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甘肅省委網信辦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嘉峪關、酒泉、張掖、金昌、武威市委網信辦,蘭州新區黨群政法和社會工作部,甘肅省互聯網發展促進會等單位協辦2025年“高質量發展中國行·奮進甘肅”專題活動,7月15日—7月20日,陸續走進嘉峪關、敦煌,張掖、金昌、武威、蘭州新區,全方位見證甘肅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奮進之姿、突出成效。
祁連山下,行走在張掖的田間地頭與現代化車間,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脈絡清晰可見。
有機蔬菜的“鏈”式成長
在張掖市甘州區黨寨鎮萬畝有機蔬菜產業園,連片的現代化鋼架大棚折射出耀眼的銀光。一場大雨過后,田地里菜苗破土而出。馬站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馬兆存介紹,這已經是今年第二茬菜苗了,頭一茬已經發往上海、武漢了。
馬兆存介紹,2021年,黨寨鎮錨定“有機蔬菜示范鎮”目標,開啟了一場深刻的產業轉型?!巴袋c很清晰:基地碎片化、標準難統一、市場競爭力弱。”他回憶道。破題的關鍵,在于攥緊“產業鏈”這個牛鼻子。
在智能化種苗繁育中心,物聯網系統實時調控著溫濕度,一盤盤菜苗青翠茁壯。“這里年育苗1740萬株,整齊度高、抗病性強,是全鎮有機種植的‘芯片’。”馬兆存指著屏幕上的數據介紹。田間地頭,物理防蟲網、誘蟲燈替代了化學農藥,千頭能繁母牛養殖基地的糞污和蔬菜尾菜,通過蚯蚓養殖和有機肥生產線,“變廢為寶”成為滋養土地的綠色養分——年轉化利用畜禽糞污近30萬噸、尾菜2.8萬噸。
3萬立方米的冷鏈物流分揀中心是產業鏈的中樞神經。新摘的蔬菜在此經歷快速預冷、精準分揀和包裝,全程可視化操作?!熬拖窠o蔬菜做‘SPA’,從田間到冷庫不超過2小時,最大程度鎖住鮮度和營養?!狈謷€負責人打了個生動的比喻。制冰生產線源源不斷產出冰塊,為冷鏈運輸保駕護航。
“村集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像紐帶將各方緊密聯結。村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革盤活了資源,訂單農業消除了農戶的后顧之憂,二維碼溯源系統讓每一棵菜都有“身份證”。
目前,黨寨鎮已認證有機基地1200畝,處于轉換期的基地達22600畝。今年計劃新增的5000畝完成認證,總面積將達2.88萬畝,成為全省最大有機蔬菜基地。西藍花、娃娃菜等核心品類直供長三角、粵港澳近600家中高端商超及電商平臺,2024年簽約訂單達8100萬元。預計2025年,全鎮蔬菜總產值將突破10億元。
數碼博主@科技的那些事兒表示,在這里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向現代化、規模化、綠色化,提升產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力,真正成為一個有奔頭的產業。
科技博主@金刀王感慨,走進甘州區萬畝有機蔬菜產業園,仿佛觸摸到現代農業的未來脈搏!這里,有機育苗與智能種植碰撞出綠色的火花,凈菜加工車間里冷鏈物流編織高效網絡,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閉環守護舌尖上的安心。
文化、時事博主@文創客表示,農業科技催生無農殘菜心,運往千家萬戶,這萬畝智慧大棚,正為“塞上江南”重寫定義。
一杯牛奶的“智”造升級
距離黨寨鎮不遠,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現代化牧場車間,數萬頭奶牛在寬敞的散欄中悠閑進食。
智慧大屏上,“一牧云”智慧牧場管理系統正跳動著奶牛健康、產奶量、飼料配比等海量數據。
“每頭牛都戴著智能項圈,相當于它的‘健康手環’。從它們出生開始,就一直帶著,每一次生長記錄都有跡可查。”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副總監王海忠介紹,依托云計算和人工智能,該集團開發出“一牧云”奶牛生產管理系統,依托系統建成集養殖大數據管理、技術研發、安全模擬等為一體的智慧牧場數據管理中心。通過散欄式飼養方式,全自動TMR日糧飼喂技術喂養,配備自主開發的“一牧云”牧場管理系統,以及工業4.0配置的全自動生產線,實現了奶牛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優質奶源基地打造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信息支撐。
目前,前進牧業已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管理最先進、飼喂最科學、鮮奶品質最優、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優質奶源基地和奶源供應企業。
在乳品廠,中央控制室指揮著全自動生產線?!拔覀儾粌H做液態奶,更著力于精深加工?!蓖鹾V抑赶蛏a線,“從牛奶特性出發,分離牛奶中的蛋白和脂肪,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從液態奶到半固體的奶酪,再到乳清粉等粉體產品,實現了乳品的全品系深度加工,實現‘吃干榨盡’?!毕冗M工藝鎖住了原奶的鮮甜口感和活性營養,推動產業價值持續攀升。
前進牧業深諳品牌之道。“地處祁連山下北緯38度黃金奶源帶,祁連山生態、河西走廊文化、農耕文化、游牧民族文化,就是我們品牌的靈魂?!逼放平浝韽娬{。他們緊扣“健康、綠色”的差異化概念,堅守“一人一山一品牌”品牌文化,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通過路演、地推和內容營銷,將祁連山下“黃金奶源帶”的健康形象深入人心。
作為“國字號”龍頭企業,前進集團創新實踐,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黨支部引領、公司主導、合作社推進、村民參與”的村辦集體經濟模式。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蔡吉鵬介紹,在高臺縣東聯村,村民貸款入股奶牛場變“股民”,年享8%~10%分紅;先后成立了金土地、東聯苗木、東聯農機等4個專業合作社,資金和技術難題迎刃而解。在省委統戰部指導下,集團在東鄉縣投資6000萬元建肉牛場,帶動24個村、18個合作社入股,助力2689戶貧困戶脫貧。
目前,前進集團奶牛存欄5.2萬頭,下屬養殖場19個,日產高品質生乳800噸,自有飼草基地10萬畝,年產50萬噸有機肥廠和10萬噸精料加工廠各1座。先后獲得“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農業企業500強”“中國農業企業乳業20強”“甘肅民營企業50強”等稱號。通過與貴陽南方乳業、深圳晨光、四川菊樂、廣東燕塘強強聯手,通過自建、聯營、托管等方式,合作建設養殖基地,實現了乳企與奶源基地的無縫對接,生牛乳運輸至四川、廣東、貴州、福建、上海、河北等地,構建起強大的產業聯動網絡。
未來,該企業還將全力打造西部奶都、有機乳產品精深加工‘硅谷’,力爭通過五年時間實現公司發展向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進階邁步,持續提升產品市場影響力,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進一步輻射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共同富裕。
文化、旅游博主@老豬的碎碎念表示感受到科技發展的具象化:“著實又讓我開了眼界,這里的牛已經學會非常自覺地排隊上旋轉擠奶臺工作了,都說科技在發展,我平常只關注經常使用拍照的相機像素和功能的進化,沒想到邊邊角角都在發展?!?/p>
文化、時事博主@觀甘肅表示,用有機肥反哺牧草種植,用科技創新提升品質,用全產業鏈守護舌尖安全。從田間到舌尖,這是一杯關于自然、科技與匠心的牛奶。
如今在張掖廣袤的田野上,新苗在智能灌溉中舒展,奶罐車在公路上奔馳。這條融合了科技創新、綠色循環與聯農帶農的現代化農業鏈條,正強勁脈動,為河西走廊的鄉村振興注入澎湃不息的新質生產力。
責任編輯:車丹清
來源: 中國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