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航運巨頭陽明海運7艘LNG雙燃料集裝箱船大單“花落”韓國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
7月17日,陽明海運宣布,董事會決議7艘15000TEU級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新造船項目采購,將向韓國海洋下單訂船,每艘船平均金額逾1.94億至2.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93億至15.65億元),合計交易總金額為13.63億至15.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7.85億至109.91億元),計劃于2028-2029年間陸續交船。
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15000TEU/165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新造船價格為2.0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02億美元基本持平。
陽明海運表示,本次新訂造的7艘15000TEU船,加上預計2026年起陸續交付的5艘同型LNG雙燃料船,將可提供未來東西向主力航線穩定的運力服務,而使用LNG替代能源相較同型船使用傳統燃油可發揮將近20%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符合陽明海運持續降低碳排強度目標,有助于應對國際環保法規趨嚴的挑戰。
陽明海運積極強化運輸服務質量,希望能通過本次新一代船舶構建計劃,汰換老舊船舶使船隊年輕化,滿足國際環保法規需求,也可分散整體船隊得能源風險,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市場不確定經營環境中,強化陽明海運整體競爭力及運營韌性,持續朝成為全球客戶首選且具關鍵影響力的運輸集團邁進。
據了解,陽明海運在去年年底宣布了新一代船舶構建計劃,決定訂造最多13艘8000-15000TEU級集裝箱船。今年3月,陽明海運向日本正榮汽船購入3艘由今治造船建造的8000TEU級新一代甲醇雙燃料預留集裝箱船,作為其新一代船舶構建計劃中的首批新船。
今年4月初,陽明海運啟動了總計10艘的集裝箱船新造船項目招標,計劃訂造3艘8000TEU傳統燃料集裝箱船,以及最多7艘LNG雙燃料15000TEU集裝箱船。
這是陽明海運時隔兩年再次重返新造船市場。據了解,陽明海運上一次訂造新船是在2023年5月,當時該公司與韓國HD現代重工簽署了5艘155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建造合同,每艘造價約為1.88億美元。憑借這份訂單,陽明海運成為中國臺灣地區首家建造雙燃料集裝箱船的航運公司。
陽明海運成立于1972年12月28日,前身可追溯至1872年在上海成立的輪船招商局。陽明海運是臺灣地區僅次于長榮海運的第二大航運公司,也是臺灣地區“貨柜三雄”中唯一具有臺當局官營背景的公司,目前臺灣當局持有該公司33%的股份。
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陽明海運旗下船隊現運營100艘船,其中包括60艘自有船舶和40艘租入船舶,總運力72萬TEU,排名全球第10位,市占率2.2%。此外,陽明海運還有15艘在建新船共20.65萬TEU,占現有船隊比例約為28.5%。
為了鞏固全球前十強的市場地位,陽明海運正在擬定中長期造船計劃,有望訂造首批20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目標到2032年將船隊運力擴大至110萬-130萬TEU,相比現有船隊規模提高60%,預計屆時陽明海運全球市占率從目前的2.2%提升至2.8%-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