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山東艦宣布服役消息后,西方還在用"中國航母新手"這樣的字眼。但誰能想到,短短幾年時間,這艘國產航母就用實力,上演了一出"東方雄起"的好戲。
(山東艦遠洋作戰能力,在一次次演訓中得到充分驗證)
1、山東艦近萬次起降戰機,外軍根本不敢靠近
最近西太平洋的雙航母演練中,山東艦的表現堪稱驚艷。近萬架次艦載機安全起降,戰機出動率持續攀升,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個不眠之夜。
記得2012年殲-15首次在遼寧艦著艦時,多少人捏著一把汗?如今山東艦的官兵們已經把艦載機起降玩成了"肌肉記憶"。
最令人振奮的是那次實戰檢驗:外機想來"碰瓷",結果我們的"飛鯊"戰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升空應對,直接把對方嚇退。艦上一位老班長說得實在:"管他白天黑夜,只要敢來,我們就能把飛機送上天!"這話聽著提氣,更透著底氣。
(殲15曾深夜升空,強硬驅趕外來軍機)
現在的山東艦可不是簡單的"飛機運輸船",而是真正實現了"艦-機-人"三位一體的戰斗堡壘。惡劣天氣?小菜一碟!夜間作戰?家常便飯!這種全天候作戰能力,讓中國航母真正具備了遠海防御的硬實力。
2、美軍在菲律賓的"修船廠"藏著什么貓膩?
在這個背景下,美軍雖然輾轉難眠,但仍不肯放棄遏華戰略,并持續推進與菲律賓的陰謀合作。
據消息稱,美軍準備給菲律賓修建艦艇維修設施,并強調這是在中菲矛盾日益升級背景下,對菲律賓的支援行動,美國大使館信誓旦旦地說"這不是軍事基地"。
但從地圖上看,明眼人都知道美軍又在撒謊,所謂"艦艇維修設施"位于菲律賓巴拉望省普林塞薩港牡蠣灣的海軍基地,距離仁愛礁僅257公里,這位置選得可真是"巧合"得過分。
(美軍主張修建的維修設施,距仁愛礁僅257公里)
而且該設施可以同時維護5艘艦艇,重點保障硬殼充氣艇和突擊艇——這不就是為"海上碰瓷"量身定制的后勤基地嗎?美軍這是要把菲律賓武裝成"海上游擊隊",選址在面向南海的軍事要沖,嘴上說著"非軍事",實際比軍事基地還危險。
最值得警惕的是,這套組合拳明顯在為"狼群戰術"鋪路。想象一下:幾十艘小艇像馬蜂一樣圍攻我方大型艦船,再配上西方媒體的長槍短炮,擺拍幾個"中國以大欺小"的鏡頭——這套劇本簡直不要太熟悉。
3、菲律賓的"牡蠣灣算盤"能打響嗎?
說到這個牡蠣灣海軍基地,名字聽著挺海鮮市場,實際卻是菲律賓在南海搞事情的"大本營"。別看它距離爭議島嶼還有段距離,但菲律賓人玩的是"螞蟻搬家"的把戲——靠著美國新修的"修船廠",他們盤算著用快艇搞"海上游擊戰"。
(菲依托牡蠣灣基地進行部署,對小型艇快速投送的依賴性顯著增加)
但那些號稱能"快速部署"的小艇,在南海風浪面前就跟洗澡盆似的。去年就有菲方補給船被浪打翻的"前科",就這水平還想玩持久戰?美軍給的二手裝備修修補補,連菲律賓海軍自己都吐槽"出勤率看天氣"。現在突然要搞全天候作戰?怕是連退休大爺都唬不住。
最搞笑的是他們的"賣慘"劇本——一邊開著美國贊助的快艇碰瓷,一邊對著鏡頭哭訴"被欺負"。這套路早過時了,網友分分鐘就能把他們的"演出花絮"扒個底朝天。
不過美國這招"以菲制華"確實陰險,軍事上搞"溫水煮青蛙",今天修船廠,明天可能就是雷達站,輿論上打"悲情牌",把專業碰瓷包裝成"弱者反抗",法律上玩"灰色地帶",用民用設施打擦邊球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國在南海的"防御套餐"早就升級到4.0版本了。
從永暑礁的機場到山東艦的艦載機,哪樣不是專治各種不服?菲律賓要是真信了美國的"空頭支票",最后恐怕連牡蠣灣的"生蠔自由"都保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