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準能礦山生態旅游區,開展以“綠意融沙海,生態筑繁榮”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深入了解準能集團在生態保護與工業發展融合方面的成功經驗。
實踐隊首站來到露天印象展覽館。館內,主采設備模型、3D裸眼折幕影院、全息投影及VR互動體驗等現代化手段,生動展現了準能集團的發展歷史、生產經營、復墾綠化及開采工藝等情況。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見證了準能從籌備至今的輝煌歷程,深刻體會到企業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踐行“還百姓一片綠水青山”的堅定信念。準能企業文化核心內涵“你能,我能,大家能,準能”,也讓隊員們深受鼓舞。
隨后,實踐隊前往準能雙百基地。該基地以“綠色準能?紅色使命”為主題,突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重要的黨員黨性教育和職工愛國主義教育主陣地。隊員們參觀了黨史館、廉政館、海外中共珍稀文獻館等。隊員們通過珍貴的文獻照片、震撼的視頻資料、逼真的雕塑及油畫等內容重溫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艱苦歷程與輝煌成就,從紅色文化基因傳承中汲取了奮進力量。在用廢舊設備零部件建造的模型中,隊員們還感受到科學技術與創新賦能的魅力。
實踐隊成員表示,通過此次參觀,深刻理解了準能集團對鄂爾多斯“暖城”建設的重要貢獻,以及其“綠色準能、紅色使命”的企業擔當精神。準能集團不僅在煤炭生產領域成績斐然,更在生態修復與文旅融合方面樹立了典范,為其他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借鑒。
此次對準能生態旅游區的探訪,加深了實踐隊對鄂爾多斯“暖城”建設與紅色歷史文化的了解。隊員們紛紛表示,接下來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入挖掘鄂爾多斯地區的紅色歷史脈絡,系統梳理“暖城”建設的理念、舉措與成果。通過走訪革命舊址、采訪當地群眾、查閱歷史文獻等方式,全面收集相關資料,形成兼具專業性與實踐性的研究成果,讓更多人了解鄂爾多斯的紅色底蘊與溫暖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