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燈火通明,記者反復核對著手中文件:2003年那本為愛潑斯坦特制的皮質(zhì)生日紀念冊里,赫然躺著特朗普的簽名賀信。
信件不僅包含赤裸的性別暗示,更附有手繪裸女輪廓,簽名位置竟在女性腰部下方。消息曝光三小時后,特朗普在社交平臺暴怒:“這是拜登偽造的!我要起訴所有人!”
翻開那本爭議生日冊,特朗普的“杰作”堪稱視覺炸彈:裸體女性輪廓用粗馬克筆勾勒,雙乳以簡單弧線標注,最扎眼的是簽名位置:
彎曲的“唐納德”字樣刻意置于女性下腹,形似女性私密部位。文字內(nèi)容更充滿性暗示:“唐納德:我們有些共同點。杰弗里:是的,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這份賀禮由愛潑斯坦同伙麥克斯韋爾編纂,收錄于2003年愛潑斯坦50歲生日時。當年這位富豪正處權(quán)勢巔峰,在曼哈頓聯(lián)排別墅和加勒比私人島嶼上招待名流。
而他的私人島嶼后來被曝光是性侵未成年少女的魔窟,最小受害者僅12歲。諷刺的是,特朗普2002年接受《紐約》雜志采訪時,還對愛潑斯坦進行盛贊:
“他和我一樣喜歡漂亮女人,而且很多都很年輕”。額面對鐵證,特朗普的危機公關(guān)堪稱教科書級甩鍋。
他先對《華爾街日報》放狠話:“這不是我的語言!我沒畫過女人!”。在放完狠話后,緊接著便是升級指控,宣稱已親自警告媒體大亨默多克“信件系偽造”。
而曝光這份文件的報社、新聞集團及默多克本人,同樣遭到了特朗普的威脅。最后一步則是拋出“拜登偽造論”,將事件定性為“民主黨制造的騙局”。
這套組合拳暴露深層焦慮。就在賀信曝光前一周,司法部剛宣布愛潑斯坦案“不存在客戶名單”,終止檔案公開計劃。
這個結(jié)論激怒了特朗普的極右翼支持者:他們原本期待檔案能曝光民主黨權(quán)貴的丑聞。如今賀信突然現(xiàn)身,讓本想捂蓋子的特朗普反成輿論靶心。
特朗普的暴怒絕非偶然。7月7日司法部備忘錄猶如點燃炸藥桶的火星,文件明確結(jié)論“愛潑斯坦系自殺”“無犯罪客戶名單”,徹底否定了流行數(shù)年的陰謀論。
這對長期炒作“深層政府滅口說”的特朗普陣營堪稱打臉,更讓司法部長邦迪陷入困境:半年前她曾暗示客戶名單“就在我桌上”。
最為棘手的是黨內(nèi)分裂。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副局長邦吉諾因主張公開檔案,與邦迪在白宮激烈爭吵甚至威脅辭職;眾議長約翰遜罕見唱反調(diào),呼吁“讓民眾看到所有文件”。
馬斯克更在社交媒體質(zhì)問:“特朗普不公布檔案,民眾如何信任他?”此時賀信曝光,等于給內(nèi)訌中的MAGA陣營遞了新彈藥。
賀信風波撕開美國精英階層的遮羞布。除特朗普外,紀念冊中還有零售巨頭萊斯·韋克斯納的“杰作”:
文字寫著“想給你想要的……所以這里是……”,配圖疑似女性私密不畏;哈佛教授德肖維茨則調(diào)侃愛潑斯坦登上《名利場》封面,標題戲謔“開膛手杰克是愛潑斯坦嗎?”
這種輕佻背后是系統(tǒng)性犯罪。法庭文件顯示,愛潑斯坦在私人島嶼安裝隱蔽攝像頭,偷拍安德魯王子、克林頓等名流的非法行為錄像。
受害者蘭瑟姆證詞披露:“當女孩們與權(quán)貴發(fā)生不正當關(guān)系時,愛潑斯坦幾乎秘密拍攝了每個場景”。
然而面對鐵證,涉案精英們默契選擇“集體失憶”。德肖維茨面對質(zhì)詢僅回應(yīng):“太久遠了,我不記得”。
特朗普的“甩鍋表演”正遭遇反噬。當他在“真相社交”痛罵質(zhì)疑者都是“輕信的軟骨頭”,評論區(qū)罕見出現(xiàn)翻車:
該貼點贊數(shù)竟低于批評留言。極右翼網(wǎng)紅波索比奇直接開火:“為什么要保護戀童癖?”連兒媳拉拉·特朗普都在福克斯新聞呼吁“需要更多透明度”。
這場信任危機源于自相矛盾。2019年愛潑斯坦死亡時,特朗普積極傳播“克林頓滅口論”;2024年競選時又承諾公布檔案;如今卻改口稱案件“骯臟但無聊”。
這種反復讓MAGA核心選民困惑:當年指控“精英包庇犯罪”的斗士,為何自己成了掩蓋真相的人?
美國現(xiàn)任司法部長邦迪的辦公室此刻氣氛凝重。她左手壓著特朗普要求公開證詞的指令,右手攥著《華爾街日報》關(guān)于賀信的追問文件。
兩個月前她還在白宮向保守派網(wǎng)紅分發(fā)“愛潑斯坦檔案第一階段”文件夾,如今那些合影成了諷刺畫面。文件內(nèi)容被批“毫無新料”,而真正的猛料正從媒體端持續(xù)拋出。
邦迪的困境折射體制性困局。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耗時數(shù)年審查愛潑斯坦案,結(jié)論早已明確:沒有謀殺證據(jù)、沒有權(quán)貴名單。
但當政治需要與事實沖突時,司法獨立成了風箱里的老鼠:既不能得罪總統(tǒng),又無法滿足狂熱民眾的陰謀想象。
政治舞臺的聚光燈永遠追逐新劇本,但某些白紙黑字記錄下的秘密,早已滲入歷史紙頁無法撕去和抹除。
當權(quán)貴們在法庭文件里集體患上“失憶癥”,受害者證詞遭遇“無聊”評價,美國社會不得不面對更尖銳的詰問:
究竟是誰在定義真相的價值?那些曾被愛潑斯坦囚禁在島嶼的少女,她們的記憶比任何政治表演都更值得被世界聽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