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渡蘭君
來源:渡蘭(ID:dulantea)
網(wǎng)上有句話很火:
我回你消息是秒回,你回我是輪回。
網(wǎng)友們用這句話來調(diào)侃微信聊天時,自己苦苦等待對方回復的窘境。
當今社會,全民人手一臺手機,無論4G或5G,都能確保微信24小時在線。
所以,沒有收不到的消息,只有不回復的人。
在手機另一頭的那個人怎么看待你,看微信回復便知道大概了。
1
酸言酸語,冷嘲熱諷
生活中,有一類人很高傲,他們與人交往,處處都要壓人一頭,言行舉止間要凸顯出你不如他,以此滿足自己的優(yōu)越感。
去年,初中同學一起建了個微信群,群里有位仁兄,日常冒泡,七嘴八舌。
有位同學因工作需要,貸款買了車,他回復一句:工作這么久了,還沒錢全款買車?
有位同學在群上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他非得說:有沒有一萬塊一個月?我閨女現(xiàn)在就有這個數(shù)了。
有位同學的書法作品在雜志獲發(fā)表,大伙紛紛表揚,他自以為是:你肯定要給錢人家才會幫你發(fā)表吧。
在微信聊天上,這類人愛說各種各樣的風涼話,冷不防的打擊人,讓人反感、倒胃口。
他們內(nèi)心往往有著某種深度的自卑,故意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用冷嘲熱諷的口氣來打壓別人,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與其交流,雖然表面上波瀾不驚,但談話既無營養(yǎng),又空費口舌。
我們應當遠離貶低你,不把你當回事的人,主動去靠近愿意給你正能量的人,因為他們才會一直喜歡你、支持你、鼓勵你,給你溫暖和力量。
2
萬般討好,才得一絲回應
人人的時間都很寶貴。
愿意把時間給你的人,一定十分在乎你,無論他多忙,但總對你一直有空。
聽過一個有趣的段子:
不在乎你的人,洗澡洗一夜,吃飯吃一天,下午三點醒,晚上八點說晚安。
不把你當回事的人,你待他熱情,他冷淡回應;你笑臉相迎,他冷若冰霜;
你將他奉為值得一交的知己,他把你當成可有可無的路人。
當你熱臉貼他冷屁股,溫差太大,就該清楚了。
正如作家夏茗悠所說,就像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無法等到一個不想搭理你的人。
感情講究的是以心換心,你真我更真,你假我轉(zhuǎn)身。
對方已讀不回,大可以當陌路人處置,萬般討好,才換得一絲回應,就灑脫放下吧。
要把心留給在乎你的人,把情留給深愛你的人,要和那些主動聯(lián)系你,珍惜你、在乎你的人在一起。
3
已讀不回
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公司一位高管的微信回復讓我記憶深刻。
不管是向他詢問經(jīng)驗,還是討論項目事宜,他始終都清晰明確,而且極有禮貌。
在收到信息后,他通常會很快回復:“已收到,謝謝你?!?/p>
如果沒有及時回,之后他會解釋:“抱歉未及時回復,我已了解,多謝。”
即便我當時只是一位沒有資歷的新人,在他那里也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尊重。
他的微信回復,也讓我一直對他抱以十分的尊敬。
很多時候,看清一個人,看他的微信回復就行了。
不少人把微信聊天當成是自己的玩具,愛咋咋的,卻忽略了和自己聊天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每一次對話都不亞于面對面的交流。
已讀不回,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
你給他發(fā)信息,對方半天不回復,你這邊還想著他可能沒空看手機,他那邊卻在朋友圈里與別人熱烈互動。
一個人靠不靠譜,不是看他擁有多少成就,能有多少人脈,多么能說會道;
而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那些能夠認真對待微信聊天的人,不僅為自己贏得尊重與形象,也帶給了別人善意與溫暖。
蔡康永有句話講得好:好好說話,是一種修養(yǎng)。
你說話的樣子,便是你做人的樣子。微信上的每次交流,都會漸漸形塑你在他人眼里的形象。
別把敷衍回應當成理所當然,別把已讀不回當成真性情,別讓修養(yǎng)毀在不經(jīng)意間的微信回復里。
認真對待微信上的聊天,并不是設置條條框框,謹言慎行,而是認識到微信也是一種“場合”,一個“平臺”,需要保持基本的教養(yǎng),互相尊重。
那樣,交流才會少些鬧心,多些舒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