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啟動的首屆中國(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案例征集活動總計征集案例440余個,涉及領域覆蓋世行對標改革、為企整體服務、優化涉企監管、夯實基層營商等多個方面,其中來自青浦區徐涇鎮的《“有難事、徐涇辦(伴)”陪伴式服務護航企業成長》脫穎而出,入選“上海樣本”。
在青浦區徐涇鎮,“有難事、徐涇辦(伴)”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融入政企互動細節里的實在承諾。從稅務窗口的一次政策解讀,到物流鏈條的一場緊急協調,這個“萬里國道第一鎮”與“會展首位鎮”正以一個個精準服務的小切口,讓企業感受到“陪伴成長”的溫暖。
辦稅窗口的“及時雨”
2024年,新落戶徐涇的華蜜達企業曾因稅務流程繁瑣犯了難。鎮里稅務服務團隊第一時間送上權威政策解讀,線上線下同步跟進,不僅理清了復雜的稅籌問題,更協助完成了落戶所需的全部稅務手續。“從困惑到安心,就像有人一路陪著我們闖關。”企業負責人的感慨,正是徐涇稅務服務“降本增效”的生動注腳。
醫院里的“省錢密碼”
醫療器械采購成本高?徐涇鎮的集采服務給出了答案。上海醫大醫院的采購部門算了一筆賬:自去年5月在鎮里指導下建起集中采購平臺,一年間采購成本降了8%。這“省下的8%”,源于徐涇對轄區企業資源的精準整合。如今,禾濱康復醫院也跟著建起了集采平臺,“徐涇經驗”正在醫療行業悄然復制。
物流鏈上的“加急件”
中昊針織的出口倉庫里,曾因海運艙位緊張堆滿待發貨物,30億元年出口額背后是訂單違約的隱憂。鎮里得知后,立刻牽線德邦快遞,這家熟悉徐涇產業特點的物流企業很快拿出空運應急方案,首單就運出300萬元貨物。如今,雙方更簽下戰略合作協議,運輸成本再降15%-20%,云南到上海港的時效快了三成,“徐涇速度”讓企業出海更有底氣。
通關窗口的“春節不打烊”
今年1月,上海愛的發制藥有限公司的法國原料卡在了通關環節,生產線眼看要停擺。徐涇鎮通過“多跨協同”方式聯動青浦海關成立專班,春節假期里“兩不停”:一邊協調申報流程,一邊指導企業完善手續,確保了原料順利放行。生產線的轟鳴聲里,藏著“徐涇服務”的全天候承諾。
而今,從850平方米的首個鎮級線下企業服務中心里,7個窗口每天辦理著企業開辦、人才落戶等“關鍵小事”,到線上數智平臺用3D建模幫企業找廠房,再到司法所聯合律所幫企業預判糾紛……徐涇鎮正用一個個具體而微的服務場景,把“陪伴式”理念寫進營商環境的細節里。正如鎮里干部常說的:“企業的難事,就是徐涇的家事。”
記者:張強、王陽(首席)
攝影:張強、王陽(首席)
編輯:李璨(名優)
責任編輯:沈偉群(首席)
終審:賈彥秋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