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可能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近年來,燒烤行業的競爭已步入白熱化階段。
曾經憑借煙火氣和豐富品類就能站穩腳跟的時代早已過去,如今市場上燒烤店數量激增,菜品、口味、經營模式日趨雷同,同質化困境愈發凸顯......
你有的烤串我也有,你用的調料我也備,消費者在眾多門店中難以找到獨特記憶點,商家們也陷入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利潤空間被不斷擠壓。
在這樣的行業困局下,越來越多的燒烤店開始跳出傳統框架,以創新為破局利刃:
有的聚焦單一大單品,用一根串打透市場; 有的另辟蹊徑玩轉“縫隙選址”,在便利店、停車場、菜市場里開辟新場景; 有的打破 “炭火 + 孜然” 的固有印象,用水烤、泥爐、滾筒等新奇方式重塑燒烤體驗; 更有甚者以 “鮮” 為核心,打造從食材到模式全面升級的鮮貨燒烤……
一場圍繞產品、場景、工藝的創新突圍戰,正在燒烤行業轟轟烈烈地展開。
01■
一根串打天下,
燒烤大單品時代來臨
在餐飲行業,燒烤曾以品類齊全、食材多樣的“大而全”模式占據市場主流,涵蓋鮮嫩多汁的牛羊肉串、清新爽口的蔬菜及鮮美的海鮮等豐富選擇。
然而伴隨市場發展,該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
繁雜的品類導致品牌缺乏記憶點與差異化特征,消費者難以形成獨特品牌認知; 過多的菜品選項加劇顧客選擇困難; 大量商家涌入引發同質化競爭,價格戰頻發,致使餐飲門店利潤率下滑、競爭力減弱。
為突破發展瓶頸,眾多燒烤店轉向聚焦單品策略,以單一核心產品為突破口,通過差異化定位與產品特色強化,將其塑造為品牌標志并帶動整體發展。
其中,牛肋條成為眾多商家布局的重點方向。牛肋條取自牛肋骨間隙,屬牛身上肉質緊實的精華部位。
其燒烤工藝考究:先將原料切至適宜規格,以鹽、黑椒糊、生抽等調料腌制入味,再串制后置于烤爐中,待各面呈褐色、達到三分熟狀態時口感最佳——此時外層酥脆、內里鮮嫩,香氣濃郁。
部分燒烤店將牛肋條與自助模式結合,客單價控制在78-88元區間,兼具性價比優勢。
門店采用明檔現制模式,通過透明櫥窗展示牛肋條的分切、腌制流程,實現新鮮現烤的全程可視化。在產品矩陣拓展方面,以牛肋條為核心延伸至牛肉、雞肉等數十個品類。
用餐形式亦具特色:工作人員將半熟牛肋條整齊碼放于烤鍋,消費者直接端鍋至餐桌,置于卡式烤爐上即可自主烤制。短期內,牛肋條專賣店在長沙、廣州、深圳等熱點城市快速興起。
以林真真牛肋條放題為例,該品牌于2024年上半年創立,已在全國30余個城市開設100家門店,憑借牛肋條單品實現連鎖化擴張,成為現象級品牌。
除牛肋條外,“大油邊”亦在燒烤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東北地區所稱的“大油邊”,特指豬心臟周圍油脂豐富的細長條瘦肉。其形態修長,經鋼釬串制后色澤誘人——瘦肉呈鮮紅色,油脂為潔白色。
口感層次豐富:既有瘦肉的鮮嫩質感,又含肥肉的豐腴風味,外層焦香酥脆,內層鮮嫩多汁,在北方市場擁有堅實消費基礎。
當前,大油邊專賣店及主打該品類的燒烤店已在全國多地布局,包括上海的“盧上游邊王”、廣西桂林的“桂林大油邊烤肉店”,以及鄭州、武漢等地的“波哥大油邊”“油邊王”等連鎖品牌。
為推動大油邊全國化發展,相關門店進行了系統性創新:呈現形式上采用大串規格,單串重量達80-150g,雖客單價高于普通烤串,但兩串即可滿足飽腹需求,形成高性價比認知;
口味方面實施本土化改良,成都推出麻辣、香辣風味;西安將其與肉夾饃結合,開發油邊肉夾饃;另有門店嘗試油邊燉酸菜等組合。通過單品聚焦與場景創新,大油邊成功打破燒烤行業同質化困局。
以單品為核心實現突破的品牌案例眾多。陜西叁寶烤肉專注烤肉筋單品,嚴選秦川黃牛筋并堅持現切,通過冷鮮柜展示食材,穩居西北烤肉市場前列,年銷售烤肉筋達800萬串,同時提升客單價水平。
劉喜那燒烤肉局以魚仔生牛為核心單品,明確“燒烤酒局”品牌定位,強調產品差異化,提出“燒烤界吹牛扛把子”品牌口號。
其首創的魚仔生牛烤串,以三分熟鮮嫩生牛為基礎,表面鋪滿魚仔粒,淋灑秘制醬汁并搭配薄荷、紫蘇,日均銷量超2000串,年銷售量突破百萬串,主導柳州宵夜市場。
這種單品戰略成效顯著的核心在于:
集中資源打造1-2款核心產品,快速構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差異化優勢,建立品牌獨特認知,規避價格戰與同質化競爭; 簡化產品矩陣可降低采購、倉儲、制作等環節的管理成本,提升出餐效率與客單價,以合理價格提供高品質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持續強化核心單品能快速占領用戶心智,促進復購與口碑傳播,形成店鋪流量入口。
02■
便利店式、停車系、菜市場燒烤興起,
燒烤店“縫隙選址”被盯上
在選址策略上,傳統燒烤店長期依賴商城與步行街等核心商圈。
然而伴隨行業競爭白熱化,此類選址模式面臨租金高企、同質化嚴重等結構性困境。
1、在此背景下,"縫隙選址"模式應運而生,通過開拓巨頭忽視的邊緣市場開辟差異化增長路徑。
所謂縫隙選址,是指燒烤品牌主動規避主流商圈激烈競爭,轉而深耕大型連鎖品牌覆蓋薄弱、運營成本低廉且存在特定需求的非標空間。
其核心邏輯在于精準捕捉市場空白,通過場景適配與客群聚焦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此類品牌刻意避開核心商圈與步行街,轉而扎根停車場、社區角落、農貿市場等特殊場景,形成"人無我有"的競爭壁壘。
縫隙選址模式印證了菲利普·科特勒的創新理論精髓——在紅海市場中挖掘未被滿足的微小需求,開辟低成本藍海市場。其成功要素在于:精準錨定縫隙需求(如停車難、社區宵夜缺口);通過輕量化裝修壓縮固定成本;構建場景或產品壁壘形成復購。這種"以小搏大"的商業模式正在重塑餐飲行業競爭格局。
2、停車系燒烤成為年度現象級案例。
該模式深度綁定停車場景,以解決城市停車難題為切入點,通過低成本改造與輕量化創新切入餐飲紅海。
其核心價值在于直擊消費者停車痛點,實現差異化破局。"圍滿停車場燒烤"作為典型代表,自2021年創立于四川資陽后,依托密集開店策略快速擴張,現已布局重慶、陜西、浙江三地,門店規模突破300家。
停車系燒烤構建了完整的場景生態體系:
選址層面,門店直接嵌入停車場內部或毗鄰區域; 服務層面,與停車場深度合作推出3小時免費停車、超90分鐘免停車費政策; 場景營造方面,采用露營風格裝修搭配書法招牌,借助巨型門頭、明火現烤廚房及外擺區打造市井煙火氣; 菜品創新上,通過茶咖嫁接、非遺把子肉引入等實現口味融合。
這種模式精準鎖定自駕游家庭與夜宵客群,租金成本僅為商圈1/3至1/2,顯著降低固定支出。
但停車系燒烤存在明顯發展瓶頸:場景依賴性導致脫離停車場即喪失差異化優勢;資源稀缺性與低競爭門檻使紅利窗口期縮短。
不過其通過解決停車痛點鎖定高頻客群,仍具備可持續市場需求。
3、社區碎片化需求催生了便利店燒烤與農貿市場燒烤兩大分支。
便利店燒烤創新采用超市化自選模式:
經營層面提供20種按斤計價的真空鎖鮮肉類,支持推車選購后現場烤制; 裝修風格融合ins韓系與市井元素打造網紅打卡場景; 產品矩陣覆蓋漢堡、石鍋拌飯等跨界品類;選址聚焦街邊社區小店模式; 套餐設計突出高性價比組合。
成都新宏大、北京"啊咻燒肉"等品牌通過允許自帶菜品等特色服務快速崛起。
農貿市場燒烤則依托市井文化打造場景壁壘:
鄭州京廣農貿市場"1元羊肉串店"以極致低價引流; 西安老菜場山石烤肉借力城墻景觀推出DIY可頌夾肉等創意菜品; 重慶低音黃瓜菜場烤肉通過全開放式廚房展示360度烹飪過程,結合咖啡跨界吸引年輕客群; 常州魁爸懷舊事務所復刻80年代生活場景,融合老式游戲機與百貨元素強化體驗差異化。
4、更具突破性的是駕校燒烤新形態。
岳文生燒烤店入駐龍海路駕校,以"五項規定"構建獨特品牌調性:惡劣天氣不出攤、每晚十點準時閉店、僅接受預定顧客、僅售五款核心產品、謝絕酒水外賣。
這種極致聚焦策略使顧客專注于燒烤本味,木炭烤制改為電烤后仍保持精準火候控制。
03■
燒烤不再困于“炭火 + 孜然” 的老套路,
湯鍋、滾筒、泥爐都成了破局武器,
在燒烤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水烤、泥爐、金絲籠等小眾燒烤方式正通過技術創新與場景差異化實現突圍。這些模式不僅重構了產品體驗,更以低成本、高記憶點成為燒烤品牌破局的關鍵。
1、水燒烤是一種源于川渝飲食的新型燒烤方式,近年來在社交平臺引發廣泛關注。
其核心流程為“先涮后烤”:先將食材置于高湯鍋內涮煮,片狀食材涮煮時長約5至8秒,顆粒狀食材約20秒;隨后將食材移至炭火烤制,最后佐以醬油等復合調味料提味。
經此工藝處理的肉類口感獨特:其一,肉質不干柴,能保留食材本味與韌度;其二,高湯涮煮可去除腥味并吸收湯汁,使食材鮮嫩多汁。
成本優勢是水燒烤的另一核心特點。其采用骨湯或清湯替代傳統豆湯,原料成本更低,因而具備顯著價格優勢。例如素菜1元/串,調龍0.9元/串,雪花大花肉1.9元/串,人均消費百元以內即可滿足需求。
2、泥爐燒烤憑借“物理外掛”特性同步走紅。
其核心在于耐火泥手工制成的傳統炭火烤爐(常見圓形、方形結構),內部鋪設高溫材料,具備強保溫與控溫能力。
部分泥爐采用特殊設計:如西塔老太太泥爐烤肉依托該特色實現全國百余家門店擴張;河北滄州樓中泥爐烤肉選用江西贛州紅土燒制的泥爐,搭配菊花果木炭,提供肥牛、大蝦等豐富菜品;新疆部分燒烤店則采用馕坑泥爐燜烤,通過間接烤制方式將羊肉串、黑椒等食材置于特制泥爐中,利用輻射熱力均勻受熱,快速鎖住水分,提升肉質鮮嫩度。
3、金絲籠燒烤亦為市場新興模式。
河北保定福樂園燒烤店采用定制不銹鋼滾筒(直徑半米),外覆細密金絲網籠體,底部配置小電機驅動滾筒每分鐘旋轉15轉,實現食材360°均勻受熱。其優勢在于降低燒焦風險,并通過DIY模式增強消費互動性。
4、此外,美式慢烤與竹筒烤亦屬流行趨勢。
美式慢烤采用果木炭低溫慢腌(牛羊肉、羊排等需腌制后小火慢烤十小時以上),成品外皮松韌、肉質多汁;竹筒烤將食材置于竹筒內烤制,過程中竹香滲透食材,賦予清新風味。
此類小眾燒烤方式成為餐飲門店突圍核心競爭力的原因在于:
其一,差異化顯著。相較于傳統孜然胡椒面調味,水烤突出鮮味、泥烤強化炭火焦香、金絲籠烤實現均勻脆嫩,易形成獨特標簽; 其二,契合健康需求。水烤減油、碳烤少鹽、金絲籠烤控溫等特點,符合消費者對“輕負擔燒烤”的訴求; 其三,成本可控。泥爐設備結構簡單,降低標準化烤具投入;金絲籠減少人工翻烤時間;水烤降低調料成本并通過高湯關聯產品提升坪效。
但隱憂同樣存在:技術門檻方面,水烤需精準控制涮煮時長,泥烤依賴炭火管理經驗;供應壓力層面,水烤需每日熬制高湯增加后廚負荷,金絲籠定制設備維護成本較高。
04■
現切現串、產地直供
鮮貨燒烤廝殺升級,“鮮”成為致勝法寶
近年來,消費者對“鮮”的需求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尼爾森權威數據顯示,2025年生鮮市場總量將突破9.9萬億關鍵節點。
在此背景下,眾多餐飲品牌紛紛以“鮮”為核心展開戰略布局:
太二酸菜魚全面轉型為鮮活酸菜魚,品牌定位升級為“夠新鮮才好吃”; 海底撈推出魯葦線切主題店等多類型工坊店,聚焦海鮮現殺、牛肉現切、當日屠宰; 巴奴發布8.0版本,以鮮活食材為核心,提出“蔬菜月月新”品質承諾; 此后,瑞幸等快餐品牌亦加入“鮮”賽道,推出以鮮食材為核心賣點的產品矩陣。
隨著“鮮”風潮在餐飲行業持續深化,燒烤領域亦掀起“搶鮮”大戰,由此衍生出全新賽道——鮮貨燒烤。該品類以新鮮食材為核心賣點,強調食材新鮮度、口感鮮美及原味呈現,具有鮮明特征:
1、食材選擇方面,嚴選新鮮現宰肉類、當日捕撈海鮮及現摘蔬菜,全面禁用冷凍或隔夜食材。
部分品牌更選用特色產地食材,如串小白優選云南高峰牛、湛江海鮮,陳雙財指定貴州關嶺黃牛,并公示食材溯源信息。
2、口味呈現方面,專注食材本味,調味多采用生姜、昆布等18種天然香草及草料萃取鮮味,最大限度減少人工添加劑,打造鮮嫩、香辣等獨特風味層次。
3、經營模式方面,普遍設置明檔廚房。
直觀展示切肉、穿串、烤制全流程;同步采用自選模式,顧客可自主挑選食材,清晰了解分量與陳列信息。
4、產品策略方面,創新“燒烤+”模式,融合地方特色菜豐富SKU,強化地域標簽。
例如串小白在菜單中加入衡陽小炒系列,涵蓋衡陽炒土雞、衡陽炒肚絲等;陳雙財引入蒸菜與火鍋品類,推出蒸排骨、蒸魚頭、鮮湯火鍋等組合。
當前,鮮貨燒烤已在全國范圍掀起熱潮,各地“XX鮮貨燒烤”門店快速涌現。
新銳品牌持續入場,傳統燒烤老店紛紛轉型推出鮮貨燒烤產品線,頭部品牌更通過子品牌戰略搶占市場:首創鮮貨燒烤的膳之道歷經四代傳承,推動行業從“凍品競爭”邁向“鮮品對決”;2020年誕生于衡陽的串小白已拓展近30家門店;陳雙財創立不足半年即實現長沙、岳陽、廣州等多城布局。
然而,鮮貨燒烤的核心挑戰仍聚焦于“鮮”:需構建強大供應鏈體系支撐,任一門店出現食材不新鮮問題,品牌核心競爭力將瞬間瓦解;同時,堅持高品質食材采購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對盈利模型提出嚴峻考驗。
小結:
燒烤行業的這場創新突圍戰,正生動詮釋著“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商業智慧。
從聚焦單品的精準發力,到縫隙選址的巧妙布局,再到小眾燒烤方式的大膽嘗試,以及鮮貨燒烤對品質的執著堅守,每一種創新路徑都為這個古老的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消費需求不斷迭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創新已成為燒烤品牌立足市場、贏得未來的不二法門。
當然,燒烤行業創新之路機遇與挑戰并存。聚焦單品時,需警惕對單一產品過度依賴,提前布局多元產品線,以防市場波動沖擊。
小眾燒烤方式在技術傳承與設備維護上不容有失,保證穩定的用餐體驗。鮮貨燒烤則要全力筑牢供應鏈根基,平衡好成本與品質,讓“鮮” 名副其實。
而無論哪種創新,都不能偏離消費者需求與食品安全的主線。
作者 | 小貝
出品 | 餐飲O2O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加微canyinjun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