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武勝縣飛龍鎮,霧氣還未散盡。水磨灘村的李嬸已經挎著竹籃,走向自家的菌菇大棚。掀開保溫簾,一朵朵飽滿的桑枝香菇正探出圓潤的菌蓋。
"去年這個時候,這些桑枝還堆在地里發愁怎么處理呢。"李嬸笑著說,"現在光賣菌菇,一個月就能多掙兩千多。"
改變這一切的,是四川芝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帶來的"桑枝菌"產業革命。
1. 科技賦能: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生機
在芝皇農業的無菌凈化車間里,一個個菌棒正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完成最后的接種工序。這里的技術,讓參觀者驚嘆:
·采用百級凈化標準,比醫院手術室更潔凈
·全自動裝袋機日產菌棒5萬袋
·獨創的階梯式冷卻系統確保菌種存活率
“我們用了三年時間,終于攻克了全桑枝菌棒的技術難關。"芝皇農業的技術總監介紹說,"現在這項技術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2. 聯農帶農:讓致富路越走越寬
芝皇農業創新的"三金模式",正在改變當地農戶的生活:
第一金:桑枝變現金,每畝桑園多收入800元
第二金:菌棒到家門,技術指導到田間
第三金:產品包回收,銷售渠道有保障
"以前種地要看老天爺臉色,現在跟著芝皇種菌菇,收入穩定多了。"正在養菌車間工作的王大哥說。他去年通過種植桑枝香菇,給兒子湊夠了大學學費。
3. 綠色循環:守護綠水青山的承諾
在芝皇農業的示范園區,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正在運行:
桑葉養蠶 → 桑枝種菌 → 菌渣作肥 → 肥料回田
這個閉環不僅實現了"零廢棄",更讓每畝桑園的效益提升了3倍以上。"我們測算過,每利用1噸桑枝,相當于減少碳排放0.8噸。"芝皇農業的環保工程師說。
在四川芝皇農業的故事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家企業的成長,更是一種"科技興農、產業富民"的生動實踐。
他們用行動證明: 傳統農業可以插上科技的翅膀
鄉村振興需要可持續的產業支撐
?? 企業的溫度,就體現在讓農民實實在在受益
如今,走進武勝縣的鄉村,隨處可見的菌菇大棚,正講述著這個"桑枝變金枝"的動人故事。而這一切,都源自四川芝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那顆"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