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為3名私生子與嫡長女宗馥莉巨額遺產糾紛,已故著名企業家、布鞋首富宗慶后被各路媒體自媒體掘墓扒墳,弄了個底朝天,形象一落萬丈,令人唏噓。
7月16日,鳳凰網《風暴眼》引用知情人士消息稱,除宗馥莉外,宗慶后還有6個孩子,更讓人目瞪口呆。
回想去年2月,宗慶后因病去世,包括國內外知名企業家、浙江當地政府在內的社會各界、主流媒體在緬懷這位“民營企業家”旗手時的盛況、以及各種崇敬譽美之詞,公眾尤其感到滑稽、憤怒。
獨家觀察:各地網友自發緬懷宗慶后,證明人心向善,百姓并不仇富 獨家觀察:各地網友自發緬懷宗慶后,證明人心向善,老百姓并不仇富,再談備胎全球化時代的大國博弈戰略
顯然,宗慶后事件已不再是簡單的包含豪門、私生子、爭產、陰謀、復仇等多種元素在內的小視頻鬧劇、晉江爽文學,其不斷發酵的輿情已逐漸向窺探、揣測其他知名企業家私生活方面蔓延。
鑒于宗慶后擁有的優秀黨員、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等多重特殊身份,加上利益關系人杜建英也曾擔任娃哈哈黨委書記,如果浙江有關方面不積極介入,通過權威調查,滿足公眾對真相期待,讓鬧劇及時止損,輿情就很有可能越滾越大,嚴重消磨中國民營企業總體形象,拉低中國民營企業家集體名譽,逐漸影響今年以來好不容易預期向好的營商大環境,以及止跌回穩的投資消費信心。
換句話說,因為宗慶后與娃哈哈企業的特殊身份,本事件看似是一個不入流的生活鬧劇,實則也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
首先,穩企業、穩就業、穩市場、穩預期是中央近幾年來多次強調要兜牢的底線。
此前,就有多家媒體報道,娃哈哈作為中國知名飲料企業,已有至少18家企業停工停產、曝出員工組團維權、圍攻娃哈哈清泰街總部等負面新聞。
宗慶后私生子爭產事件爆發后,當時,彭博社的報道似乎就有意無意特別留了一個口子,引誘國內其他媒體自媒體刨根問底。
國內媒體根據彭博社報道引述的消息,一方面指,1996年,杜建英以“看護人”身份陪14歲的宗馥莉赴美留學期間,在洛杉磯產下一子。此后十年,她又為宗慶后誕下一女。
另一方面又說,根據法庭文件,宗繼昌出生于1989年,宗婕莉出生于1998年,宗繼盛出生于2017年,三人均為美國籍。
顯然,2017年的這個孩子出生年份,對1955年生的宗慶后與1966生的杜建英來說,大概率是故意留下讓大眾質疑的一個引子。
目的是什么?是媒體的簡單疏漏嗎?值得關注。
果然,不到兩天,就有媒體曝出宗慶后除打官司的3名私生子外,另外還有3名私生子。
這讓娃哈哈企業如何正常生產、經營?
更納悶的是,宗馥莉的一位叔叔一直指責宗馥莉貪婪、不近人情。
而鳳凰《風暴眼》也報道稱,“影子夫人”杜建英不滿宗馥莉“折騰”娃哈哈。
但,事實上,恰恰在宗馥莉正式接管后,娃哈哈業績大幅增長。2024年,娃哈哈銷售總額重回700億。
近日,筆者在南京某住宅區電梯看到的娃哈哈新廣告,“水就是水,回歸純凈”也非常意味深長。
其次,宗慶后作為優秀黨員,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早在2007年,就曾因“偷稅門”風波,個人誠信遭受質疑。
當時,正值娃哈哈與法國達能分手,2007年8月,一位自稱“稅務研究愛好者”的人士,實名舉報宗慶后隱瞞巨額境內外收入,未如實申報個人所得稅,涉嫌偷稅漏稅。
宗慶后在杭州地方稅務局于2007年11月立案、啟動調查后,補交了2億多稅款,只欠數百萬。
但當時媒體與學術界對宗慶后偷漏稅行為是否涉罪,爭議頗大,并未有統一意見。
事后,浙江與杭州當地政府似乎也并未作任何追究。
宗慶后自2003年到2017年,連續擔任十、十一、十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如今,一生以節儉、愛易友著稱的“布鞋首富”宗慶后,再次曝出在境外為3名美國籍私生子準備天價信托基金,這些巨額資金是如何流出的?是否合法?
而三位私生子母親杜建英作為娃哈哈黨委書記,是否涉嫌重婚罪?等等。
也需浙江當地有關部門給公眾一個權威答案。
第三,就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娃哈哈歷史遺留問題,究竟是否涉及國有資產流失?
據報道,2023年6月,我國首次在浙江試行共同富裕示范區。
雖然不知道娃哈哈是否被列入實踐觀察點,但娃哈哈企業特有的混合所有制無疑也是未來探索的有益之路。
但詭異的是,在涉及娃哈哈所有風波的輿情中,占46%股份的國資代表似乎一直未有聲音出現。
名義上,天眼查APP顯示,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現由宗馥莉、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3名股東共同持股,分別占29.4%、46% 和 24.6%。
但實際上,整體娃哈哈系早已今非昔比。
工商登記顯示,“娃哈哈系”境內總計有200多家公司(包括宏勝集團在內),娃哈哈集團總計投資16家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在2002年之前成立,并且娃哈哈集團對這些公司皆處于非控股狀態,其余的100多家公司均與國資無關,但它們圍繞娃哈哈產品開展商業活動。
這些“娃哈哈系”的企業在股權上與娃哈哈集團不存在權屬關系,是娃哈哈體外循環的一部分。
據經參報道,截至2022年底,境內“娃哈哈系”(包括體外公司)總資產為370.47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為512.02億元,營業利潤為61.48億元,凈利潤為47.67億元,未分配利潤124.28億元。而在2022年底,娃哈哈集團資產總額為58.07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為14.03億元,營業利潤為7307.83萬元,凈利潤為1871.28萬元,未分配利潤19.70億元。
換句話說,截至2022年底,國資占大股東的娃哈哈集團資產占整個“娃哈哈系”總資產的15.67%;營業收入僅占2.74%,凈利潤僅占0.39%。
第四,之所以說宗慶后私生子鬧劇事件也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就是因為上述幾點都與中國民營企業家整體關系密不可分。
無論是企業家個人私德,還是共同富裕實驗,還是國有資產流失,都是非常微妙的社會輿情。
如果因此任由部分沒有政治常識的主流媒體、以及唯利是圖的自媒體因為追求流量而肆意煽風點火、推波助瀾,就很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2018年9月,某財經學者吳小平一篇網文《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就曾讓民營經濟市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教訓深刻,值得警惕。
再如,知名網紅大v司馬南對聯想及其他民營企業捕風捉影式的持續攻擊,也曾讓一大群烏合之眾集體狂歡、對立撕扯,影響極其惡劣。
企業是國家的細胞和組織。企業家精神品質直接決定這些細胞和組織的健康與活力。
對于中國來說,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那些杰出的優質企業家理所當然是人才、是國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和財富。
因為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創新理念,最后只有落實到企業的生產、投資、經營實踐中,才能產生社會價值、才有實際意義。
但,社會的公平正義、道德誠信也同樣重要。
如何分清矛盾主次、排序輕重緩急,給公眾一個滿意答案,考驗浙江當地政治智慧與水平。
事件發生于2025-07-16 浙江省,杭州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