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誰也沒有料到,素來以“對華強硬派”著稱的印度外長蘇杰生,僅僅通過一次訪華行程,就徹底改變了對中國的立場。
他似乎完全忘記了過去跟隨美國對中國施壓的種種言行,回國后反而頻頻發聲,稱“中印合作前景廣闊”,并反復強調印度應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這種態度的急劇轉變,比戲劇舞臺上的變臉還要令人驚訝。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導致了他如此劇烈的立場變化?
“鷹派”外長訪華后變臉了
7月14日,中國方面在接待蘇杰生時安排了多層級的高層會面,從國家副主席到外交部長,再到中聯部部長,可見中方對印度外長此行的高度重視。
這種高規格的接待規格,顯然出乎蘇杰生意料之外。
要知道,此前蘇杰生對中國的立場并不友善。幾年前中印邊境發生緊張局勢時,他在公開場合表現得異常強硬,頻繁表示“印度在領土問題上不會讓步”,甚至多次暗示印度將聯合美國、日本等國對中國采取聯合行動。
因此,這次他訪華前,很多人預測:這又是一次例行公事的外交會面,頂多表面寒暄幾句。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方這次接待規格之高、態度之熱情,遠超預期。雙方在會談中交流順暢,從經濟貿易談到區域安全,就連一向敏感的邊界議題也進行了坦率溝通。
在機場接受印度媒體采訪時,蘇杰生面帶笑容表示:“中國是印度的重要鄰國,存在分歧是正常的,但合作才是主流。” 這番話如果放在過去,從他口中說出簡直難以想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別強調“印度不會受任何國家的牽制”,明眼人都能聽出,這是在間接批評美國。
可以說,這次訪華徹底改變了蘇杰生對中國的看法。而這種轉變,不僅僅是因為中方的熱情接待,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印度自身的戰略考量。
賺錢才是硬道理!
歸根結底,印度此次態度的轉變,核心驅動力只有一個字:錢。
近年來,印度面臨的經濟壓力日益加劇。后疫情時代,印度財政赤字持續攀升,外匯儲備有限,基礎設施建設與就業問題亟需資金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誰能為印度帶來實際利益,誰就是值得合作的伙伴。
美國過去一直向印度承諾:“跟我合作,一起發財。” 但多年過去,“印太經濟框架”喊得響亮,實際成果寥寥。美國不僅未能為印度帶來實質利益,反而不斷施壓印度遠離中國。
以關稅問題為例,美國最近宣布對印度的鋼鐵和鋁制品加征關稅,理由是“印度出口過多影響美國企業”。印度企業對此極為不滿,紛紛向蘇杰生質問:“跟著美國到底能得到什么?”
而蘇杰生之所以能在印度政壇站穩腳跟,靠的就是堅持“以印度利益為先”的原則。
一味跟隨美國對抗中國,最終換來的是空頭承諾,實際利益卻遲遲未見。
反觀中國,近年來與印度的貿易持續增長。2024年中印雙邊貿易額突破130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印度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同時也是印度重要的出口市場。
印度出口的棉花、芒果大量銷往中國;印度的IT企業也在中國市場獲得可觀收益。
此外,中國還積極參與印度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鐵路、電力等項目,且不附加復雜的政治條件。
正如一句老話所說,“人比人氣死人”,兩相對比之下,誰真正能為印度帶來實際利益,一目了然。
而一貫以印度利益為重的蘇杰生,顯然看透了其中的利害關系。與美國結盟,可能只會被利用,卻難以獲得實際收益;而與中國合作,既能獲得經濟利益,又能維護印度的尊嚴。
無論換作誰,恐怕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說到底,現階段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才是符合印度利益的明智之舉。
轉向 “獨立自主”,暗批美國
除了認識到中印合作的重要性,蘇杰生此次訪華還讓他看清了印度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句“印度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道出了全部含義。
近年來,美國不斷推動“印太戰略”,核心目標是拉攏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共同遏制中國。
為了拉攏印度,美國一方面高價出售軍備,另一方面高調稱贊印度,稱其為“印太地區的關鍵力量”。
但美國的真實意圖是:讓印度沖在最前線當“擋箭牌”,自己則坐享其成,順便賺取軍火利潤。
印度并非不清楚美國的算盤。過去之所以沒有明確反對,是想借助美國的聲勢提升自身地位。但如今,美國連關稅都不愿讓步,還頻繁指揮印度行動,印度自然不愿再一味順從。
蘇杰生的這番表態,意味著印度未來將更傾向于自主判斷,而非盲目追隨美國。
這種轉變對美國的“印太戰略”而言,無疑是一記重擊。
原本美國指望印度在南亞牽制中國,如今印度宣布“獨立自主”,無疑撕開了美國戰略布局的一道裂痕。
更尷尬的是,日本、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看到印度開始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系,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場:“我們是否還要繼續跟著美國對抗中國?”
再加上近期的關稅談判中,美國始終不愿讓步,這讓許多國家不得不重新評估與美國的合作價值。
中方的回應也頗具分寸,既對蘇杰生的積極表態表示歡迎,也明確指出:“合作可以,但必須遵守規則,邊境問題仍需妥善解決。”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確:“我們歡迎你態度的轉變,但不要試圖玩弄手段,唯有真誠合作,才能實現長久穩定。”
歸根結底,國家之間的關系,終究是以利益為基礎。
當印度意識到“賺錢比對抗更重要”時,美國的“印太戰略”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蘇杰生的立場轉變,或許只是一個開始,預示著中印關系將進入一個新的緩和期。至于美國,若繼續堅持“拉幫結派圍堵中國”的策略,未來的困境恐怕只會越來越多。
信源:上合外長會今開幕:中印關系保持改善發展勢頭,中俄外長高頻互動 2025-07-15·澎湃新聞;中方宣布:蘇杰生將訪華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官方澎湃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