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蛇類出沒頻繁,加上人們田間勞作、撿菌子、旅行等,戶外活動增多,被蛇咬傷的風險隨之增大。最近一個月,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O醫院,已收治了上百位被蛇咬傷的患者。
昆明77歲的鄒大媽告訴記者,7月9日,她吃過午飯去自家苞谷地拔草,沒想到有一條小蛇趴在苞谷根上,“我剛剛抓著草,它就躥出來咬了我一口。”
還好,鄒大媽看清楚了蛇的樣子。“它的背是黑色的,肚子是黃色的……”
情急之下她竟想用嘴把蛇毒吸出來。(小編注:被蛇咬傷后,用嘴吸出毒液是錯誤且危險的做法。)“我當時想麻蛇嘴毒,我比它更毒,我就咬開傷口,擠出黃水,又吸出毒素吐掉。”
眼看毒素還在繼續蔓延,鄒大媽被家人緊急送往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〇醫院,經過6天的治療,她的傷口愈合,體內的蛇毒也完全排出,可以康復出院了。
7月14日中午,家住昆明尋甸的孫師傅也是在田間勞作時遭到了毒蛇的攻擊。
孫師傅:“中午11點多,我拿釘耙去挖洋芋,一條蛇突然咬了我的手一下。”
孫師傅左手無名指被咬傷,幸好他拍下了蛇的照片,通過照片可以辨認這是一條黃綠色的蝮蛇。
經過針對性治療,孫師傅的傷情好多了。
孫師傅:“我先去了尋甸的醫院后來又轉到了昆明,現在沒有之前疼,就是腫。”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〇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嘉琦介紹,往年6月到10月期間,蛇咬傷的病人可以收到上千例,有一年最多時近3000例。今年從6月份到現在有100例左右,估計到10月份高峰期結束,可能會收治到300例左右。
收治的傷者數量下降明顯,主要是由于云南省州市縣的蛇咬傷救治能力得到了提升。
張嘉琦:“我們在各州市縣建立了專家工作站,建立了幫帶機制,互相教學、互相交流以后,各州市也開始收治蛇咬傷患者。”
被毒蛇咬傷,如何正確急救?
被毒蛇咬傷后,如果沒有做好院前處理并及時就醫,可能會產生嚴重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那么,正確科學的處理方式是什么呢?
用嘴吸蛇毒,萬萬不可取
醫生提醒:蛇毒中的毒素可通過口腔黏膜或牙齦的微小傷口進入血液循環,尤其是神經毒素或血液毒素,可能引發中毒反應(如腫脹、呼吸困難等),即便口腔無傷口,唾液中的酶也可能加速毒素分解,增加風險。所以,像鄒大媽這樣用嘴吸蛇毒后吐掉的行為是萬萬不可取的。
張嘉琦:“擠壓是靠物理外界進行擠壓,比如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和局部擠壓,并不是切開傷口或者用嘴去吸。”
綁扎的太緊,致殘率很高
很多傷者都知道被蛇咬傷后,要在傷口的近心端進行綁扎,但是綁扎的力度和時長沒有掌握好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
張嘉琦:“有患者會將肢體扎得很緊,用數據線,甚至還有用頭發纏的。如果纏得太死、腫脹太快,會造成肢端的壞死,致殘率就會特別高。”
醫生提醒:在傷口近心端綁扎不要太緊,每隔15到20分鐘稍微放松1次,每次一到兩分鐘。
被蛇咬傷后,不要追趕打它
張嘉琦:“運動會加快心率,加快血液循環,也會讓毒素加快吸收。”
醫生提醒:盡量記下蛇的樣子或用手機拍下蛇的照片,就醫時方便醫生針對使用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蛇毒唯一有效解藥
被蛇咬傷后,大多數人很難判斷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在做好院前科學處理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及時就醫,越快越好。因為抗蛇毒血清是蛇毒唯一有效的解藥,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目前,臨床上共有抗眼鏡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抗銀環蛇毒血清和抗五步蛇毒血清4種抗蛇毒血清,醫生主要依據患者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來判斷使用。
除了注射抗蛇毒血清,毒蛇咬傷往往還需要配合器官保護、毒物代謝、抗感染等綜合治療。
目前在昆明市范圍內,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〇醫院和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均具備蛇傷救治能力,常年備齊4種抗蛇毒血清。
此外,市民可以通過“賽倫100蛇傷防治”小程序,查看附近哪家醫療機構儲備有抗蛇毒血清。
來 源: 開屏新聞、YNTV2都市條形碼
編輯:李曉梅
編審:沙蘭梅
終審:周健軍
覺得不錯,點個和
轉發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