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斗不過特朗普,轉頭卻對中國出手。
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玄機?為何在美國壓力下,加拿大選擇與中國“過招”?
特朗普出手狠,加拿大無力招架
自從,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無差別攻擊,不僅嚴重擾亂國際市場秩序,同時也讓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眾多國家苦不堪言,這其中就有加拿大。
美國對加拿大的鋼鋁和銅產品實施了 35% 至 50% 的高額關稅,這一舉措對加拿大經濟造成了直接的打擊。
加拿大銅及銅基產品一半出口美國,鋼鋁產業也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美國加征關稅后,加拿大相關出口企業成本大幅增加,2023 年 93 億加元的銅出口額可能因關稅而腰斬。
面對這樣的壓力,加拿大自然不愿意輕易低頭,開始試圖通過談判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妥協。
可是特朗普,卻并不打算輕易放過加拿大,在各種談判中,特朗普的態度一如既往的強硬,沒有絲毫松動的跡象。
針對這種情況,加拿大政府同樣采取對等關稅措施予以還擊,例如,對包括鋼鋁、電腦在內,總價值近600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加征25%關稅。
另外還對不符合“美墨加協定”的美國進口汽車加稅25%。
以此讓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對加拿大手下留情,但事實證明卡尼政府的這種想法還是過于天真了。特朗普政府不僅對加拿大的對等關稅措施無動于衷。
7 月 10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 “真實社交” 上發布致加拿大總理卡尼的信函,宣布美國將自 8 月 1 日起對從加拿大輸入美國的商品加征 35% 關稅。
且該關稅將區別于所有已宣布的行業關稅單獨執行,特朗普稱此舉原因是加拿大的報復性關稅舉措、芬太尼流入美國以及 “不公平貿易行為”。
并表示若加拿大提高對美關稅,美國將在 35% 關稅基礎上對等增加。
特朗普甚至公開場合發出威脅,稱如果加拿大不愿妥協,就讓它“當美國第51州”。
這種情況讓卡尼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加拿大可能無法通過談判實現取消特朗普關稅的目標。
談不攏美國,就拿中國“開刀”
特朗普不買賬,卡尼政府只好另辟蹊徑。
7月16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將對來自中國的鋼鐵及相關產品加征25%關稅,并對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關稅配額制度作出調整,限制進口總量并提高稅率。
加拿大總理卡尼稱:這一舉措是為了阻止在美國加征關稅后,大量外國廉價鋼材轉向加拿大市場,從而沖擊本土產業。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聽起來像是為了保護本國工業,實則是政治姿態。
加拿大2024年鋼鐵進口總額約160億美元,中國只占10%左右,美國占了一半。
而加拿大出口的鋼鐵,91%銷往美國,4%銷往墨西哥。
那么,卡尼政府選擇對中國產品開刀是為什么呢?其邏輯不難理解。
通過限制中國等非自貿伙伴國的鋼材配額,展現對外強硬立場,借此緩和國內民眾和企業的不滿,同時也向特朗普表現出“配合”,以換取后者“手下留情”。
中國早已準備好,還順手換了供應商
面對加方的突然“出手”,中國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早在6月商務部就已指出,美國對外施加所謂“對等關稅”是典型的單邊主義行為。
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換取對美關稅豁免,如果任何國家在與美國達成協議過程中犧牲中國正當利益,中方都將作出堅決回應。
加拿大的行為顯然已經觸碰了這一底線。
反制措施早在2025年初就已落地。
中國對加拿大油菜籽、豌豆等農產品征收100%懲罰性關稅。
加拿大是全球第一大油菜籽產區,中國是其重要的出口市場,加拿大70%的油菜籽依賴中國市場,年貿易額超過40億加元。
中國對加拿大油菜籽等農產品加征 100% 關稅,對加拿大農業經濟產生了較大沖擊,可謂是精準打擊。
中澳重啟油菜籽貿易,直接替代加拿大市場
然而,中國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迅速轉向尋找新的供應來源。
《路透社》7月16日爆出,中國與澳大利亞即將敲定一項油菜籽出口協議。
協議一旦生效,澳大利亞將在12個月內向中國出口15萬至25萬噸油菜籽。
這項協議是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訪華成果之一。
恐怕連加拿大也沒想到,中國這么迅速就找好了下一個買家。
中澳曾因政治摩擦暫停貿易,如今恢復往來,說明中國并不缺供應商,也不缺選項。
對加拿大而言,這就是“邊緣化”的開始。
卡尼政府原本想用油菜籽與中國“討價還價”,結果卻被直接“換下場”。
加拿大不只向中國關門,還在拉攏墨西哥
與美國談不成,加拿大的目光又轉向了墨西哥。
7月16日,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與卡尼通了電話,就“加強雙邊貿易合作”達成初步共識。
兩國計劃未來幾個月內舉行正式會談。
表面看來,這是加拿大尋找“替代聯盟”的動作。
但問題是,墨西哥自己就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兩人的結合真的有用?
墨西哥的經濟嚴重依賴對美國的出口,美國是墨西哥最大的貿易伙伴,墨西哥的制造業等產業與美國的產業鏈聯系緊密。
因此,墨西哥在與加拿大加強貿易合作時,可能會受到其對美貿易關系的制約,能否為加拿大有效分擔現實壓力確實存在疑問。
至于接下來局勢如何演變,將取決于加拿大能否重新評估自身利益邊界。
古語有云:“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避其輕。”
加拿大此番“避重就輕”,愿意討好美國、敲打中國。
結果卻是兩邊都不討好。
當一個國家在大國博弈中失去獨立判斷,只會在風向中被裹挾。
與其討好強者,不如穩住自身。
因為風向可以變,利益才是永恒的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