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備受矚目的neoCARHP研究以重磅口頭報告(LBA)形式驚艷亮相。這項針對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的國際多中心Ⅲ期研究,聚焦新輔助治療領域,將當前標準的TCbHP方案(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紫杉類+卡鉑)作為對照,頭對頭比較了豁免卡鉑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不含卡鉑的THP方案(紫杉烷+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在病理完全緩解率(pCR)方面達到了預設的非劣效終點,與標準含卡鉑方案療效相當,同時顯著降低了血液學等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率1。這一突破性發現為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帶來了更安全的治療選擇,不僅推動了治療模式向“精準降階梯”轉變,更深刻體現了以患者生活質量為核心的個體化診療理念。作為中國學者主導的標志性研究,neoCARHP研究為乳腺癌治療提供了關鍵證據,并為進一步探索免化療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石。
值此契機,醫脈通誠摯邀請廣東省人民醫院王坤教授,就neoCARHP研究的背景及意義分享真知灼見,并展望未來HER2陽性乳腺癌診療的發展前景,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個體化、精準化的指導。
專家簡介
- 王坤教授 -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副院長
博士研究生導師
CSCO理事,乳腺癌專委會常委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常委
2019年國之名醫獲得者
2021年NeoCART研究入選美國NCCN乳腺癌指南
2023年人民好醫生-乳腺癌領域杰出貢獻獎獲得者
Q1:您牽頭的neoCARHP研究入選2025年ASCO年會LBA,探索了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去卡鉑”策略的療效和安全性。當前,TCbHP方案是國際標準,能否請您談談,為何您和團隊選擇此時探索“去卡鉑”的降階梯治療策略?其臨床需求背景及考量是什么?
王坤 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副院長
在Ⅱ-Ⅲ期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療中,新輔助治療已成為標準推薦方案,國內外權威指南均一致推薦將TCbHP方案作為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首選方案2。然而,盡管TCbHP方案能帶來相對較高的pCR3,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臨床實踐中,卡鉑所致的不良事件仍不容忽視,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等血液學毒性,以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毒性等4。這些不良事件不僅可能導致部分患者治療減量、延遲,甚至被迫中斷治療,嚴重影響了治療的依從性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降階梯”作為近年來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重要探索方向之一,其核心在于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減少治療毒性以提升患者耐受性,這也正是我們探索“去卡鉑”方案的初衷。
曲妥珠單抗與帕妥珠單抗的雙重HER2阻斷為這一探索提供了重要基礎。從作用機制來看,曲妥珠單抗和帕妥珠單抗聯合使用可以從不同結構域阻斷HER2信號通路,增強下游信號傳導的阻斷效應,同時,二者可共同發揮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從而增強免疫協同效應,更全面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和存活,為安全“降階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既往的循證醫學證據也為“降階梯”提供了重要啟示。BCIRG 007研究顯示5,在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在多西他賽聯合曲妥珠單抗的基礎上加用卡鉑(TCbH方案),與單純的多西他賽聯合曲妥珠單抗(TH方案)相比,在客觀緩解率、疾病進展時間(TTP)和總生存期(OS)上并未顯示出顯著優勢。這提示卡鉑在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中的增效作用可能并非不可或缺。
上述因素共同促進了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隨機、非劣效性的Ⅲ期臨床研究——neoCARHP研究的開展,旨在評估TCbHP和不聯合卡鉑的THP方案在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1,以期優化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輔助治療策略,為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Q2:此次neoCARHP研究的公布,備受國內外乳腺癌領域專家學者的關注和好評,一致認為該研究結果或將為HER2陽性乳腺癌臨床實踐帶來重大影響。neoCARHP研究的一大亮點是THP對比TCbHP方案達到非劣效pCR率(64.1% vs 65.9%),P值為0.0089,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能否請您談談,該研究對HER2陽性乳腺癌臨床實踐帶來怎樣的核心啟示?
王坤 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副院長
neoCARHP研究的公布在乳腺癌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其結果對HER2陽性乳腺癌的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從療效來看,THP組與TCbHP組相比,pCR率的絕對差異僅為-1.8%(95%CI:-8.5~5.0),且非劣效性檢驗的P值達到0.00891(圖1)。這一結果證實,在曲妥珠單抗聯合帕妥珠單抗的雙重HER2阻斷基礎上省略卡鉑,并不會影響新輔助階段的治療效果,THP方案能夠穩定地為患者帶來與標準方案相當的腫瘤緩解效果。
圖1 neoCARHP研究:pCR率
而在安全性方面,THP組同樣表現出色,其3~4級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較TCbHP組降低了13.9%(20.7% vs 34.6%),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也更低(1.3% vs 4.7%)1。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患者常受困擾的血液學不良事件在THP方案治療中的發生率更低。例如,嚴重的中性粒細胞減少在THP組的發生率僅為6.8%,遠低于TCbHP組的16.4%;THP組嚴重的白細胞減少發生率也更低(5.5% vs 14.8%)(圖2)1。此外,其他與卡鉑相關的副作用,如貧血、血小板減少,以及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甚至腎臟負擔加重等問題,在THP組的發生率均低于TCbHP組1。這種安全性的提升,意味著患者因不良反應導致治療減量、延遲或中斷的情況將大大減少。這不僅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還切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患者帶來了兼顧療效與安全性的全新選擇。
圖2 neoCARHP研究:安全性數據
從臨床實踐角度來看,neoCARHP研究推動了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范式向“精準降階梯”轉變。對于需要接受新輔助治療但疾病負荷相對較小或耐受力相對較差的患者,THP方案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通過“去卡鉑”的方式,減少了不必要的治療負擔,既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 的個體化診療理念,也有望在未來臨床實踐中優化治療模式,降低不良事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為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和更好的治療體驗。
Q3:neoCARHP研究初步證實了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去卡鉑”的可行性,能否請您分享,未來還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期待?會否進一步探索豁免化療策略?在“精準治療”的時代背景下,應如何通過生物標志物實現更精準的“降階梯”治療?
王坤 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副院長
neoCARHP研究的初步成果為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去卡鉑”雙靶治療方案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不僅為當前的治療模式帶來了新的思路,也為未來的研究方向開辟了新的視野。在未來的探索中,有幾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值得期待:
首先,雙靶治療作為“降階梯”治療的堅實基石,其潛力已在neoCARHP研究中得到了初步證實,為后續探索更簡化的治療方案奠定了重要基礎。未來,可以進一步探索免化療的新輔助治療方案,通過對不同風險人群分層,對極低危患者可嘗試雙靶單藥以實現完全豁免化療;同時,可嘗試根據患者的治療反應動態調整方案,逐步降低化療強度。
其次,在精準治療的時代背景下,生物標志物的應用是實現更精準“降階梯”治療的關鍵,目前已有多個方向展現出探索價值。例如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亞基α(PIK3CA)基因突變在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中已具有明確的預測意義6,為精準治療提供了關鍵依據,但對于早期乳腺癌,其預測價值仍需要深入探究。同時,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等其他生物標志物的應用前景也備受關注7,未來需通過大規模、多中心的臨床研究進一步驗證其臨床意義。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有望借助這些生物標志物不斷完善個體化治療決策體系,最終推動乳腺癌精準治療邁向新臺階。
此外,結合影像組學和循環腫瘤DNA(ctDNA)的動態監測等方法,有望構建更為精準的療效預測模型。影像組學可以通過分析腫瘤的影像特征來提供關于腫瘤生物學行為的信息,而ctDNA動態監測則能夠實時反映腫瘤的基因變化。通過整合這些多維度的信息,醫生可以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的治療反應,并根據治療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調整治療強度,實現真正的精準治療。
總體而言,在精準治療時代,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治愈乳腺癌,更要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neoCARHP研究無疑是這一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未來的研究方向不僅需要探索新的治療組合和藥物,更應聚焦于如何借助生物標志物和新興技術實現治療的精準化與個體化。這將有助于進一步優化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策略,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減輕不必要的治療負擔和不良事件,最終推動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向更精準、更個體化的方向持續邁進。
參考文獻:
1. Wang K, et al. De-escalated neoadjuvant taxane plus trastuzumab and pertuzumab with or without carboplatin in HER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neoCARHP):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2025 ASCO Annual Meeting LBA500.
2. 王麗君,等.THP方案新輔助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的研究現狀.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24, 18(4):241-243.
3. Wu S, et al. De-escalation of neoadjuvant taxane and carboplatin therapy in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with dual HER2 blockade: a multicenter real-world experience in China.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24, 22(1): 214
4.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乳腺癌學組. 乳腺癌鉑類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3版) . 中華腫瘤雜志, 2023, 45(12) : 1018-1031.
5. Valero V, et al. Multicenter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docetaxel and trastuzumab with docetaxel, carboplatin, and trastuzumab a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R2-gene-amplifi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BCIRG 007 study): two highly active therapeutic regimens. J Clin Oncol. 2011 Jan 10;29(2):149-56.
6. Qiyun Shi, et al. Predictiv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IK3CA mutations in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iochim Biophys Acta Rev Cancer. 2023 Jan;1878(1):188847
7. Orrù S, et al. Biomarker dynamics affecting neoadjuvant therapy response and outcome of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subtype. Sci Rep. 2023 Aug 8;13(1):12869
編輯:Ninian
審校:Ninian
排版:Kenken
執行:Babel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