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這招60天最后通牒,到底是嚇唬人還是動真格?最近俄國人的動作可一點不含糊——德媒曝光的"夏季大決戰計劃"顯示,俄軍正以"主動防御"為名,在蘇梅、波克羅夫斯克、第聶伯羅三線同時發力,擺明了要撕開烏軍防線。
最狠的是蘇梅方向,北方集群用二十天靜默麻痹烏軍后突然發動突襲,現在離切斷皮薩列夫卡公路只剩2公里。要是這條生命線斷了,蘇梅怕是要步巴赫穆特的后塵,變成一片廢墟。
烏軍也不是吃素的,澤連斯基宣稱在蘇梅牽制了5萬俄軍主力,反攻部隊正猛攻金德拉蒂夫卡交通樞紐,想把俄軍后勤線掐斷。但這招拆東墻補西墻的打法能撐多久?
要知道他們抽調的可是白俄羅斯方向的邊防部隊,那原本是防著俄軍從北邊抄后路的"保險栓"。現在把這些部隊調走,萬一俄軍真從白俄南下,烏克蘭的防線可就漏風了。
更要命的是,朝鮮那邊送來的1200萬發炮彈已經抵俄,相當于俄軍去年全年消耗量的40%。這些炮彈通過海陸空三棲運輸,日夜不停地送往前線。
而且朝鮮還可能派3萬士兵來幫忙守邊防,這樣俄軍就能把更多主力抽調到前線。再加上俄國內部動員迅猛,炮彈庫存達基準線1.2倍,導彈和無人機儲備分別超需求1.5倍和2倍,13個整編師約30萬人已經完成集結。這架勢,擺明了要打一場持久戰。
就在這節骨眼上,俄外長拉夫羅夫結束訪朝后直奔中國,表面上是參加上合組織外長會議,實則是來"交底"的。中俄之間的對話可不簡單,涉及能源合作、地區安全,甚至是俄烏沖突的下一步走向。
雖然中方早就說不會在軍事上介入,但俄羅斯需要的是中方的戰略默契。尤其是特朗普已經放話要加碼制裁俄羅斯,俄方必須確保中國的立場不偏移。
說到特朗普,這家伙最近的動作可真是玩火。他宣稱要向烏提供"能打擊莫斯科的遠程導彈",還考慮通過北約中轉交付來規避責任。
這一下就打破了兩項禁忌:一是武器射程的質變,以前烏軍頂多靠無人機騷擾莫斯科,現在要是有了美制遠程導彈,轟炸莫斯科市中心都不是問題;二是特朗普想復制"伊朗模式",但俄羅斯可不是伊朗,人家手里的核武器可不比美國差。克宮都警告多少次了,要是國家生存受到威脅,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美國真把導彈送到烏克蘭手里,那就是在俄羅斯的紅線上跳舞,后果不堪設想。
回頭看拉夫羅夫訪華,怕是早就料到美國會來這一手。中方一直主張和平解決爭端,但西方不斷"遞刀",勸和促談的空間越來越小。要是美國執意推動遠程武器援烏,俄烏沖突的戰火肯定會越燒越旺。
現在有三個關鍵點得盯著:一是美國到底會不會真的把遠程導彈給烏克蘭,二是俄羅斯的報復會不會超出常規戰爭的范圍,三是中國等第三方能不能斡旋出一個停火窗口。
這場仗打到現在,早就不是單純的領土爭端了,而是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俄羅斯要的是生存空間,美國要的是削弱對手,而中國的態度,在這場博弈中至關重要。
要是美國繼續拱火,把俄羅斯逼急了,后果誰也不敢想。畢竟,核武器的陰影始終籠罩在這場沖突之上。現在就看各方能不能保持克制,別把這場代理人戰爭變成全球性的災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