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6萬多人遇難,37萬多人受傷,一萬多人失蹤。
在這場世紀災難中,卻有一所學校創造了奇跡——安縣桑棗中學2300多名師生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離,無一人傷亡。
帶領創造這一奇跡的校長葉志平,也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校長"
僅僅三年之后,這位校長便突發腦溢血去世了,年僅57歲。
有人說,他走得太早了,是因為"泄露了太多天機"——他仿佛提前知道災難將至,用十年時間默默準備,最終拯救了整個學校。
那么這究竟是不是巧合呢?
本文圖片、描述源于網絡,旨在弘揚正能量,無不良引導。若涉版權或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即刻刪除。內容信息可靠,部分情節為提升可讀性或有虛構,僅供參考,望理智閱讀
1995年,葉志平當上桑棗中學校長,學校里有棟剛建沒多久的教學樓。可這棟看起來不錯的樓,卻讓他心里一直不踏實。
原來,這是私人承包商蓋的“豆腐渣工程”,樓板中間塞的不是混凝土,而是水泥袋,承重柱的直徑也沒達到標準,他總擔心“早晚要出問題”。
那時候,別的校長都在盯著升學率、競賽成績,葉志平卻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路,開始了好幾年的“化緣”。
他老往教育局跑,申請資金來修教學樓,同事們都開玩笑叫他“最愛搞錢的校長”。
從1997年開始,他花了三年時間給教學樓做加固。質量差的廁所樓被拆掉重建;樓板里的水泥袋全清出來,灌進真正的混凝土。
水泥欄桿換成了鋼管欄桿,22根承重柱從37厘米加粗到50厘米,就連外墻上的每塊大理石,都要求打四個孔,用金屬釘固定好。
這些活兒干得斷斷續續,因為資金是一點一點籌來的,最后總共花了40多萬,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
當時很多人都不明白他為啥這么執著,覺得他“不務正業”“小題大做”,還有家長投訴他“浪費學生時間”。
更特別的是,從2005年起,葉志平每學期都要在全校搞一次緊急疏散演習。
他自己設計逃生路線,規定好每個班級的疏散順序、該走哪條路,連不同樓層學生撤離的速度都考慮到了,就是為了避免樓梯上出現人流積壓。
他還精確計算每個班級到操場的時間,要求演練時不能推搡、不能回頭、不能慢走。
這種在當時看來有些偏執的安全演練,讓不少師生覺得不理解,甚至還有抱怨。家長們也覺得是多此一舉。
面對這些質疑,葉志平從沒解釋過,只是一直堅持著,表示“用不上不一定沒有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時,葉志平正在外地出差。
安縣離受災嚴重的北川很近,全縣房屋在地震中損壞嚴重。
當時,很多學校的教學樓都倒塌了,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
但桑棗中學那棟被葉志平一直堅持加固的實驗樓,雖然部分地方塌了,卻沒有完全倒。
更讓人意外的是,學校里2200多名學生和上百名老師,像形成了條件反射一樣,按照平時演練的程序行動。
學生們快速躲到課桌下面,避開地震剛開始的震動,之后沿著預定的路線撤離。
老師們則守在樓梯口和其他關鍵位置指揮大家。所有人到操場后,按班級排好隊站著,整個過程只用了1分36秒,在地震中創造了保護生命的奇跡。
葉志平趕回學校后,看到操場上整齊列隊的師生,這位54歲的校長忍不住哭了。
他后來表示,作為校長,全校師生的性命都擔在自己身上,必須對每個人負責。
地震后統計發現,桑棗中學的8棟教學樓都成了危樓,但沒有一棟倒塌。
學校外面的房屋全部受損,而校內的師生沒有一個傷亡。
這件事通過媒體報道后,很快傳遍了全國,葉志平被網友叫做“史上最牛校長”。
面對大量的贊美,葉志平很謙虛,他說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保護學生是校長的本職工作。
地震過后,葉志平沒把外界的贊譽放在心上,心里裝的全是學校的事。
他立刻帶著全校老師投入到災后重建中,一門心思要讓孩子們盡快回到課堂。
那段時間,他天天泡在學校,從清理廢墟到安排臨時教學點,事事親力親為。
憑著這股拼勁,2008級學生在震后一個月就按時復課了,年底中考還拿了全縣第一。
之后,他又馬不停蹄地參與新校區的選址和建設,尤其在逃生通道和安全設施的設計上,反復琢磨,生怕有一點疏漏。
同事們都說,葉校長從來沒有準點下過班,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時候干脆就睡在辦公室。
可是長期連軸轉的工作,讓他的身體扛不住了。2011年6月3日晚上,難得早回家一次的葉志平,吃飯時突然昏迷,被緊急送到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查出是腦溢血。
醫生說,他還有嚴重的高血壓、高鉀血癥,都是常年勞累拖出來的病。
醫院馬上成立了醫療組,還請了北京、四川的專家來會診。
6月20日,他被轉到川大華西醫院,但這次沒能挺過去。
6月27日上午,昏迷了25天的葉志平走了,才57歲。家人說,喪事一切從簡。
消息傳開后,網上炸開了鍋。
微博上“最牛校長”離世的消息被轉了5000多次,網友們紛紛點蠟燭、獻鮮花悼念,近九成網友都說要向他致敬。
央視記者張泉靈在悼念中說:"校長在此不是職務,是個值得人為您鞠一躬的尊稱。"
而網友則寫道:"救人一命勝造7級浮屠,救2200人命,勝造15400級浮屠,愿葉校長一路走好。"
葉志平的離去引發了人們無盡的感慨。
有人說他走得太早是因為"泄露了太多天機"——他仿佛預見了那場災難,并奇跡般地保護了全校師生。
這種略帶神秘色彩的評價,實則是對他超前安全意識的神化。
事實上,葉志平并不是什么預知災難的"穿越者",而是一位將"居安思危"做到極致的教育工作者。
在那個很多人都忽視建筑安全和應急演練的年代,葉志平的堅持顯得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他的這種“先知先覺”,說到底是源于對自己職責的敬畏。
就像他自己說的:“我不牛,要做牛。”憑著這種踏實肯干的“老黃牛”精神,他在沒人關注的安全領域里默默付出了十多年,最后讓2300多人在地震中保住了性命。
安全從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長期重視和持續投入換來的;奇跡也不是靠運氣,而是每天嚴謹準備的必然結果。
他始終堅持把師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認真做好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曾經有學校開出15萬年薪想讓他過去,但他果斷拒絕了,還說:“離開桑棗中學,我就不再是校長了。”
這位被稱作“穿越者”的校長雖然已經去世,但他留下的不只是地震中創造的奇跡故事,更有一種責任擔當和正確的教育理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