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預警、暴雨預警、大風預警……
連日來,我區氣象預警頻發
為做好防汛防臺準備
我區舉行多方面應急演練
7月17日,2025年金山區防汛防臺應急演練在區城市運行中心指揮大廳舉行。
演練模擬受臺風“木恩”影響,我區啟動防汛防臺Ⅱ級響應。現場模擬了金山城市沙灘泳區內,一群眾不慎落水,情況十分危急。指揮大廳內,現場指揮長黎春陽作出指令:“立即對落水人員進行搜救!”
區消防救援局立即派遣救援人員攜帶相應救援裝備,迅速趕赴城市沙灘泳區現場開展救援。同時,安排無人機升空,對水面開展空中巡查,擴大搜索范圍,搜尋落水人員蹤跡。救援人員發現落水群眾后立即駛向目標。
救援人員將落水者救起并順利返回岸邊,區衛健委急救醫療小組迅速對落水者開展初步檢查,判斷其生命體征良好后,將落水人員轉運至附近醫院。
現場還模擬了區防汛防臺Ⅱ級響應后,區海洋海塘所應急搶險隊伍,對金山主海塘所有閘門開展封堵行動。海塘應急人員將沙袋裝運到金山海塘各閘門口處,采用一字橫排擺放、交叉迭砌的方式將閘口封堵。
今年,我區防汛防臺指揮體系完成優化升級,防汛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數據賦能組、社會面工作組、宣傳輿情組、專業處置組、專家組六個專項工作組。此次演練正是對新指揮體系及各工作組協同作戰能力的實戰檢驗。
今天(7月18日)中午12點,區黨建服務中心聯合石化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黨群服務陣地平急轉換預案演練。
演練模擬了汛期臺風橙色預警下的緊急情況,區黨建服務中心啟動陣地應急響應工作,接收安置周邊因房屋地勢低洼引起內澇的居民約30名。
隨著陣地指揮組長模擬指令下達,演練拉開帷幕。平日里,該黨群服務陣地主要為居民提供黨群活動、文明實踐、政務服務、文體服務、便民服務等,在接到應急指令下達后,陣地迅速啟動平急轉換機制,工作人員在20分鐘內,就完成了從“平時服務”到“應急戰斗”的工作模式轉變以及物理空間的快速調整。
3號樓紅色閱覽室作為臨時指揮部,1號樓多功能廳作為臨時避險安置休息區,2號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特殊關愛點服務保障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工作人員在休息區迅速鋪設整齊30張折疊床,飲用水、食品、應急藥品等物資從儲備室有序搬運至指定區域。此外,陣地有效利用空間,劃分出醫療救助區、寵物安置點等,并做好空間消殺等工作。
多方協調作戰是此次演練的一大亮點。區應急管理局實時傳遞臺風動態信息,協調各方資源,做好現場指導;區衛健委安排醫護人員駐守安置點,為群眾提供醫療保障;象州路派出所調派警力維護現場秩序。
同時,區、街兩級中心加強組織協調和人員調配,設置了場所管理、生活服務、后勤保障、醫療救助、信息宣傳等分工明確的小組,為應急處突全過程提供組織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還模擬了孕婦身體不適、群眾情緒不穩定等突發情況,工作人員、醫護人員迅速響應,及時安撫心情、化解矛盾。
“這次的演練很有成效,精準對接了金山區‘1+6’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全方位統籌了轄區內陣地資源,動員黨員干部、志愿者、社會力量一起參與,把黨群服務陣地在應急工作中的支撐作用和保障功能充分發揮了出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效果。”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戚建軍表示。
此次演練不僅檢驗了預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提升了陣地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突能力、綜合協調能力、服務群眾能力,還為今后各級黨群服務陣地開展平急轉換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市黨建服務中心、區委社會工作部、區應急管理局、石化街道有關負責同志,區黨建服務中心、區衛健委、石化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象州路派出所工作人員,街道志愿者、居民群眾等60余人參加演練,特邀各鎮(高新區)、教育、衛健黨群服務中心相關負責同志觀摩。
據悉,強化平急轉換效能是今年全市推進黨建服務工作轉型的重點項目之一。區黨建服務中心目前已推出《金山區黨群服務陣地平急轉換工作指引》,著力打造“一套響應流程、一套工作機制、一本資源底賬、一批骨干隊伍、一套典型案例、一場應急演練”的“六個一”工作體系,發揮黨群服務陣地在突發事件中“前方指揮站、應急服務站、物資儲備站”的作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讓“紅色港灣”成為風雨來襲時人民群眾可以信賴的“前沿堡壘”。
記者:武云卿、唐屹超
通訊員:章婷
編輯:程佳域
責編:程佳域、何小燕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