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再度舉起關稅利劍!
當前,特朗普的關稅戰略正全面鋪開,已有51個國家接收到新一輪關稅通知,其中不乏多個盟友國家。特朗普的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通過強硬手段獲取更多利益。
然而,特朗普或許未曾預料到,與中國較量,他仍顯得力不從心。他剛宣布加征關稅,中國隨即作出回應,宣布對53個國家實行零關稅政策。
那么,這場中美之間的關稅博弈究竟將走向何方?
揮向全球的利劍
美國新政府上臺后,其貿易政策呈現出一種“橫沖直撞”的態勢。仿佛只要聲音夠響、手段夠硬,就能重塑世界貿易格局。最近,這股關稅風暴再次席卷全球。
短短數日之內,51個國家和地區紛紛收到美國的“關稅邀請函”,連長期友好的國家也未能幸免。從東亞的日本、韓國,到歐洲的多個盟國,再到美洲的墨西哥、加拿大,甚至遠至南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國家,無一遺漏。
關稅水平高得驚人,部分商品的稅率直接提升了50%,這已不是簡單的征稅,而是近乎掠奪。美國給出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門。比如,指責墨西哥未能有效控制毒品流入,因此加征關稅;又如,批評歐盟設置貿易壁壘導致美國經濟損失,從而進行懲罰。
這種邏輯,就像一個在宴會上因為飯菜不合口味,就直接掀翻桌子的客人。
這把利劍背后,潛藏著一句反復強調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
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是,通過高關稅迫使制造業回流美國,減少對外依賴,從而實現“閉門造車”的經濟自給。同時,也借此向盟友施壓,要求他們承擔更多軍事開支。
這套“以強凌弱”的策略寫得明明白白:要么將工廠搬回美國,要么就面臨加稅。誰敢反抗,就加倍報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但美國似乎忽略了一個現實:當今世界早已不是“強者為王”的叢林社會。這種赤裸裸的霸權行為,正讓越來越多國家認清一個事實:那個曾經高舉“規則”與“秩序”旗幟的燈塔國,如今卻率先破壞了這些規則。
盟友關系逐漸瓦解
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墨西哥經濟部長毫不掩飾地表示這是“不公平”的做法。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態度更為強硬:如果談判無果,歐盟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進行反擊。
日本、法國等昔日的核心盟友,如今也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立場。他們意識到,將所有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風險實在太大。一旦美國情緒不佳,連合作的基礎都會被徹底摧毀。
于是,一個戲劇性的場景出現了。
歐盟加快與南美、加拿大、非洲及亞洲國家的接觸頻率。墨西哥也積極尋求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的新伙伴。各國正在悄然繪制一幅新的全球貿易版圖——一幅沒有美國參與的版圖。
正如一句犀利的評論所說,美國的貿易政策正在親手將原本熱鬧的“朋友圈”,變成一個只有自己在說話的“單人群聊”。這種只顧自身利益、忽視他國感受的做法,最終只會讓美國陷入孤立。
就在美國四處樹敵、構建“關稅包圍圈”的同時,中國選擇了另一條路徑:廣交朋友,互利共贏。
7月14日,一個看似普通的日子。當美國還沉浸在向盟友展示強硬姿態的快感中時,中國海關總署宣布,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全稅目零關稅。
這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這對非洲國家意味著什么?
他們的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將不再征收任何關稅,從中國進口商品同樣享受零關稅待遇。這種雙向減免,節省的是真金白銀,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對中國來說,非洲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進入國內市場,而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也能更順暢地進入非洲市場。這筆賬,誰算誰都會覺得劃算。
更重要的是,這種政策傳遞出一種完全不同的理念:利益共享,共同發展。這記“零關稅”正是對美國“關稅圈”最巧妙的反擊。你不是想孤立我嗎?那我就把你的墻角,變成我的朋友。
從歐洲到亞洲,再到非洲,中國以平等、合作、共贏的方式,不斷擴大朋友圈,縮小對立面。當這些國家親身體驗到與中國合作帶來的好處后,再回頭看看美國那些不平等的條款,心中自然會有一桿秤。
中立國家的抉擇
在兩大勢力的博弈中,一些原本試圖保持中立的“潛力股”國家,其動向變得格外引人注目。印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7月13日,印度外長開啟了五年來的首次訪華行程。隨后,多位印度高層官員陸續訪問中國。甚至有消息稱,印度總理莫迪可能親自出席9月在中國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
眾所周知,中印之間仍存在未解決的邊界爭端。但在處理與中美兩國關系的問題上,印度這只“大象”正謹慎地從完全偏向一方,轉向尋求一種微妙的平衡。
對于印度這樣的關鍵國家,美國采取了什么措施?不僅沒有采取任何安撫和拉攏策略,反而對印度鄰國——孟加拉國開出了高額關稅罰單。這種做法完全忽視了南亞地區的整體合作與穩定,顯得極其笨拙且傲慢。
一邊是溫和的合作邀請,一邊是突如其來的打擊。這種鮮明對比,讓那些原本想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的國家,開始重新評估自身的風險與機遇。
他們逐漸意識到,一方總是試圖讓別國當炮灰,另一方則希望攜手合作。棋局至此,答案已不言而喻。中美兩國在全球貿易棋盤上的戰略,已經清晰可見。
一邊是不斷制造矛盾、揮舞大棒逼迫各國選邊站隊,信奉的是“贏者通吃”的叢林法則;另一邊則是通過減免關稅、擴大進口、對話協商,努力拉近與世界各國的距離,堅持的是“和氣生財”的共贏理念。
結語
這已經不僅僅是經濟或科技層面的競爭,而是一場關于“體系吸引力”的終極較量。究竟哪一種模式更能代表未來?是封閉對抗,還是開放合作?
信息來源:
1.《海關總署:下一步,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零關稅》紅星新聞2025-07-14 11: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