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長治市水利系統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防汛抗旱會議精神,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強化“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理念,嚴格落實“防汛九問”和“十個到位”指示要求,緊盯防汛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超前部署、狠抓落實,全力筑牢防汛備汛安全屏障。
強化組織領導,壓實責任鏈條。汛前,長治市水利局黨組召開專題會對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進行分析研判,印發《長治市2025年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方案》,對各縣區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和“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水工程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巡查責任人,核定縣鄉村三級山洪災害危險區責任人并建檔入庫,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風險有人查、部位有人盯。
健全協調機制,把握防控主動。長治市水利局建立預警響應協調聯動機制,成立長治市防汛工作協調機制小組并設立辦公室,制定《長治市防汛工作協調機制運行規則》,召開全市防汛工作協調機制會議。以機制化建設推動“以防為主”工作導向落地,從源頭上筑牢汛情防范應對的主動權,形成上下聯動、協同發力的防汛工作格局。核算全市防洪規劃編制資金并提交統籌,積極配合開展“十五五”規劃方案編制,以科學規劃引領水旱災害防御能力長效提升,為防控工作打牢制度根基。
排查風險隱患,筑牢安全底線。長治市水利局實行處級領導包縣幫扶機制,對12個縣區水庫、河道、水電站等重點區域開展全覆蓋隱患排查,累計消除問題隱患110個,109處已整改到位,1處落實安全度汛措施。針對火燒跡地山洪影響區域,5處落實安全措施,2處編制治理方案,全力掃清風險障礙。加強水庫、河道、山洪易發區巡查,限期整改河道行洪隱患。規范水利風景區管理,督促備足防汛物資,科學調度水工程。開展濁漳河、沁河穿堤建筑物排查,成立高壩水庫包保工作組,對11座30米以上大壩專項指導,守牢關鍵部位安全。
深化培訓演練,完善監測預警。5月召開全市水旱災害防御業務培訓會,覆蓋12個縣區200余名基層人員。組織781個山洪災害重點防治村開展撤離演練,依托農村公益電影在600個重點村播放防汛視頻,以“培訓+實戰+宣傳”組合拳,強化基層避險意識與實操能力。健全水文、氣象、應急多部門“周會商+場次會商”機制,投入227.6萬元維護山洪監測設施,嚴格落實臨災“叫應”與“避險”機制,通過電視臺、融媒體等多渠道發布預警信息。截至目前,啟動洪水防御應急響應1次,發布山洪預警6期,安全撤離5人,實現“早預警、早響應”。
堅持防抗并舉,全力抗旱保供。今年以來,長治市平均降水量為128.1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少3成,全市總體仍偏旱。針對今年春旱,長治市水利局迅速行動,系統謀劃春澆各項保障措施,啟動全市干旱防御Ⅲ級應急響應,投入抗旱補助資金52萬元,組建兩支抗旱專家組,深入各縣區旱情一線指導水利抗旱工作。各縣區積極調配啟用各種抗旱設備,開展水庫放水、灌區送水、小白龍輸水、水車拉運水等多種形式的抗旱措施,力保農業生產和群眾飲水安全。
文 / 李東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