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一 樣的參與感,創(chuàng)作不易,感謝您的支持。
在我們普遍的認知中,凌遲是古代最為殘酷的刑罰之一,又被稱為“千刀萬剮”。
施刑過程中,犯人被牢牢綁在刑床上,劊子手使用鋒利的小刀,將他們的皮肉一片片割下,每割一刀還會在傷口上撒上黃酒,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
同時,受刑人必須保持清醒狀態(tài),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劇烈疼痛,還要面對心理上的極度恐懼,整個行刑過程可能持續(xù)幾天時間。
然而多數(shù)人往往在行刑初期就因劇痛而死亡,據(jù)明代史書記載,曾有一位罪大惡極的犯人被割了三千多刀,其慘狀令人難以想象。
相傳凌遲最早是由五代十國時期的一位宦官所創(chuàng),直到清朝才被正式廢除,通常用于懲治犯下重大罪行的罪犯,有時甚至牽連其家人。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承受的刑罰,其痛苦程度遠超凌遲數(shù)十倍,那就是令人聞風(fēng)喪膽的“披麻拷”,也稱“扒皮問”。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車裂”,即“五馬分尸”,周朝還有臭名昭著的“腰斬”,但這些正式刑罰相比之下,遠不及“披麻拷”帶來的折磨。
“披麻拷”起源于隋唐時期,最初是一種逼供手段,后來逐漸演變?yōu)橐环N秘密處決犯人的酷刑,據(jù)傳岳飛在遭受審訊時就曾遭遇此刑。
秦檜指使他人上奏彈劾岳飛,指控他意圖謀反,而秦檜的黨羽認為普通刑罰對他無效,于是決定使用“披麻拷”。
行刑時,先在岳飛身上劃上數(shù)刀,確保每刀都見血,然后用魚鰾和生絲熬制出一種粘性極強的熱膠。
將這種熱膠涂抹在麻布條上,再將其緊緊纏繞在岳飛赤裸的身體上,隨后等待膠水自然風(fēng)干,并在此期間進行審訊。
若岳飛拒不認罪,便用力將麻布條連皮帶肉一同撕下,其痛苦程度堪比活剝?nèi)似?,甚至更甚,因此許多硬漢在行刑前就已屈服。
但岳飛即使承受了“披麻拷”也始終未承認任何罪名,受刑后他已是血肉模糊,但眼神依舊堅定無比,絕不向秦檜之流低頭。
歷史上另一位遭遇此刑的名人是明朝的忠臣楊繼盛,他因得罪嚴嵩而被關(guān)入刑部大牢,最終在獄中遭受酷刑后慘死,其中就包括“披麻拷”。
不過岳飛最終死于“拉脅”之刑,即猛擊胸脅致死,他的犧牲為國家民族的命運鋪路,而害死他的不僅是秦檜這樣的奸臣。
真正下令的其實是宋高宗趙構(gòu),史書上有說法稱他擔(dān)心岳飛迎回被俘的宋徽宗與宋欽宗,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但實際上,這兩位曾被金軍俘虜?shù)幕实墼缫褵o力威脅趙構(gòu),尤其是宋徽宗在位期間,朝政腐敗、民不聊生,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真實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岳飛曾上奏請求冊立太子,這一舉動觸及了皇權(quán)大忌,更何況他身為深受百姓愛戴的武將。
其二則是他功高震主,不僅掌握重兵,還屢建奇功(如收復(fù)建康、襄陽),在抗金戰(zhàn)爭中聲望極高。
再加上“岳家軍”的忠誠擁護,使得岳飛成為趙構(gòu)眼中極大的威脅,這位本就多疑的君主自然不會允許如此難以掌控的將領(lǐng)繼續(xù)存在。
趙構(gòu)與秦檜共同造成了這位民族英雄的死亡,因此后世各地才出現(xiàn)秦檜跪像,許多了解這段歷史的國人對其極為憤恨,導(dǎo)致這些雕像常被破壞,難覓完整。
然而北宋的衰亡,早在“披麻拷”這種酷刑施加在岳飛身上的那一刻便已注定,它也成為后世文學(xué)作品中忠義與冤屈的象征。
如今民間傳統(tǒng)喪葬習(xí)俗中的“披麻戴孝”,據(jù)說正是為了紀念這位忠義無雙、報國至死的英雄——岳飛。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對此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一 樣的參與感,創(chuàng)作不易,感謝您的支持。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