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想,那么熱的天氣,一個父親能把兒子塞后備箱?
來回一千公里,路上十幾個小時,事后還狡辯,兒子是自愿的。
真是可笑,就想問一句,才9歲的孩子,他有選擇嗎?同樣是小孩,既然你覺得后備箱舒服,為何不把后媽的孩子塞進去呢?
01
事情是這樣的。
小宇父母離異,撫養權給了爸爸。
爸爸再婚,新老婆帶來一個兒子,兩人又很快生了一個女兒。
他們有幾套房,經濟條件不錯,但小宇過得并不好。
爺爺奶奶經常在小宇面前,說親媽的壞話,稱親媽不要他了,是個狠心的女人。
在離異家庭中,這樣的情況應該不少見。
人性有個弱點,得不到的就毀掉,不管婚內對老人多好,只要你敢走,老人就會說你壞話。
盡管如此,小宇也沒被洗腦,他依然相信,媽媽是愛自己的。
或許是他不聽話,爺爺奶奶對他態度不好,后媽經常責罵他,老人也不管,親爸更是不在乎。
有次小宇沒吃早飯吃,親媽知道了,給他點了外賣。
過分的是,他包子剛拿到手,就被奶奶丟垃圾桶了,不許他吃親媽的東西。
你想,一個連爺爺奶奶都不親的孩子,后媽能對他好嗎?
小宇過得很委屈,平時睡飄窗,要做家務,就連生病了,家人也不管。
有次他身體難受,給親媽打電話,親媽直接坐飛機過來,要帶他看病。
她需要拿孩子的戶口本,但后媽就是不給,雙方大吵一架,還當眾把親媽給打了。
這些,小宇的親媽都能忍,她不能忍的是,兒子一直被欺負。
02
23年過暑假,爸爸決定帶家人旅游,加上爺爺奶奶一共7個人。
由于車里位置有限,父親冷冰冰對小宇說了一句:“沒位置了,你去后備箱。”
后備箱里塞著一輛嬰兒車,小宇只能側身蜷縮,膝蓋抵著胸口。
七八月的廣東,地表溫度逼近40℃,后備箱沒有空調,悶熱如蒸籠。
每一次顛簸,他的頭都會撞到金屬框架,嬰兒車甚至砸中了他的肩膀。
而前排,父親和后媽正討論著旅程,爺爺奶奶逗著小孫女,仿佛忘記了小宇的存在。
當小宇回到生母汪女士身邊,支支吾吾講述這段經歷時,汪女士氣得渾身發抖。
她無法想象,自己的兒子竟被塞在后備箱里往返1000公里。
更讓她心寒的是,前夫對此輕描淡寫:“后備箱不熱,有空氣流通,他自己也愿意。”
汪女士只有一個想法,既然你們不在乎孩子,那就把孩子撫養權還給她。
為了這件事,她來回奔波,終于一審得到了孩子的撫養權。
但親爸似乎并不想放棄,還要起訴爭撫養權,為了能給兒子一個安穩的家,汪女士才把這件事曝光。
面對輿論風暴,劉先生承認讓孩子坐后備箱,但堅稱只有一兩個小時,且越野車后備箱和前排相通,不悶熱。
他辯稱,出發前曾征求孩子意見,稱孩子是自愿進后備箱的。
03
問題是,自愿很好的理由嗎?
家人中,能被塞后備箱的人,似乎也只有小宇吧。
劉先生敢讓新老婆的兒子進去嗎?顯然他不敢。
小宇長期被后媽排擠,被爺爺奶奶斥責,他心里害怕,就算不愿意,也不敢反對吧。
只有回到親媽身邊,他才敢哭泣,把自己的委屈釋放出來。
事件曝光后,網友們紛紛留言,斥責親爸太狠,竟然連親兒子的安危都不顧。
后備箱想下面就是電池,電池一直使用會發熱,上面怎么能躺小孩呢,小孩能活著出來,也是命大。
這個親爸算是社會性死亡了,但他并不服氣,也不肯道歉,堅稱自己沒錯。
到底錯沒錯,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都有自己的判斷。
他的固執,只會讓自己更被人輕視。
看了小宇的遭遇,真的很心疼。
有后媽就有后爸,重組家庭中,孩子常常成為犧牲品,他們被迫接受不公平的待遇,卻因血緣綁架而無法反抗。
心理學專家指出,孩子所謂的自愿,往往是恐懼下的妥協,父親故意這樣做,也是成年人對孩子的精神操控,把對前妻的不滿,發泄到了孩子身上。
萬幸的是,小宇的媽媽很愛他,已經把他接回家了。
她會繼續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哪怕顛沛流離,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只能說,親媽對孩子的愛,誰也無法代替,跟著要飯的娘,也比跟著富豪的爹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