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憑借
20多℃的涼爽天氣和豐富的騎行資源
成為國內(nèi)外游客
避暑與體驗騎行的熱門目的地
街頭巷尾、滇池綠道及休閑步道上,自行車往來穿梭,勾勒出一幅活力滿滿的城市圖景。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滇池綠道日均接待騎行者超5000人次,較3年前增長3倍。社交平臺上 #環(huán)滇池騎行攻略 話題播放量突破千萬,海晏村日落、綠道七橋等標簽持續(xù)走紅,騎行已成為昆明文旅新名片。
游客:“我們從四川過來的。平時也很喜歡騎車,這個地方有綠道,所以我們就過來騎車。這里風(fēng)景也挺好的,昆明比我來的地方溫度低10多℃,所以避暑挺好的。騎行的話有很能鍛煉身體,所以我覺得挺不錯的。”
游客:“這里涼快,我們那里太熱了。”
游客:“我們第一次過來就感覺這里的天氣比我們那邊舒適。不熱,就很涼快。”
采訪中,不少游客都表示:昆明作為“最適合騎行的城市”之一,相關(guān)的配套服務(wù)非常完善,他們也把來昆騎行定位必須體驗的項目。
無論是滇池綠道沿線還是城市周邊,自行車銷售店與租借點密集分布,為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多樣選擇:游客可輕松租借適合長途騎行的山地車,親子家庭也能找到親子自行車,想要休閑騎行也有共享單車隨取隨用,各類車輛適配不同場景,讓騎行“零門檻”。
游客:“四川那邊特別熱,都快40℃了。我來昆明的話,每天穿短袖就是很舒服,然后騎行的道路也挺好的,比較寬闊,沒有機動車進來,對我們來說挺安全的。我們就是打算環(huán)滇,今天騎一半回來,明天又從七彩云南騎上去。”
目前滇池綠道已建成開放108公里,串聯(lián)63個濕地公園,濕地植被覆蓋率達81%,175種鳥類在此棲息。
主城區(qū)12.5萬輛共享單車的投放,更讓騎行成為日常交通與休閑的主流選擇。
環(huán)滇池路線100公里左右的長度、適中的坡度,搭配“山、水、林、田、湖、草、村”7座主題橋構(gòu)成的“視覺詩集”,實現(xiàn)了“賽道即景區(qū)”的沉浸式體驗。
游客:“挺好的,這個氣候很舒適的感覺。”
游客:“可以的可以的,這個道路挺好的。今天第一次來,比我們那里涼爽多了。”
記者:“你從哪里來的?”
游客:“蘇州。”
記者:“你們那邊多少度?”
游客:“35~38℃,溫度高得我們悶熱。云南這個地方爽呀。”
當(dāng)前,昆明正通過“體育+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動文旅消費升級。涼爽氣候、便捷配套與優(yōu)質(zhì)景觀的疊加,讓這座城市在暑期持續(xù)釋放活力,成為名副其實的避暑騎行首選地。
市民:“昆明當(dāng)?shù)厝硕贾溃h(huán)滇的很多,去撈漁河的也很多。我還是推薦大家去環(huán)湖東路這一路段騎行,反正綠道周圍都可以騎行,滇池后海也很好騎行。”
環(huán)滇池騎行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昆明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成果的體現(xiàn)。通過打造“騎行+生態(tài)+旅居”的復(fù)合型城市IP,讓騎行成為讀懂春城、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動感方式。
來源:8099999街頭巷尾
編輯:馬嘯楠
編審:李菁
終審:趙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