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2025年4月,中國再度減持82億美元美國國債,這并非首次操作。近年來,中國持續減少對美債的持有,目前在美國銀行中的資金量相較十余年前已大幅下降。
當前持倉總額僅剩7563億美元,那么此次大規模拋售的美債,最大接盤方卻并非傳統買家日本或英國,究竟是誰呢?
事實上,在今年3月,中國已率先減持189億美元美債,這一趨勢凸顯出中國對美國經濟潛在風險的擔憂。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美國財政部正密切關注中國對美債的動向。
中國持續縮減美債持倉的深層原因,與2025年4月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大幅加征關稅密切相關。稅率驟升至125%,中國此次減持美債,正是對美國針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加稅的明確回應。
此舉效果立竿見影,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迅速上升,30年期國債利率突破5%。這不僅是中國對美政策的一次反擊,更是中國近年來持續優化外匯儲備結構的結果。除美元外,中國對歐元、日元等貨幣的儲備比例也有所提升。
中國逐步減少美元資產的持有,也反映出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目前全球28%的貿易可通過人民幣結算,中國已與40多個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與巴西、俄羅斯等國的貿易往來中,人民幣使用比例可占一半以上,有效避免了美元帶來的限制。
根據美國財政部2025年7月17日發布的數據,5月美債前三大海外持有國仍為中國、日本和英國。自3月起,中國從第二大債主降至第三位。日本當月增持5億美元,持倉總額達11350億美元,仍為美國最大海外債主。
數據顯示,2025年3月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36.2萬億美元。更嚴峻的是,此前利率僅為1%-2%,如今已攀升至5%,融資成本大幅上升。
穆迪這家全球知名信用評級機構甚至下調了美國國債的評級。其認為美國政府支出失控、債務高企,可能面臨償債風險,信用評級自然下降。此外,傳統客戶如沙特也對美國信任動搖,此前石油交易必須使用美元,但如今沙特正嘗試以人民幣進行結算。
那么,中國拋售的美債究竟被誰接手?答案并非日本,而是美聯儲——這家美國央行以“左手倒右手”的方式持續購入美債。
這種看似矛盾的操作背后,是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連鎖反應。2025年4月,美國對加拿大加征關稅,加拿大隨即拋售578億美元美債,創下單月最大減持紀錄。
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拋售行列,導致美債收益率飆升,美聯儲不得不出手“救市”,為美國政府收拾殘局。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便開始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如今更是難以控制這一“脫韁野馬”。疫情期間,美聯儲大舉印鈔購債,美債規模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更關鍵的是,全球對美元的信任度持續下滑,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已跌至57.8%。
若美聯儲此時袖手旁觀,美債市場恐將面臨“崩盤”,美元霸權也將走向終結,因此其只能“嘴上說說”。
此外,202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GENIUS法案》,規定發行商必須將其儲備資產的80%以上投資于美國短期國債或存入美聯儲批準的銀行賬戶。
數據顯示,全球最大穩定幣USDT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資產報告顯示,其持有超過1200億美元的美國短期國債。
一方面受政策約束,另一方面也與穩定幣的運營機制有關。用戶將1美元現金交給穩定幣發行方后,便可獲得等值的“數字美元”。
用戶可借助“數字美元”在區塊鏈上進行便捷轉賬交易,而發行方則利用所收資金進行投資以獲取利息。安全性和流動性成為其投資考量,美國短期國債則成為“最佳選擇”。
盡管美債市場動蕩,但美國短期國債仍是全球信用等級最高的資產之一,具備良好的市場流動性,便于用戶贖回。當前短期國債利率已達5%,而穩定幣發行方資產規模往往達數千億美元,基本可實現“躺賺”。例如泰達公司僅2024年第一季度就獲得約15億美元利息。
美國國內機構承擔了超過76%的美債購買任務,以支撐社保基金和養老體系。貝萊德、先鋒領航等大型資管公司更是組成“救市聯盟”。
相比之下,中國減持美債并非倉促之舉,而是早有規劃。同時,中國也在大幅增持黃金儲備。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七個月買入黃金,6月再購10噸,目前黃金儲備總量已逼近2000噸。
不僅如此,全球格局正在悄然變化。歐洲正推進數字歐元項目,東南亞國家普遍采用中國的CIPS系統進行結算。美國還能維持其全球主導地位多久呢?
信息來源:
華爾街見聞:“川普2.0”會摧毀美元霸權嗎?
野村:美債收益率上升的風險遠大于美元大幅貶值
金融界:中國4月減持美債 持有金額創2009年以來新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