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珠海,暑氣漸濃,而斗門區井岸鎮美灣社區的居民心中,卻涌動著一股別樣的清涼與暖意。在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的版圖上,如何將專業力量精準觸達最需要關懷的脆弱群體,一直是道難題。近日,一支由社區內生力量——社工、網格員、黨員、樓棟長、退休居民等組成的“鄰里守望者”消防志愿服務隊在我市斗門區應運而生并迅速行動。開展了一場“敲門守護”行動,將消防安全與鄰里溫情一同送進獨居老人、殘障人士及困難家庭的家中。
來到特困殘疾老人梁大爺家中走訪時,隊員們先是仔細查看房屋布局,隨后搬來梯子,在客廳天花板的合適位置安裝獨立式感煙探測器。“梁大爺您看,這個獨立式‘小鈴鐺’可靈敏了,萬一屋里有煙,它馬上就會響,聲音還特別大呢。” 消防隊員邊調試設備邊解釋。
安裝感煙探測器
檢查廚房時,發現其廚房燃氣設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使用老舊軟管閥門,并私接三通。社區同事華姐對此憂心忡忡。考慮到梁大爺家庭困難,常規申請流程耗時,志愿隊員立即現場聯系屬地斗石化公司說明緊急情況。不到半小時,燃氣公司維修人員便上門為梁大爺免費更換了具備自動斷流功能的減壓閥及金屬軟管,志愿隊員在一旁協助遞工具、說明情況。“您家這舊軟管和閥門超期使用有風險,新換的金屬軟管抗老化還防鼠咬,自動斷流閥門一旦檢測到泄漏會立刻關緊,更安全。” 維修人員邊更換邊講解。
整改前
整改后
梁大爺看著煥然一新的煤氣閥和天花板上的感煙探測器,緊緊握住志愿隊員的手:“你們想得太周到了!有這些‘安全神器’在,我晚上睡覺都能踏實不少。”
此次“敲門守護”行動中,志愿隊員們化身“安全偵探”,重點檢查了居民家中的電氣線路是否老化、燃氣用具是否合規、可燃物是否亂堆亂放等隱患。對發現的問題,能當場整改的立即動手解決;需要專業處理的,就記錄下來反饋給社區和消防部門,跟進落實。這種 “檢查+整改+宣傳” 的模式,把消防安全的“防護網”織得更密更牢。
“鄰里守望者”消防志愿服務隊的成立,是斗門區消防救援大隊創新消防宣傳模式的生動實踐。通過發動身邊人守護身邊人,讓消防安全從“專業領域”走進“百姓生活”,既彌補了特殊群體消防安全知識的短板,又拉近了鄰里距離。正如志愿隊員們所說:“敲開的是家門,暖的是人心。能為街坊們的安全出份力,再累也值得。”
下一步 珠海消防將以志愿服務隊為紐帶,將宣傳教育、隱患排查、關愛幫扶、群防群治有機融合,旨在探索一條符合珠海城市化特點、人口結構特征和社會治理模式的火災防控新路徑,切實提升社會面火災防范工作的質效。
圖片丨斗門區消防救援大隊
撰文、排版、初審丨鄧翊陽 張鴻
終審丨羅健棠
出品丨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隊全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