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留言讓談談某大學開除某女生的事,大家應該多少聽聞了事件經過,小鎮就不贅述了。本身小鎮很不想談這種社會熱點事件,因為沒啥意思,也不想蹭這種流量,除非社會熱點事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價值。
隨著這件事的持續爆炒,小鎮觀察到了幾個需要關注的點,簡單談談。
1、還是為了流量吃“人血饅頭”的老一套。
前不久,小鎮5月2日寫的《》,引起關注,尤其陳力丹教授在5月10日“第五屆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學術研討會”上,將這篇文章作為范例,提出了“作者是怎么關注到這個問題,新聞傳播研究者不該研究一下嗎?”的問題,隨后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案例,也引起了全國主流媒體的關注,有一系列報道,先是烤鴨,然后是垃圾焚燒。(參見《》)
這是一件大好事,正如小鎮最近兩周總結的新增待寫題目,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科技爆發、工業革命、時代變革的大時代,能寫的話題遠超人類過往,僅僅把科技和工業之美以通俗的方式寫出來,就有無數的好文章可以做。
比如僅三農領域,賬號“央視主播說三農”就做得特別好。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切,背后都有大量可以寫的內容,而且不要老覺得老百姓只喜歡短視頻之類的“下里巴人”,吃不了“陽春白雪”,這是傲慢,以當前中國人普遍受教育程度,放在古代可以說人人是秀才以上,又怎么可能品讀不了“陽春白雪”?說到底,是內容供給跟不上需求的問題。
這也是小鎮不愿意寫社會熱點的原因之一,這些東西有太多人寫了,而且大多數不過是個體性事件,甚至是為了滿足人性欲望的蹭流量事件。
這次“某大學開除某女生”的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為了流量生造出來的社會熱點。注意這件事是去年12月發生的,當時就沒啥熱度,除了少數關注CS圈以及看某些小電影的人,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后者其實也不怎么關注,至于所謂的“easy girl”這也是陳年舊事,現在熱度遠遠低于以前。
學校“擬開除”的公告是發在學校網站上的,公告并沒有暴露具體的個人隱私事件,僅僅是提到“鑒于你2024年12月16日的不當行為,造成了惡劣的負面影響”,然后根據國家和學校規定做出了“擬給予開除學籍處分”。
這個公告在發布后幾天,瀏覽量非常低,才20多個點擊。全國這么多高校,開除一個人算啥新聞,根本沒有報道價值。是某些媒體不知道怎么回事,抓住這個公告使勁挖掘所謂的“真相”,硬是把這位女生給“開盒”了,然后才有了后續一系列的爭論。
從制造熱點、抓住流量角度看,這真是一次堪稱“完美”的新聞挖掘,但代價呢?
對這位女生來說,原本不過是一個“擬開除”的公告,只要9月7日之前,該女生通過書面或口頭形式進行陳述或申辯,大概率可以取消開除決定,最起碼爭取協商退學或者休學一年,這件事也就過去了,也沒幾個人會關注這件事。
結果在各方媒體使勁挖掘下,這件事被上升到關系國格的高度,西方媒體也聞到味了,如《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也開始下場報道,說什么“中國女大學生被指‘有損國格’遭開除引發爭議”。
但且慢,該大學《學生違紀處分規定》第十九條第六款原文是“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有損國格、校譽的,視情節給予記過及以上處分”,“有損國格”和“校譽”之間是頓號,這件事顯然在學校看來,是“有損校譽”。
而且之所以最終做出“擬開除”的決定,并通過公告形式公開發布,是因為該女生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曠課,而且顯然拒絕與學校進行溝通,所以學校在“擬開除”公告中才會強調“已通過直接送達、郵寄送達、留置送達等方式”送達處分告知書。
這本就是很簡單、很不起眼的事,正常人看到以后根本不會關注,但硬是被某些媒體炒作成了全國性乃至國際熱點,開始上綱上線,這才真正開始“有損國格”。
看似很多人、機構在為這名女生抱打不平,但實際就是在吃這名女生乃至所屬高校的“人血饅頭”,嚴重點可以說在吃全體中國女性的“人血饅頭”。
硬是把本來存在于黑色、小眾圈子、上不得臺面的所謂“easy girl”,搞得全國乃至全球盡人皆知,這到底想干什么呢?到底是誰在敗壞中國女性的名譽?
其實現在最希望降低熱度的就是這名女生,然而現在不僅國內報道,西方媒體也添了把火,硬是不允許這名女生從火刑架上下來。要知道學校頂多也就是“擬開除”,然而這些頂著保護女性權利名義的,是想讓這名女生社會性死亡啊,這是要逼死人啊。
在這起事件里,這名女生選擇如何處置自己的身體,這是她的自由,頂多說這個人“道德敗壞”,她本人才是受害者。
媒體就算報道,也應該注意保護受害者,去譴責施暴者。但目前看,各方攻擊主要集中在高校和這名女生身上,忽略了施暴的烏克蘭籍CS職業選手Zeus,為什么不去挖掘下這類外國人的黑歷史呢?是因為不敢、不愿碰外國人,尤其烏克蘭籍人?
從這件事來看,挖掘、制造熱點的能力非常強,那么能不能把這種能力用在正道上呢?或許,這就是陳力丹教授發問的原因。
2、這場圍繞開除與否的爭論,本質是公權與私權的界限之爭。
已經不是前幾年了,現在這種與性有關的不是啥了不得的新聞,明顯可以感到公眾對于這類事件的閾值大幅提升,除非事件特別離奇、涉事人身份特殊,否則就算大媒體報道,關注度也很低,根本無法成為全國熱點。
這件事也不是什么男女問題,各方關注很少提到性別之爭。
從目前下場辯論的人員構成來看,反對學校開除的基本出發點是捍衛“私權”,質疑學校這個“公權”的象征,是否有權針對個人私生活做出處罰決定。這才是爭論的焦點,也是西方媒體關注的原因,比如《紐約時報》關注點就放在了“有損國格”能不能開除上。
實際這跟事實嚴重不符,所謂“有損國格”是不斷傳播后被扭曲的,本質就是為了制造流量,更方便進行“公權與私權之爭”。
也正因為不是因為男女性別之爭,所以某些打著支持該女生旗號的,一直在架著這名女生游街示眾。小鎮合理懷疑,其中可能很少的一批人,甚至可能希望這名女生尋短見,這才方便實現自己的目的。
欺負一個小女生,吃一個小女生的“人血饅頭”,這真的很低級、很無恥。
3、強烈建議這名女生依法維權,追究所有相關方的法律責任,把這場無聊無恥的“人血盛宴”上升為全民的法治教育。
小鎮對這名女生的做法強烈反感,不管她因為何種原因如此處置自己的身體,都是一種違背公序良俗的道德敗壞行為,但不代表道德敗壞就不受法律保護。
小鎮建議這位女生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反正現在已經搞得全國、全球皆知,已經不用考慮個人的臉面問題了,更應該依法維權。
有四件事需要抓緊做:
第一件事:盡快以書面形式與學校溝通,要求學校撤回“擬開除”決定,并履行保護學生的責任。
書面內容一定要詳細闡述學校“擬開除”決定沒有法律依據,自身完全可以繼續學業。
簡單說下,為什么學校的“擬開除”決定違法。
從形式上看,該學校的“擬開除”決定似乎有法律依據,比如在公告中提到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第六款”,但第三十條是關于“退學處理”的規定,而第六款是“學校規定的不能完成學業、應予退學的其他情形”。
同樣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51條,針對學生的紀律處分只有五項: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顯然“退學”不是一種處分,而是學校和學生雙方的協商,任何一方都可以提出來,學校叫“勸退”,學生叫“申請退學”。
學校怎么可以根據這樣一款規定,做出“擬開除”決定?小鎮不由質疑該學校在法律方面的專業能力,不知道該學校有沒有法律專業,該公告又是否經過了合法性審核。
而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52條,學校可以給予開除學籍處分的,就八種情形。這名女生的行為,并未觸犯這八種情形,根據最基本的下位法服從上位法,這個學校以自己的內部規定給以開除處分,合法性是有問題的。
第二件事:立即報警,要求警方阻斷互聯網上對個人私密的大肆傳播,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最好抓住幾個大肆傳播個人隱私視頻、照片的典型,通過律師向平臺發律師函,要求平臺提供這些人的真實信息,如果平臺不提供,可以通過司法部門取得,之后以“傳播淫穢物品”“散播他人隱私”等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這么做就是殺一儆百,別看很多人網上說得很猖狂,實際上一張律師函就能把大多數人嚇得憂心忡忡,畢竟這種網絡施暴也是見不得光的,有幾個人愿意因為這點事面臨行政甚至刑事處罰的風險,哪怕因此僅僅被派出所傳喚,都承受不住。
還可以查下到底是誰最先“開盒”,把這條公告背后的內容公之于眾,也可以請律師發律師函,要求責任方消除影響。
反正都已經這樣了,就干脆一個都別放過,把這個話題轉變為“道德與法治”的爭論。
第三件事:以“侮辱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法院追究烏克蘭籍CS職業電競選手Zeus的法律責任。
以目前的傳播度和Zeus的實際作為,已經完全符合“侮辱罪”的法律要件。但要注意,“侮辱罪”屬于“告訴的才處理”的案件,需要被害人主動起訴,除非侮辱的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或國家利益”,抑或者針對烈士、軍人等特定對象。
就算事情發生在境外,但大量涉及私密的信息在中國網絡上傳播,犯罪的結果已經發生在中國,又涉及中國公民,中國法院當然有管轄權,而且一般這種“侮辱罪”控訴,最難的是證明情節的嚴重性,而現在已經成了全國、全球熱點,這還不嚴重?同樣根據《刑法》規定,“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舉證,建議聘請專業律師。在刑事自訴的同時,也申請民事賠償,包括第二條提到的那些傳播的典型,也以“精神損害”為由申請民事賠償。
依法向這名烏克蘭籍施暴者提起刑事自訴,也可以徹底粉碎所謂“easy girl”的國外污蔑,讓這些國外爛人知道,中國女性、中國法律不是好惹的。
第四件事:如果學校不撤回開除決定,那就走申訴和訴訟,堅決打到底。
一方面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訴,如果對主管教育部門的處置不滿意,且處理結果不符合中國法律規定,還可以向更上一級教育部門或紀檢監察部門申訴,一定要逐層升級,捎帶上每一級經手的部門;另一方面直接跟學校打官司。
法律就是法律,道德意義上的“壞人”也有資格依法維權,更何況李同學是受害者。
但受害者也得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躲是躲不盡的,而且一旦錯過了這波熱點,就算自己再撿起法律武器,效果也要差很多。就要在現在密切關注的時候,公開宣布將依法保護自己,強調相信中國的法律一定會保護自己,把斗爭的矛頭指向這幫侮辱中國女性的國外爛人。
只要拿起法律武器,證明自己敢于且善于適用法律武器,網上輿論立刻就會清靜不少。
推薦舊文:《》,在這篇文章的最后,小鎮就是談的面對網暴,更應該動用法律武器。
其他文章推薦
如果喜歡,還請點贊、“在看”和關注吧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發現“大樹鄉談”
備用:大樹鄉談2022、大樹鄉談20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