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黨的奮斗歷程,傳承紅色精神,2025年7月2日,巢湖學院“科技興農,紅色傳承”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首站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白山鎮,在老黨員張世炳家中開展慰問活動。實踐隊員們聆聽老黨員講述親身經歷,感悟初心使命,并借此契機向村民普及防詐騙知識。在村中一處簡樸的院落里,巢湖學院“科技興農,紅色傳承”實踐隊的隊員們圍坐在老黨員張世炳身旁。盡管年逾八旬,張世炳精神矍鑠,面對來訪的大學生,他緩緩打開了話匣子。
“那時候入黨,想法很單純,就是看到黨員帶頭吃苦,處處為群眾著想,心里佩服,也想成為那樣的人。”張世炳向隊員們回憶了上世紀六十年代自己入黨的情景。他詳細講述了年輕時響應國家號召,投身白山鎮農業生產第一線的經歷:參與興修水利、推廣良種、組織生產隊搶收搶種。“條件艱苦得很,但沒人叫苦叫累,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勁,要把生產搞上去,讓鄉親們吃飽飯。”老人語氣平實,眼神里卻透著當年的堅定。
隊員們聽得格外專注,不時就感興趣的歷史細節提問。“張爺爺,當時推廣新農具或者新技術,鄉親們接受起來困難嗎?”一名隊員問道。張世炳笑著擺擺手:“困難肯定有啊,老觀念、老方法用慣了嘛。我們就帶頭用,做出樣子來,產量上去了,大家自然就信服了。做群眾工作,光靠嘴說不行,得靠實干!”他特別提到,看到如今白山鎮農業逐漸機械化、現代化,年輕一代用上新技術,他感到非常欣慰。“國家強了,農村也變了樣,這路走得對!”
圖:巢湖學院實踐隊員認真聆聽其講述奮斗往事(張路平攝)
交流中,張世炳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他叮囑隊員們:“不管學什么專業,在什么崗位,心里要裝著群眾,要腳踏實地。現在國家發展快,機會多,你們年輕人更要學好本領,用在正道上。”實踐隊隊長韓君威表示,張老樸實話語中蘊含的信念和實干精神,讓隊員們深受觸動,“書本上的歷史變得鮮活立體,老一輩黨員對信仰的堅守和對鄉土的熱愛,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慰問活動不僅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也是實踐隊服務鄉村的延伸。在張世炳家及附近走訪時,隊員們結合近期農村多發的詐騙案例,向老人和周邊村民發放了精心準備的“打擊詐騙 人人有責”宣傳手冊。“老人家,接到陌生電話讓轉賬或者說中獎了,千萬別信,要先跟子女或者村干部確認。”隊員李然天剛好是廬江縣本地人,很自然地用本地方言并耐心地向幾位圍攏過來的村民解釋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和防范要點。村民劉大媽說:“這些娃兒講得清楚,發的冊子也實用,我們老人家有時候真容易上當,是要多提防。”
圖:巢湖學院實踐隊員在向村民講解防范電信詐騙(張路平攝)
此次慰問老黨員活動,是巢湖學院“科技興農,紅色傳承”實踐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隊員們表示,將把從老黨員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融入后續的科技支農、鄉村調研等實踐環節中,努力為白山鎮的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
(通訊員:張路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