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用腳步丈量“一廊四帶”的建設成效,用鏡頭捕捉文明實踐的生動場景,用文字記錄兩地協同推進的創新舉措。近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媒體采訪活動正式啟動。
即日起,跟隨上游新聞記者的視角,一起挖掘川渝兩地聯合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經驗做法,感受一年來兩地文明實踐協同發展成果。
扁桶峽院落群眾懇談會。
7月17日,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媒體采訪團走進重慶城口縣沿河鄉,實地探訪沿河鄉邊界聯盟建設推動黨建共建、產業共興、平安共治的新成效。
在沿河鄉綜合治理中心的扁桶峽院落群眾懇談會上,圍坐的村民笑臉盈盈,聚焦鄉村建設提意見、出建議。有村民提出,希望在家門口多安裝路燈,照亮群眾的夜間回家路;有居民提出多鋪“一公里”人行便道,下雨天進出腳下少沾泥。現場不少居民的建議,獲得了在場的鄉政府領導的當場答復。
針對村民提出的寶貴意見,鄉政府工作人員現場記錄在案,將合理建議盡早提上日程,爭取能辦的盡快辦,讓群眾早受益。
村民在院壩會上現場提意見。
“大家站在大局、站在全村,站在毗鄰的兩個鄉之間的角度來提出這些建議,這十分值得鼓勵。”城口縣沿河鄉鄉長賀鵬在院壩會上說。
沿河鄉邊界聯盟是一個集邊界區域治理、特色產業融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三大戰略地位為一體的綜合聯盟,成功完成黨建共建、產業共興、文旅共創、商會共聯、底線共守等五大核心工作,已逐漸發展成為較為完善的邊界治理樣本。
近年來,城口縣積極響應“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的號召,還攜手四川省宣漢縣、萬源市,共同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打造城宣萬革命老區振興示范樣板,取得了顯著成效。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沿河鄉和白果鎮還共同成立扁桶峽邊界區域聯合黨支部,將邊界聯盟協同發展邁入制度化、常態化新階段。接下來,兩地將以黨建為引領,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在川渝交界的大巴山深處,用一條“紅色紐帶”串聯起兩地發展,為山鄉振興注入強勁動能。同時,持續聚焦群眾需求與區域發展痛點,持續深化“邊界聯盟”品牌打造,積極探索跨區域協同治理新路徑,強化邊界地區組織聯動,將各自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區域合作優勢、發展優勢。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實習生 曾藝萌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