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去留問題,再一次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不少人之所以主張放棄庫茲涅佐夫號,除了其維修成本過高,維修時間過長的問題之外,缺乏高性能艦載機,也是俄方有人主張放棄庫艦的重要原因。而近期,有俄羅斯專家為此也提到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采購中方的殲-35戰斗機。
近期,俄羅斯《消息報》援引俄羅斯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的話說,引進殲-35應該成為俄羅斯的備選項之一,而這位專家之所以主張引進殲-35,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認為這種戰斗機可以配備在俄羅斯現有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之上,以提升其戰力。
殲-35戰斗機是中方研制的第二款第五代隱身戰斗機,該型號戰機目前已經正式服役。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戰斗機至少有空軍版、艦載版和出口版三種型號。那么既然這種戰斗機可以被用于出口,那么依照客戶的標準,打造一款“艦載出口版”想必也不會是什么難事兒。殲-35一經推出,就已經引起了巴基斯坦等國際用戶的注意,不過大家普遍認為,自視甚高的俄羅斯大概率不會成為殲-35的海外用戶,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俄羅斯根本低不下這個頭。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在討論庫茲涅佐夫號的去留問題之際,有俄專家的態度卻發生了改變。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的分析,庫茲涅佐夫號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其現有的艦載機蘇-33和米格-29K在性能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如果能夠為庫茲涅佐夫號配備一款第五代隱身艦載機,那么庫茲涅佐夫號就還有保留的必要。
伊利亞認為,俄羅斯當下的選項只有兩個,要么是趕緊發展蘇-75,要么就是考慮購買殲-35艦載版本。蘇-75戰斗機是俄羅斯研制的第二款隱身戰機,這是一種單發輕中型戰斗機,在滿足俄軍自用之余,主要瞄準了國際市場。相比俄羅斯現有的蘇-57,蘇-75戰斗機制造成本更低,整體上也更加輕巧靈活,確實相對來說更加適合上艦。不過,由于俄烏沖突的原因,俄羅斯的資源已經大部分被用于滿足戰爭所需,更多的坦克、更多的無人機、更多的彈藥才是俄軍目前所急需的,蘇-57的優先級都要往后排,更何況蘇-75呢?蘇-75戰斗機目前就連首飛都沒有完成,改裝成艦載版,恐怕更加遙遙無期。
因此,俄羅斯專家認為,目前對于庫茲涅佐夫號來說,如果能夠引進殲-35戰斗機,使得其可以搭載第五代戰斗機,那么庫艦就還有保留的必要,還可以投入資源和資金進行維修升級。客觀上說,這位專家的言論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畢竟,殲-35戰斗機問世多年,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而且這種戰機未來幾乎肯定會被配備在中方的新一代航母之上。為俄羅斯量身打造一款艦載出口版,也不是不行。考慮到目前中方的工業能力,如果俄羅斯真的下了這個決心,搞不好殲-35的交付速度會比庫茲涅佐夫號的維修升級速度還要快。
當然,目前這一設想,還只是這位俄羅斯專家的一家之言,至于俄方究竟會如何取舍,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