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這塊地方,軍備競賽搞得越來越熱鬧了,尤其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兩兄弟,都盯著中國武器下手,目的直指印度。巴基斯坦這些年從中國買的裝備占了它軍火庫的八成以上,孟加拉國也跟上腳步,采購額翻倍增長,直接把中國當成了首選供應商。這事兒不是巧合,而是實打實的戰略考量,倆國都想用這些東西來平衡印度的壓力。印度那邊自然不淡定,智庫和軍方高層直呼這形成了一個“復制軍購鏈條”,可能改變整個地區的勢力格局。
先說巴基斯坦,這家伙跟中國軍事合作那是老交情了。從2017到2021年,中國就成了巴基斯坦最大武器來源,賣了戰斗機、軍艦、潛艇啥的。到了2025年,這個比例更高,差不多80%的進口武器都來自中國。舉例來說,J-10C戰斗機和PL-15導彈,在今年5月的印巴沖突中大顯身手。巴基斯坦聲稱用這些東西干掉了印度的幾架戰機,包括拉法葉和蘇-30。印度那邊否認損失,但國際媒體和智庫分析都指出,中國武器在實戰中證明了實力。這不光是打仗的事兒,還給中國軍售打了廣告,潛在買家像埃及、伊朗這些國家可能開始動心。
孟加拉國為什么也湊這個熱鬧?它跟巴基斯坦不一樣,軍費只有印度的二十分之一,買東西得精打細算。中國武器性價比高,帶培訓和備件,還能技術轉讓,這對孟加拉國來說太實惠了。從2010年起,孟加拉國就開始買中國的056護衛艦和VT-1A坦克,還建了維修基地。2024年,采購額同比增長210%,直接超了南亞其他國家。
印度在東部邊境擺了2000多門火炮,演習時炮彈差點落到孟加拉國境內,這讓達卡政府急了眼。孟加拉國陸軍老裝備射程短,回應不了,只能升級。巴基斯坦的實戰經驗成了現成模板,SH-15自行榴彈炮在克什米爾把印度M777壓著打,射程遠、機動快,孟加拉國一看,這玩意兒合適。
今年年初,孟加拉國代表團去巴基斯坦參觀了SH-15生產線,還看了實彈測試。5月25日,又有團去中國觀察155毫米系統的火力演示。結果呢,孟加拉國決定買第一批,計劃年底交付。
為什么選這個?因為它能覆蓋印度東部軍區,加爾各答和西里古里走廊都在射程內。孟加拉國專家算過賬,美國同類炮要500萬美元,中國這個全套才300多萬,還帶彈藥生產線和北斗導航。巴基斯坦用了四年,維修經驗全現成,甚至能請顧問過來教。這不是盲從,是窮國保命的聰明選擇。
不止火炮,孟加拉國還看上了其他中國貨。殲-10CE戰機,巴基斯坦在空戰中擊落米格-21,緬甸和尼日利亞馬上跟進下單。現在SH-15出名了,孟加拉國和埃塞俄比亞也咬鉤。中國軍售模式是“一條龍”,賣完還管維護和技術轉移。
孟加拉國從買護衛艦開始,就離不開中國了。陸軍后勤系統都換成中式標準,彈藥通用,數據鏈互聯。想象下,巴基斯坦的梟龍和孟加拉國的殲-10共享情報,兩國炮群協同覆蓋,這對印度是1+1大于2的麻煩。印度防線得重新布,原本集中中印邊境的炮兵要分兵兩線,威懾力自然弱。
印度智庫發出警告,南亞“復制軍購鏈條”加速成型。中國成了巴基斯坦的免費代言人,武器實戰表現拉動銷量。2025年5月印巴沖突,中國J-10C對陣印度拉法葉,巴基斯坦占上風。這事兒讓西方國家警覺,美國和盟友急著收集情報,評估中國武器真實水平。印度首席防務參謀長安尼爾·喬漢直言,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軸心可能動搖印度穩定。巴基斯坦80%武器來自北京,孟加拉國采購中72%是中國貨。土耳其也摻和進來,賣武器給倆國,形成更大包圍網。
質量問題呢?孟加拉國軍方抱怨過中國裝備,有些護衛艦和戰機有故障,零件次品。但他們沒停手,繼續買。為什么?因為中國不附加政治條件,不像美國賣MQ-9給印度,還要求別用在巴基斯坦方向。俄羅斯賣S-400給土耳其,卡著軟件更新。中國只談價格和交付,中小國家就吃這套。巴基斯坦深陷中國債務陷阱,但軍事上離不開。孟加拉國也一樣,基礎設施和貿易都靠中國,BRI項目推進中。
沖突細節看,今年5月印巴打起來,巴基斯坦用中國HQ-9和LY-80防空系統,但表現一般,印度導彈穿了過去。印度用俄羅斯S-400和本土阿卡什,混搭有代差問題。美國火控接不上俄羅斯雷達,打仗費勁。中國裝備數字化、網絡化,SH-15能連無人機校射,打完就跑。
印度那些萬國牌火炮,人工報坐標,效率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部署5個旅SH-15,覆蓋印度旁遮普基地。孟加拉國要是把SH-15放達卡周邊,印度東部全在火力網內。這意味著印度得分散兵力,原本單向威懾玩不動了。
更大背景是南亞多極化。印度以前一家獨大,現在巴基斯坦用中國武器建起非對稱優勢,孟加拉國東邊補刀。相互威懾反而穩了局勢,像冷戰美蘇核平衡,你有我也有,不敢輕動。中國軍售給了小國不被欺負的選擇,巴孟裝備體系兼容,將來有事能聯動。印度昔日敢搞外科手術打擊,現在得掂量。德里和孟買可能挨炸,誰敢冒險?
孟加拉國最近動作多,9月巴基斯坦提出賣Haider主戰坦克,這是中巴合作產品,125毫米滑膛炮,能發反坦克導彈。孟加拉國軍團去Taxila重工業參觀,評估升級老坦克。巴基斯坦想賣,孟加拉國考慮,因為它適應地形,性價比高。中國在背后推,幫倆國建軸心。印度不能坐視,外交上得拉攏,但軍備上要跟進。巴西拒買印度武器,轉向別人,印度出口不順。
南亞局勢從印度主導轉向平衡,多極未必壞事兒,至少平民少打仗。中國軍售全球第四,巴基斯坦頂客戶,占63%。孟加拉國第三大亞洲買家,2.6億軍售額。緬甸也買了9.7億。中國小武器賣到委內瑞拉和墨西哥。智囊說,這沖突是中國情報金礦,邊境安裝和衛星監控印度行動。釣魚船隊靠近印度海軍演習,收集情報。
巴基斯坦J-10C首戰,射落拉法葉,標志中國空中力量崛起。中東國家可能買,擴大“戰斗機外交”。印度蘇-30就緒率60%,備件問題多。巴基斯坦預警機幫大忙,引導導彈。SIPRI數據,中國2010-2020賣巴基斯坦8.2億軍售。
孟加拉國不光買中國,還從土耳其和印尼下手,但中國占大頭。2022年,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大供應商。印度得警惕,邊境四敵:巴基斯坦、中國、土耳其、美國?副防務部長說一境兩敵,巴代理,中國啟用。
這軍購鏈條拉長,南亞火藥味重。但小國有了底氣,印度不能隨意動作。巴孟用中國貨,形成體系聯動,印度頭疼。未來咋走?多極平衡或升級競賽,得看大國博弈。中國授人以漁,客戶黏性強。印度推本土制造,但進口依賴高。
巴基斯坦買啥,孟加拉國跟買,針對印度。這不是跟風,是生存策略。中國武器實戰過硬,銷量漲。南亞格局變,多方拉鋸,穩定靠威懾。印度得調整,外交軍備兩手抓。老百姓盼和平,別讓軍火商得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