歉。陳佩斯低下了頭,觀眾卻把他的脊梁挺直了
陳佩斯和他的《戲臺》揭示了當下電影圈最真實、也最殘酷的一面,藝術的價值,到底由誰來定義?是資本的報表,還是觀眾的口碑?
好在人心自有衡量。陳佩斯退了一步,但《戲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戲,還沒有落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