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今天,來玩一個“美劇圈的連連看”。
我先問你,當你被《黑袍糾察隊》里,“祖國人”那個變態到讓人汗毛倒豎的微笑嚇到時,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這個叫安東尼·斯塔爾的演員,到底是從哪個“地獄”里爬出來的,能把一個“瘋批”演得如此出神入化?
今天,我就給你揭曉答案。
因為,在成為“祖國人”之前,他,以及其他幾位頂級美劇里的“熟臉”,都畢業于同一所“瘋人院”——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堪稱“瘋批專業戶訓練營”的暴力美學神劇。
它就是——《黑吃黑》(Banshee)。
第一幕:黑暗熔爐——歡迎來到“班西鎮”
在我們開始“連連看”之前,你必須先知道,《黑吃黑》到底是個什么“神仙”地方。
一句話概括:這是一個法律和道德都約等于廢紙的法外之地。
主角盧卡斯·胡德,一個剛出獄的江洋大盜,機緣巧合下,頂替了班西鎮新上任的警長。
于是,一個全鎮最無法無天的罪犯,成了這個鎮的最高執法者。
你可以想象這有多瘋。
這部劇,把暴力美學玩到了極致。每一集都充斥著拳拳到肉、骨頭碎裂的生猛打斗,真實到讓你隔著屏幕都覺得疼。
但它最牛的地方,是構建了一個徹底的“道德真空”。在這里,沒有絕對的正邪,只有不同立場、不同欲望的暴力沖突。
我跟你講,這劇就是一座黑暗熔爐。它逼著每一個身處其中的演員,都必須學會如何去駕馭那種,在人性懸崖邊上,隨時可能墜落的“失控感”。
而這座熔爐,最終,為美劇圈,鍛造出了一批最頂級的“瘋批專業戶”。
第二幕:基因滲透——當“班西鎮”的幽靈,飄進頂級神劇
從“班西鎮”走出來的演員,就像攜帶了某種“黑暗基因”的病毒,悄無聲息地,滲透進了多部頂級神劇的肌體。
比如,在《黑吃黑》里,那個從清純阿米什少女,一步步墮落成黑幫大佬的蛇蝎情人麗貝卡的,莉莉·西蒙斯。
離開班西鎮后,她轉身就進了《真探》第一季的劇組。
在這里,她成了馬蒂警探的情婦貝絲。同樣是美麗又危險,同樣是游走在道德的邊緣,她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主角內心的偽善和欲望。
緊接著,她又出現在了《西部世界》里,成了一個被隨意定義、抹殺、替換的機器人“商品”。
你看,從被欲望吞噬,到玩弄別人的欲望,再到成為欲望本身。莉莉·西蒙斯在《黑吃黑》里學到的那種“邊緣感”,讓她在這些頂級神劇里,游刃有余。
還有《黑吃黑》的女主,那個身手不凡、一生都在與過去糾纏的凱莉,伊萬娜·米利塞維奇。
她后來,去了DC的《哥譚》,扮演了貓女的親生母親。
同樣是一個混跡黑道、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毫不猶豫地利用女兒的“狠人母親”。她用自己的言行,親手斬斷了貓女心中對家庭的最后一絲幻想,完美解釋了這個經典角色的黑暗起源。
第三幕:終極進化——從“班西鎮警長”,到“地球之神”
如果說,上面這些還是“基因滲透”,那么,安東尼·斯塔爾,則完成了這場“黑暗基因”的,最恐怖的終極進化。
我敢說,沒有《黑吃黑》里的盧卡斯·警長,就絕不會有今天《黑袍糾察隊》里,那個讓我們所有人ptsd的“祖國人”。
這兩個角色,就像一個硬幣的正反面。
盧卡斯·胡德,是一個“壞人”,在拼了命地,扮演一個“好人”(警長),用他自己的暴力,去執行他心中的“正義”。他的瘋,是外化的,是對抗整個世界的武器。
而祖國人,則是一個“神”,在努力地,扮演一個“人”。他的瘋,是內化的,是他那脆弱、自私、渴望被愛的巨嬰內核,與他那無所不能的神級力量之間,產生的巨大撕裂。
安東尼·斯塔爾在一次采訪里就曾暗示,《黑吃黑》四年高強度的動作戲和極限的情感爆發,為他后來駕馭“祖國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把在“班西鎮”熔爐里煉出的那份“可控的失控感”,原封不動地,帶到了《黑袍糾察隊》。
于是,我們便看到了電視史上最迷人,也最讓人不寒而栗的反派。
所以,現在你明白了嗎?
《黑吃黑》,它不僅僅是一部被埋沒的“黃暴”神作。
它更像一個“母體”,一個“基因庫”。
它用自己獨特的黑暗氣質,喂養了一批演員,然后,讓他們把這種氣質,播撒到更廣闊的美劇世界里,生根、發芽,甚至,進化成了更恐怖的物種。
這,或許才是一部“神作”,能對一個行業,產生的,最深遠的影響。
互動話題:
除了“祖國人”,在你心中,還有哪個影視劇里的“瘋批”反派角色,讓你印象深刻到“ptsd”?
歡迎來評論區提問,看看誰才是你心中的“瘋批演技天花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