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重慶持續高溫。在這樣的嚴峻“烤”驗下,仍然有一群人在烈日下逆行,守護百萬居民的“水龍頭”安全。
7月17日中午,大渡口區金鰲山埡口處的鐵塔上,10多名“特種兵”在高溫中,緊急更換被雷擊損壞的瓷瓶。
這場看似普通的設備維護,實則是守護百萬市民用水安全的“烤驗”。
工人頂著高溫更換瓷瓶作業持續2小時。
前幾日,豐收壩水廠組織開展全部電力外線巡查,發現安全隱患便第一時間上報,并研究制定維修方案。
“搶修不能等,必須趕在新一輪雷雨來臨前完成搶修!”作業現場監管協調的水廠分管副廠長李毅介紹,巡查中發現此前的雷雨導致瓷瓶損毀,若再次遭遇強對流天氣,極可能引發區域性停水。“這里是雙回路供電系統的核心節點,一旦癱瘓將直接影響服務區內百萬人口供水。”
豐收壩水廠10kv供電專線共有16座鐵塔和電線桿,采取建水一回、二回雙回路運行的措施。此次維修的是大渡口金鰲山埡口處14號專線鐵塔,有5處磁瓶被雷擊損壞。
夏季正值用電用水高峰時段,豐收壩水廠日均供水量達30萬噸,相當于每小時需維持1.25萬噸供水量。“雖然面臨高溫考驗,但避開早晚用電高峰能減少斷電帶來的影響。”現場一電力施工人員擦著汗解釋說。
工人迎著高溫在塔上高空作業。
為何選在酷暑正午作業?關鍵在于供電安全鏈條的緊迫性:水廠高峰供水負荷大,對穩定性要求極高,必須待供電所完成電源倒換審批后立即施工。
電力施工作業程序復雜,早上9點,豐收壩水廠便已經做好安全動員,供電所完成電源倒換審批后,廠內立即實施電源轉換,施工人員隨即在相鄰兩座鐵塔上搭架接地線做好安全防護。
施工人員上塔開始作業。
整個過程持續時間較長,待施工人員全副武裝開始攀爬電線桿進行作業時,時間已經到中午十二點,此時地表溫度高達45℃,鐵塔溫度更是達到了能燙傷皮膚的70℃。經過長達兩小時的施工作業,施工人員完成了計劃施工內容。
“要是不戴安全手套,手都可能被灼傷,汗水刺得眼睛生疼。”現場一上塔工人指著腰間別著的藿香正氣液說,這是水廠特意準備的“防暑四件套”之一。“作業服沒有一處是干的,臉上的汗水像珠子一顆一顆往下落。”
高溫只是供水保障的挑戰之一,豐收壩水廠以系統性策略筑牢供水防線,確保“缺陷不過天”、設備“不中暑”。
“智慧大腦精準調度,用科技力量為供水安全賦能。”水廠負責人熊偉杰說,目前豐收壩水廠已實現線上全周期監管,全量接入水廠實時數據,強化供水設施設備在線監測、及時預警。
水質安全上也筑起多重安全屏障。比如,水廠要求檢修人員按照“缺陷不過天”原則,加大設備巡檢力度,消除重大安全隱患,時刻把握機泵、電機溫度變化,確保設備“不中暑”、機組運行穩定。
“加大原水、濾后水和出廠水檢測力度,確保從水源到水龍頭全程達標,出廠水濁度穩定控制在0.1NTU以下。”熊偉杰說,“每滴清水都承載民生,只要市民擰開水龍頭就有放心水,再酷的日頭都值得。”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