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今年漢光演習徹底顛覆傳統戰術,放棄死守灘頭轉而龜縮山區打游擊,甚至把海馬斯火箭炮搬上山頭。卻被爆出實則是在為美國爭取考慮時間,當2400枚毒刺導彈碰上解放軍無人機蜂群,當號稱"臺軍最猛"的雄風3導彈遭遇東風17,這套美式配方真能擋住統一鐵拳?臺少校說了實話,一旦開戰,3天結束戰斗,美國連考慮時間都沒有!
據臺媒報道,從漢光41演習內容看,臺軍放棄死守灘頭,轉而將70%重裝備撤往中央山脈,連海馬斯火箭炮都拉上海拔千米的陣地,射程勉強夠到福建沿海。
今年漢光演習,有400美軍顧問參與指導,很明顯,臺軍的戰略發生轉變,是美國給出的建議。不過,這種山地游擊加城市巷戰的新戰法,表面看是吸取俄烏戰爭經驗,實則暴露出臺島的致命軟肋。
臺島防御存在三大致命弱點:首先,東西縱深不足導致防御彈性空間有限;其次,關鍵基礎設施集中分布,易遭精確打擊;再者,防空系統存在探測盲區,難以應對飽和攻擊。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現代戰爭已進入"發現即摧毀"的時代,解放軍火箭軍裝備的東風系列導彈,配合東部戰區部署的遠程火箭炮系統,已形成多層次、全縱深的火力打擊體系,遠程火力就足以覆蓋臺島全境。
賴清德當局得意宣稱要用"毒刺防線"攔截解放軍直升機群,卻選擇性無視武直-10配備的毫米波雷達能在8公里外鎖定單兵目標。
還有臺媒吹噓的雄風3反艦導彈,號稱改進后射程400公里能封鎖閩浙沿海,但現實是,臺軍反艦導彈若想實施"山地游擊",發射車在解放軍衛星過頂的12分鐘間隔內,完成機動-展開-發射-撤離的概率不到兩成。
更致命的是,東部戰區最新演練中,無人機蜂群已能對移動導彈車實施"發現即摧毀"的獵殺。
更諷刺的是,臺軍高調展示的“秘密武器”M1A2T坦克貧鈾穿甲彈,最后被扒出只是訓練模型,這場"軍事cosplay"連道具都沒備齊。
五角大樓2025年最新報告顯示,臺軍現有防空導彈對解放軍飽和攻擊的攔截成功率不足7%。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顧問又在此次軍演中增加了幾個“小節目”。不僅首次演練美軍運輸艦在航母掩護下突破封鎖,更把重裝甲部隊塞進臺北街頭搞"城鎮戰"。
不過,這些訓練課目看似大張旗鼓,實則漏洞百出,坦克在市區撞成一團,7天內出了7起事故,臺軍運輸彈藥的途徑竟然是通過城市地鐵,還大張旗鼓在大馬路上設置路障,企圖拖慢解放軍行軍速度。
現代戰爭根本不是這么打的,俄烏戰場上,雙方都不敢把坦克當"巷戰神器",臺軍卻幻想用鋼筋水泥擋住解放軍。
臺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直言,美軍顧問很清楚臺軍撐不了多久,他們的戰略目標只是要遲滯解放軍的時間。
說白了,就是讓臺軍在前線當炮灰,給美國爭取時間,好讓他們有時間考慮是否要介入臺海沖突。
不過,邱世卿也說,美國的這個套路不會得逞,因為一旦臺海沖突爆發,很可能3天就結束了,美國連考慮的時間都沒有。
而面對臺軍這套"刺猬戰術",解放軍早有預案。
7月16日到17日,臺軍監測到,大陸出動58架次軍機,9艘軍艦,1艘公務船,四面“包圍”臺島,其中有45架次軍機突破“海峽中線”。
更讓臺軍緊張的是,在16日下午,更有解放軍機罕見逼近東沙西南空域5000米高度,嚇得臺方連發"影響安全"的廣播。
7月以來,這是解放軍第二次出動50架次軍機“圍臺”,說明大陸對于“臺獨”的施壓進入了又一次高峰期。
這種海空聯動的精準震懾已經是常態,要知道東沙就像插在臺灣西南門戶的釘子,距離高雄不到400公里。若戰時被拿下,臺軍所謂"海上運輸走廊"將直接被掐斷。
若在戰時,大陸僅用殲-16D電子戰機就能癱瘓臺軍指揮鏈,在配合075兩棲艦的立體登陸,就能讓所謂"全域防御"變成各自為戰。
當大陸的衛星、無人機、電磁壓制形成體系優勢,臺軍再多的毒刺導彈也將淪為煙花,而正如邱世卿所言,美國根本來不及考慮,戰爭就已經結束。
終局早已注定,臺軍每多買一件美制武器,軍演多舉行一次,解放軍戰備等級就相應提升一檔。
在《反分裂國家法》劃出的紅線下,大陸既有能力用三天時間摧毀臺軍關鍵節點,也做好了應對美日干預的全面預案。
漢光41演習那些花哨的戰術變換,終究掩蓋不了本質問題,當福建沿海的東風導彈豎起發射架,臺島任何防御策略都只是拖延時間的徒勞掙扎。
畢竟,能決定臺海命運的從來不是幾枚毒刺導彈和美國空洞的承諾,而是14億人堅定不移的統一意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