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娛 | yiqiduyu
文 | 林不二子
頂著一口塑料東北話,姜文帶著他特有的瘋癲藝術,再次攪動了中國電影的一池春水。
7月18日,姜文新片《你行!你上!》正式登陸院線暑期檔,144分鐘的片長里,鋼琴聲、東北話和魔幻現實交織成一場視聽風暴。從1982到1999,從東北亞到拉維尼亞,從沈陽的火車到美國的飛機,八十八個琴鍵在銀幕上跳躍,鏡頭在費城與沈陽間切換,姜文飾演的郎國任問出“天花板上頭是啥呀”,讓人感受到這不再是一個傳記片。
時隔七年,姜文帶著新作重回市場,要面對的觀眾雖不說完全改變,但境況已然不同。姜文電影的精彩往往不在故事,但如今人們對內容的要求是講好故事,這種矛盾也意味著姜式電影在當下市場可能要面對的審美差異碰撞。
不過,如今電影宣發周期普遍后移的趨勢,或許正適合這部《你行!你上!》,在我們參與的抖音電影百評團觀影活動中,看了影評人與主創們的對話,也感受到有味道、有后勁、能分析的內容,在這個時代也許更能勾起人們進影院親自嘗嘗咸淡的沖動。
1
就算是傳記片,也還是姜文那個味兒
七年了,自《邪不壓正》后,姜文仿佛消失在中國影壇的聚光燈下。當觀眾幾乎要把“姜文出品”歸檔為歷史名詞時,他帶著一部不像姜文的電影殺了回來——一部關于鋼琴神童郎朗的傳記片。
《你行!你上》的故事概括起來很簡單,天才琴童郎朗和他的父親從老家沈陽到北京再到美國費城一路向前沖最終一戰成名,不過也許官方簡介中“傳奇歷險”的定位更能凸顯這部電影的看點,畢竟故事只是順著郎朗的傳記生平捋一遍,關鍵還是看姜文要如何講出這個過程。
在《你行!你上!》中,郎國任和郎朗這對父子就像是被不可名狀的手擰上了發條,一路向前沖、向上捅,一位鋼琴老師不行立馬換下一位,國內比賽比完就去國外拿獎,少年郎朗說著自己“只要第一名”,郎國任也在面對老師排擠時說“我才是總設計師,老師都是臨時工”。
而在這種仿佛成功學式的沖勁中,也有夢幻的、浪漫的片段慢下來,當拿到比賽兩個獎項時兩個郎朗飛上天空領獎,當準備去往美國前被樓群包圍吊在空中的郎朗彈奏著《保衛黃河》,在影院聲場下聽著電影里齊唱“風在吼、馬在叫”,觀眾也很難不被帶進其中感受那份激情。
雖然傳記片不太像是姜文會操刀的類型,但《你行!你上!》確實還是姜文的那個味兒。前60分鐘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般的詩意,后84分鐘突變《讓子彈飛》式的荒誕:斗琴失敗要跳水,日本賽場全員跪坐,美國學院成“上帝的小便池”。高速切換鏡頭的亢奮對白,黑底白字的過場隱喻,憋了七年之久的姜文確實給粉絲端上來了一盤他包的餃子。
不過就像開篇提到的,哪怕他是姜文,哪怕這部電影很姜文,《你行!你上!》還是要面對市場的考驗,尤其如今內容消費者們早就習慣于被“捧著”、被服務,太過作者式表達的電影很可能需要它的伯樂來幫助。
2
全民解讀的時代,也是好電影上升的時代
姜文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挺“挑人”的,除了《讓子彈飛》叫好又叫座外,他的“民國三部曲”另外兩部都是毀譽參半,不過在抖音電影百評團觀影活動上,我們也看到了《你行!你上!》對大眾市場的潛在吸引力。
盡管《你行!你上!》有著夸張式、瘋癲式的外在表達,但其內核講述的是父子關系。面對影評人問為什么選擇這個題材時,姜文表示“其實它(影片)已經遠遠超出郎朗個人生平的故事,它是所有孩子、所有父親、所有父母之間很有趣的關系”。
姜文在現場也認可《你行!你上!》的故事與自己身份轉變到父親有關,“我以前的電影更多是站在兒子的角度,現在我站在一個長輩的角度。這部電影兒子和爹的關系更濃烈,不過這倆人也離不開他媽,因為沒媽他們就沒錢,所以這其實也是仨人的事,仨人的事也是社會的事”。
電影幕后的故事一直是讓人好奇的,而讓這些故事、創作動機、導演想法能夠被更多人看到,也是抖音舉辦觀影活動的初衷之一。今年抖音邀請平臺上影視領域優質創作者組成了抖音電影百評團,并在《你行!你上!》點映時期舉辦了首場觀影活動,也是希望借由影評人、電影愛好者為更多普通觀眾奉上電影幕后的故事以及更真實客觀的評價。
在活動現場,我們也感受到抖音電影百評團的專業以及對于電影的熱愛。百評團成員1900影劇室問到,為什么電影開頭家庭的重點是“我兒子是鋼琴家”,到了尾聲變成了“我兒子像媽媽,智商隨媽媽”,這樣的設計有什么深意,這個問題也恰好指向了姜文想要表達的“最終他爸覺悟了,他只是負責執行”,在電影中體現這種“父親的覺悟”可能也與姜文自己在生活中、家庭中的感悟有關。
而我們之所以認為《你行!你上!》不“挑人”更適合大眾市場,也是在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默默有聞提問“天花板上的‘那旮沓’是什么”后,看到了這部電影溫暖、積極的內核。
在姜文眼中,《你行!你上!》實際上是借用郎朗的故事,把它變成一個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電影,“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那旮沓’不但郎朗能夠到,你也能夠到,那你為什么不想夠呢,因為被雜念耽誤了……我覺得這個故事里邊有意思的就是兩點,排除雜念,第二就是抓住你能改變的,不能改變的事你瞎耽誤功夫,最后弄得自己還焦慮,沒有意義。”
通過這場觀影活動,第一批看電影的人了解了幕后的故事、主創的想法,他們也通過自己的表述向外輸出自己的理解。比如抖音影視創作者木木侃電影在看過后連發兩個視頻,有結合幕后以及內容對電影的解讀,也有對自己誤讀的解釋。目前在抖音搜索“你行你上”可以持續看到抖音電影百評團的推薦度和影評觀點,這些真實的反饋正在構成《你行!你上!》現階段最有效的宣發。
這也是我們認為《你行!你上!》適合這個時代的原因,當人們再難以被一段預告或影片陣容、題材吸引進影院,映后口碑的重要性就被前所未有的放大了,抖音組建影評人團隊,并且推出電影用戶評分功能,就是讓普通觀眾提前了解電影是否對自己胃口,對影片有一個適當的預期,并且在觀看后能夠有一個觸發思考進行表達的陣地,從而再次推動更多人走進影院。
當然,無論他人怎樣評價,電影這樣的藝術表達形式還是更應該親自感受,也許你能發現別人未曾挖掘出的導演表達,也許你只是享受在黑暗環境下沉浸于一個故事中的預約,就像《你行!你上!》片名以及姜文所說的,有時候別想太多,直接“上”才是最好的方式。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