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你敢拿這種東西給我看?老劉,你是覺得我不夠難堪是嗎?"王琳怒氣沖天地將那份協議摔在地上,紙張散落一地。客廳里氣氛凝固,我的兒子小剛站在一旁,神情復雜卻不敢吭聲。我苦笑著彎腰撿起協議,手指因關節炎而微微顫抖。
這棟我辛苦半生買下的房子,如今卻讓我感到如此陌生。"這是我最后的底線,如果連這個都不能接受,那我只能搬出去住了。"我平靜地說,心中卻五味雜陳。
01:
我叫劉建國,今年五十八歲,是一名退休工人。我和老伴含辛茹苦把兒子小剛撫養長大,供他讀完大學,還在市中心給他買了一套小戶型婚房。小剛在一家外企工作,能力不錯,去年認識了王琳,相處半年后就決定結婚。
王琳家條件不錯,父母都是事業單位的中層干部,從小嬌生慣養。第一次見面時,王琳的父母就直接談起了彩禮的事情,開口就要二十萬,還要一輛十幾萬的車。
"現在這個社會,女孩子嫁人不容易,這是對女孩的尊重。"王父說話時一臉理所當然。
我和老伴面面相覷。為了給小剛買婚房,我們已經花光了積蓄,還借了親戚的錢。我委婉表示:"房子已經準備好了,車子可以慢慢攢錢買,彩禮能不能少一點?"
沒想到這句話徹底點燃了火藥桶。王琳當場變了臉色:"你們是看不起我們家嗎?這個數已經是看在小剛不錯的份上少要的了!"
回家后,小剛竟然責怪我們不夠大方:"爸,現在誰結婚不給彩禮啊?你們這樣讓我很沒面子。"
我氣得胸口疼:"我們已經給你準備了房子,還要怎樣?你知道我們有多不容易嗎?"
最終,婚禮還是舉行了,但我們沒有給彩禮。小剛用自己的積蓄買了戒指和首飾,算是給了王琳一個交代。婚后,王琳對我和老伴的態度越來越差,動不動就諷刺我們小氣、沒教養。
"看看人家李阿姨家,給兒媳婦的見面禮都是金鐲子,再看看你們,連個像樣的彩禮都舍不得給。"王琳常常當著客人的面數落我們。
老伴心軟,經常偷偷塞錢給王琳,希望能改善關系。而我則認為問題不在錢,而在于相互尊重。事情在去年冬天達到了頂點,當時我因為關節炎發作住院了一周,小剛忙于工作,很少來看我。我出院那天,老伴腰扭了,我只好自己打車回家。
到家時已經是晚上,王琳和小剛正在吃火鍋。看到我回來,王琳連招呼都沒打,繼續低頭吃飯。我站在門口,濕漉漉的外套滴著水,突然感到一陣心寒。
02:
"爸,你怎么不打電話說一聲就回來了?"小剛放下筷子,有些尷尬地說道。
"我給你打了三個電話,都沒人接。"我慢慢脫下外套,關節因為淋雨而隱隱作痛。
王琳冷哼一聲:"我們正準備出去吃飯,現在看來是不用去了。"
我忍住怒氣,走進廚房想給自己弄點吃的。廚房里一片狼藉,水槽堆滿了臟碗筷,冰箱里只有幾瓶飲料和啤酒。
"家里沒菜了嗎?"我問道。
"您老人家不是最會持家嗎?自己去買啊。"王琳的語氣充滿了諷刺,"反正也沒給彩禮,總得做點事情補償我吧?"
這句話如同一把刀刺進我的心。我沉默地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一陣眩暈。小剛見狀趕緊扶我坐下,責備王琳:"你怎么能這樣說話?爸剛從醫院回來!"
"哦,那真是對不起了。"王琳假惺惺地道歉,"我忘了老人家身體不好,需要我們伺候著。"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老伴還在醫院觀察,家里只有我一個人。我聽著隔壁房間傳來的電視聲和王琳的笑聲,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第二天一早,我決定搬回我和老伴的老房子住。當我收拾行李時,小剛急了:"爸,您這是干什么?"
"我覺得我住在這里大家都不自在,我還是回老房子住吧。"我平靜地說。
王琳站在一旁,表情復雜。她沒有挽留,只是說:"老房子那么遠,您一個人住不方便吧?"
我苦笑道:"總比住在這里被人嫌棄強。"
小剛無言以對,最終還是開車送我回了老房子。那是我們結婚時的老房子,兩室一廳,雖然簡陋但充滿回憶。
搬回老房子后,我和老伴的生活反而安穩了許多。小剛每周會來看我們一次,但很少帶王琳來。過年時,王琳勉強來了一次,全程玩手機,連一句像樣的問候都沒有。
"爸,媽,你們年紀大了,還是搬回來和我們一起住吧。"臨走時,小剛提議道。
我搖搖頭:"各過各的挺好。"
老伴卻動心了:"小剛說得對,我們年紀大了,住得近點方便照應。"
于是在老伴的堅持下,我們又搬回了小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