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鼓吹“秘理財”周利潤達4%近一年后,上海市民張女士放下了戒心加入其中。從第一筆5萬元投資,到借網貸、抵押房產,如今她投入的200余萬元不僅收益成空,連本金都難以追回。
張女士向華商報大風新聞介紹,該“秘理財”項目的受害者眾多,涉及金額驚人。
圖為“秘理財”項目的介紹
女子講述
第一周投資5萬帶來2000元收益,之后抵押房產投身“秘理財”
“早在2020年前后,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就給我介紹,說他的閑錢都放在‘秘理財’,由專人幫忙打理,每周利潤能維持在4%左右?!苯眨虾5膹埮肯蛉A商報大風新聞講述了自己的遭遇。這個名字神秘的“秘理財”項目,既沒有官方網站,也沒有App,所有運作都在一個個微信群里悄然進行。
該項目所有運作都在微信群里進行
張女士稱,起初她并不相信,但這位朋友在隨后一年多的時間里不斷向她介紹、“洗腦”,最終她在2021年11月動了心?!八盐依M群里,我第一筆投資了5萬元。錢是通過轉賬支付給群里的‘團長’,他每周會公布收益?!睆埮空f,“如果想提現,需要每周三預約,下周四就能打到我的支付寶賬戶?!?/p>
圖為張女士朋友的朋友圈截圖
張女士告訴記者,第一周投資的5萬元就帶來了2000余元的收益。之后在團長的鼓動下,她不斷加大投資,沒錢就通過網貸平臺借錢,2023年10月甚至將自己名下一處房產抵押給銀行,貸款160萬元投入“秘理財”。
致富夢碎,本金難要回
好景不長,2023年底,“秘理財”的分紅開始拖延。群里的“大團隊長”先是發語音安撫:“公司在換營業執照,過幾天就好?!苯又终f“資金被凍結了”,要求大家湊1.2億元“打點關系”,還承諾“公司再出2億,事成后翻倍返還”。
有人起了疑心,但更多人抱著“撈回本錢”的心態繼續投錢。直到2024年初,所有微信群突然解散,“導師”“團隊長”的微信全被拉黑,大家才徹底醒悟——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張女士不僅收益無法兌現,連200余萬元本金也找不到人退還。
“他們連記賬都靠人工,錢一層層往上轉,最后到了誰手里都不知道?!币晃粎⑴c報案的受害者向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表示。
警方查處
多地警方已介入,案件尚在偵破之中
據“秘理財”受害者們統計,該項目約有17個群,受害人數、涉及金額數量驚人。
受害人提供的信息顯示,目前福州、合肥、河池、杭州、梅州、臨沂、上海等地警方已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
多地受害者紛紛報警
“我們前不久去‘秘理財’案件主辦單位了解情況,警方稱還在偵辦中。”多位受害人說,“希望有關單位能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盡可能幫大伙挽回損失。”
警方給出四方面提醒:
1、凡是承諾“高收益、穩賺不賠”的理財項目,多為詐騙陷阱。所謂“周利潤4%”“短期翻倍”等說法,明顯違背經濟規律,切勿輕信。
2、正規理財活動均有合法資質,會通過官方平臺(網站、App等)規范運作,且資金流向透明可查。對于僅在微信群內運作、無實體機構、無官方信息的“神秘項目”,務必高度警惕。
3、切勿因“熟人推薦”“短期獲利”就放松警惕,不少詐騙分子利用親友關系拉人入局,通過初期小額返利騙取信任,再誘導受害人加大投入甚至借貸、抵押資產,最終卷款跑路。
4、如發現疑似非法集資或詐騙行為,應及時保留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謝濤 編輯 李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