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前國乒隊運動員郭焱的言論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很多網友紛紛大罵,讓她趕緊退網!
原來,前不久的WTT 美國大滿貫賽場上,郭焱作為解說員出現在直播鏡頭里。
按理來說,她應該公平公正地進行解說。
然而當孫穎莎以 1 比 3 爆冷不敵小將陳熠時,解說嘉賓郭焱突然來了一句:“陳熠要懂點事,差不多得了。”
明眼人都能聽出,郭焱這是在暗示陳熠應該 “讓球”,把晉級機會留給經驗更豐富的孫穎莎,好讓國乒在后續對陣日本選手時更有把握。
這種言論簡直是對體育精神的公然挑釁。
郭焱的言論不僅傷害了陳熠,也讓孫穎莎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網友們紛紛質疑:“孫穎莎的勝利是不是也靠別人讓球?”
其實,郭焱的問題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隔三差五就會因為不當言論登上熱搜,如今42歲的她也該懂事了。
尤其是2019 年 4 月 25 日的匈牙利布達佩斯世乒賽女單四分之一決賽,丁寧輸給孫穎莎的那場比賽。
那會兒的丁寧剛滿 29 歲,是里約奧運會女單冠軍,手握大滿貫榮譽,正處于職業生涯的中后期。
而 19 歲的孫穎莎還是個 “小魔王” 雛形。
比賽一開場就透著火藥味。孫穎莎完全沒給前輩留面子,首局孫穎莎 11-8 先聲奪人,第二局更是打出 11-5 的懸殊比分,把丁寧的節奏徹底打亂。
丁寧在第三局調整戰術,靠經驗用旋轉變化勉強扳回一局,但孫穎莎很快適應,第四局又以 11-9 拿下,最終 4-1 淘汰丁寧,強勢晉級四強。
當時郭焱作為丁寧的教練,坐在場邊全程黑著臉。當孫穎莎最后一球得分時,她竟然惡狠狠地瞪了孫穎莎一眼。
這一眼,讓多少球迷寒了心。
在國乒這個大家庭里,后輩超越前輩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郭焱卻把這當成了天大的罪過。
對樊振東,郭焱也沒少 “關照”。在成都世乒賽團體賽上,樊振東輸給張本智和后,狀態一度低迷。
郭焱在直播中陰陽怪氣地說:“樊振東得擺正態度,別真以為自己是‘東哥’了。”
這話就像一盆冷水,澆在了樊振東和所有支持他的球迷頭上。
“東哥” 這個稱呼,是隊友和教練對樊振東的認可,是一種尊重,可到了郭焱嘴里,卻成了嘲諷的工具。
更讓人無語的是,郭焱自己在運動員時期也不是省油的燈。
2009 年的乒超聯賽上,她因為輸球直接把球拍摔出場地,還踹壞了三塊擋板。
當時的現場觀眾都看傻了,誰能想到一個世界冠軍會做出這種 “撒潑” 的舉動?
事后她雖然道歉了,但這種 “輸不起” 的心態已經深深烙印在人們的印象里。
說起來,郭焱的職業生涯也挺讓人唏噓的。她 5 歲開始打球,12 歲進北京隊,15 歲就拿到全國少年錦標賽冠軍,妥妥的天才少女。
可命運就像跟她開了個玩笑,她偏偏生在了國乒最輝煌的時代。
張怡寧、王楠、郭躍這些傳奇選手就像三座大山,擋住了她通往奧運會的路。
2006 年,郭焱在女乒世界杯決賽中 4 比 3 逆轉張怡寧,一時風光無限。
可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參賽名單里,卻沒有她的名字。
2012 年倫敦奧運會前,她本有機會,卻因為手臂受傷,輸給了丁寧和劉詩雯。
那時候的她,已經 29 歲了,傷病和體力下滑就像兩條鎖鏈,牢牢鎖住了她的奧運夢。
有人說,郭焱的奧運遺憾是 “既生瑜何生亮”,可細細想來,又何嘗不是她自己的性格在作怪?
她打球風格兇狠,卻缺乏穩定性;她渴望勝利,卻總是被情緒左右。
就像她當年踢擋板的那次,沖動之下的舉動不僅讓她丟了面子,也讓教練組對她的信任大打折扣。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有些人為了博眼球,不惜踐踏體育精神。
郭焱在直播中對孫穎莎和王楚欽的 “阿諛奉承”,對樊振東的 “冷嘲熱諷”,說白了都是被流量裹挾的結果。
她心里清楚,討好某些 “飯圈” 粉絲能帶來更多的打賞和關注,卻忘了自己作為世界冠軍的責任。
這種風氣就像一場瘟疫,正在侵蝕體育界的純潔性。當 “人情世故” 凌駕于實力之上,當 “懂事” 比拼搏更重要,體育的魅力也就蕩然無存了。
陳熠在逆轉早田希娜后說:“落后的時候也沒放棄,一分一分去拼。” 這才是體育精神的真諦,是每一個運動員應該堅守的信念。
郭焱啊郭焱,你已經 42 歲了,也該懂事了。冠軍頭銜會隨著時間褪色,但體育精神的標尺永遠在那里。
如果真的想重獲尊重,就該放下那些 “讓球”“打壓” 的小心思,好好學學陳熠,學學孫穎莎,學學那些在賽場上拼盡全力的年輕運動員。
畢竟,真正的英雄,從來不是靠別人 “讓” 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