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銀光刺破長空,從甘肅到西沙只需12分鐘,中途變軌6次,美軍反導系統連彈道圖都拼不全”——這就是東風17的日常威懾。
東風17最高速度超10馬赫(約每秒3400米),末端沖刺甚至可達20馬赫。傳統導彈攔截靠預判彈道,但東風17采用“錢學森彈道”:火箭助推至大氣層邊緣后,乘波體彈頭像打水漂一樣滑翔變軌,軌跡毫無規律。美軍現役“薩德”攔截彈追不上、算不準,關島基地曾測算需增配3個薩德營才能將攔截率從8%提到33%,成本飆升卻收效甚微。
東風17配備北斗導航和主動雷達制導,打擊精度控制在5米內。常規彈頭爆炸殺傷范圍超53平方公里,相當于79500畝土地;若搭載子母彈頭,可覆蓋50個籃球場;電磁脈沖彈則能燒毀1公里內雷達設備。2023年試射中,它精準命中模擬關島目標,美軍指揮官直言“反應時間不足4分鐘”。
射程2500公里覆蓋第一島鏈全境:東至沖繩美軍基地,南抵馬六甲海峽。福建沿海部署的東風17發射車可在30分鐘轉移陣地,甚至高速公路也能發射。美軍航母若進入巴士海峽,艦長需先查東風17演習通告——畢竟它專攻航母吃水線,一枚可癱瘓甲板。
成本碾壓:東風17采用東風16底盤改造,量產成本僅美軍同類三分之一;
全天候作戰:耐2000℃高溫的碳纖維彈頭,雨天照打,美激光反導卻遇雨失效;
體系壓制:配合“彩虹7”無人機偵察,形成“發現即摧毀”鏈,宙斯盾系統開機即被癱瘓。
東風17的橫空出世,讓百年彈道學徹底洗牌。你覺得這種“無法攔截的真理”,能否真正守護和平?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