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外資機構的持續涌入,讓中國香港這一投資沃土“熱辣滾燙”。
近期,昇世集團香港昇世御享首席執行官張頔正與一位高凈值客戶溝通,希望能從多家券商和銀行競爭對手中贏得為他提供財富傳承服務的機會。
張頔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2025年是昇世集團在香港拓展業務的第三年。三年前,這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財富管理公司啟動了在香港業務的布局,并于2024年進一步擴大香港的業務規模。
由于香港自身的獨特優勢,以及其連接內地與全球資本市場橋梁的重要地位,越來越多像昇世集團這樣的外資機構把目光投向這里。一些歐美及東南亞的金融機構和投資人,迫切地希望與香港相關部門溝通交流,表達他們對在香港展業的濃厚興趣。這些機構申請金融牌照、物色適合的投資伙伴及項目的一系列動作,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與此同時,瑞銀發現,來自中東地區的家族辦公室,也對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表現出濃厚興趣。
7月16日,香港證監會發布《2024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下稱《調查》),用一連串強勁增長的數字,描繪出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在2024年“虹吸”資金的圖景。截至2024年年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總值升至35.1萬億港元,同比上漲13%;增長動力主要來自7050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入,同比上漲81%。其中,資產管理及基金顧問業務的凈資金流入同比飆升571%至3210億港元;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5%至10.4萬億港元。來自非中國內地及香港的資金近年一直占管理資產總值的54%以上。
這場財富遷徙仍在持續。《調查》強調,香港作為卓越的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正步入佳境。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也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未來兩三年,香港將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
資本從不說謊,其流向是對香港這座城市制度優勢、市場潛力的投票,也是對“中國增長故事”的重新詮釋。
7月中旬,香港投資推廣署家族辦公室環球總裁方展光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頂尖財富管理中心的領導地位,香港特區政府會進一步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預期在今年內制訂具體方案,并于2026年把立法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如獲通過,有關措施可于2025/26課稅年度(即納稅年度)起生效。
新外資涌入
2022年7月,昇世集團在香港設立昇世御享,其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和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牌照后,啟動了在香港業務的布局,組建團隊并與各大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這一年,昇世集團在全球開拓的合作金融機構大約有十幾家。2023年,昇世集團的業務開始爆發,合作機構超過了100家。進入2025年,昇世集團的業務規模更是突飛猛進地增長。
張頔表示,昇世集團定位為獨立財富顧問,主要在合作的金融機構中為客戶尋找好的投資機會,提供專業的投資建議。其最初聚焦于超高凈值客群(資產規模達500萬美元以上),為這類群體提供個性化的資產管理方案。這類客群以“杠桿+稀缺+傳承”為核心,重倉家族信托、私募股權、對沖基金、單一項目直投(并購、商業地產、藝術品、能源資產等),并大量使用股票質押、結構化杠桿和離岸架構,追求資產隔離與稅務優化。
2024年,昇世集團觀察到一些市場需求的轉換,決定進一步擴大香港業務規模并成立昇世匯盈。自此,除了超高凈值客群外,昇世集團也開始拓展大眾富??腿海ㄙY產規模達50萬美元以上)市場,這類客群以“穩健+流動性”為核心,偏愛公募/債券基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海外保險、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及少量私募證券,現金仍占大頭。2025年,因為香港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的活躍,昇世集團獲得6號牌照(機構融資咨詢),又推出了昇世資本,為企業提供并購和融資的服務。
據張頔介紹,目前昇世集團已經在全球與超過200多家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包含私人銀行、投資銀行、券商、保險、基金公司,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為客戶提供包括財富管理、家族治理、企業傳承、法務稅務建議、企業融資、慈善基金等服務。
這是眾多涌入香港展業的金融機構展業歷程的一個縮影。
7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宣布,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共協助超過1300家海外及中國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這些企業在開設或擴展業務的首年,為香港帶來超過1600億港元的直接投資,創造逾1.9萬個新職位。
過去兩年半,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的企業中,美國、英國、新加坡、加拿大分別有113家、89家、68家和38家;來自中國內地的有630家企業。從行業分布看,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占比最多,有283家;其次為創新及科技,有275家;家族辦公室有179家;旅游及款待占148家;商務及專業服務有129家?!墩{查》指出,這些投資者的資金來源在地理分布方面十分多元化。過去五年,來自亞太區其他市場、北美及歐洲投資者所占的管理資產穩步增長,三者所占的百分比分別達到雙位數。
近年來,中東的投資人對香港越來越感興趣。
瑞銀2025亞太家族辦公室峰會6月發布的《2025年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顯示,盡管全球家族辦公室普遍偏好北美和西歐市場,中東家族辦公室卻展現出了更高的多元化傾向。他們對亞洲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內地,表現出更高的興趣。該報告指出,近1/5(18%)的受訪家族辦公室計劃增加了對中國內地的投資。
中國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其他國家交流的窗口,對全球家族辦公室有著獨特的吸引力。瑞銀財富管理亞洲區主席兼瑞銀香港區主管及行政總裁盧彩云在上述峰會上表示,近年來中東地區的家族辦公室受粵港澳大灣區內廣泛投資機會的吸引,對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表現出濃厚興趣。
據方展光介紹,香港投資推廣署家族辦公室團隊從成立到今年5月,已協助超過19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吸引了不少來自加拿大、德國、瑞士、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和英國等“老錢”地區的家族辦公室。此外,新興市場如東盟和中東亦日益關注香港,視之為進入亞洲市場的關鍵據點,以配合資產多元化與代際傳承的需要。目前有147間家族辦公室表示正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超過40%的來自歐美、亞太、大洋洲以及中東等地區。
“老錢”加碼布局
最近,科勒資本亞太區私人財富分銷負責人賴柏盛在香港一家私人銀行參與了一場面向高凈值個人專業投資者的培訓會,向到場的三四百名參會者分析環球金融的投資機會和風險。
隨著國際環境動蕩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賴柏盛注意到,高凈值個人投資者當下更著眼于保護自己的財富,而非在短期內賺取高回報。一些過去只投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現在更傾向于把部分資金分散投資到另類投資中。作為另類投資中更具有防御性、相對風險較低的投資策略之一,私募二級市場投資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而賴柏盛在會上正是向投資者介紹了私募二級市場的投資理念。
賴柏盛向經濟觀察報記者介紹,今年他和團隊已經參與了不下10次類似的培訓活動。2025年,已經進駐香港13年的英國私募機構科勒資本開始在香港拓展私人財富市場。過去,傳統私募基金募資的對象多為如退休基金、主權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財富管理渠道對于科勒資本來說是一個新的募資市場。
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科勒資本發現一些香港的高凈值個人專業投資者對私募股權投資和私募二級市場投資的概念比較陌生,因此決定投入資源和時間,向私人銀行的投資銀行家與他們的客戶開展培訓,介紹私募二級市場投資的理念和結構,讓投資者了解到這是一種長期投資,而非短期炒賣行為。
據賴柏盛介紹,科勒資本全球財富業務“私人財富私募二級市場解決方案”的籌備工作從4年前開始,陸續在美國和歐洲組建團隊。他們對亞洲地區的布局則主要于2024年起開展,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各組建了團隊??评召Y本2025年一直在香港積極尋求與更多合作伙伴建立關系,其中包括私人銀行,旨在借助其渠道分銷科勒資本旗下面向私人財富專業投資者的產品。
2025年初,科勒資本宣布與德意志銀行建立分銷合作關系,將向該行財富管理部門的專業投資者客戶與其他合資格客戶提供半流動性基金投資服務,此次合作的范圍包括香港在內的亞太地區。
與此同時,家族辦公室也是科勒資本潛在的合作對象。賴柏盛稱,在亞太市場,香港的家族辦公室數量相對比較多,且很多新建立的家族辦公室都對私募投資有興趣。因此,科勒資本團隊在香港會積極與這些家族辦公室建立起合作關系。
德意志銀行集團財富管理北亞區總裁方栢泉向經濟觀察報記者介紹,德意志銀行正與沙特阿拉伯的政府機構、主權基金及基金公司聯合推出一項計劃,旨在為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超高凈值客戶和家族辦公室,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探索沙特阿拉伯的戰略投資機會。
方栢泉表示,疫情后,全球金融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各國央行通過加息應對通貨膨脹。這一變化也影響了投資者的行為模式,他們開始尋找傳統資產類別之外的替代投資機會,高收益、長期投資的私人投資逐漸受到青睞,同時,對財富規劃、財富保值及遺產規劃解決方案的關注度也顯著提升。
方栢泉進一步表示,香港作為德意志銀行在北亞的業務樞紐,市場地位尤為重要。德銀的目標很明確,即持續擴大在香港及大中華區的業務版圖,持續為高凈值及超高凈值客戶擴充專業團隊支持,精準聚焦重點市場,為客戶提供卓越的財富管理服務。
香港的吸引力
6月,張頔參與了一場由香港證監會舉行的證券業發展研討會,業界對此次研討會反應非常熱烈,超過600家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到場參與。研討會上討論了很多熱點話題,例如香港的新股上市、數字資產和穩定幣等,也提及未來香港會向哪些方向發展,如何進一步提高競爭力等相關內容。
在張頔看來,香港一直在不斷地創新。2025年上半年,寧德時代超過400億港元的募資額成為全香港以及全球最大的IPO,讓港交所上升至上半年全球交易所IPO募資的第一位,更凸顯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這些都堅定了昇世集團開拓香港市場的決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重要橋梁,也承接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具備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大灣區跨境財富管理的需求非常強勁,該區域已成為昇世集團大力發展的一個區域。
方展光認為,在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凈值人士關注風險管理及分散投資,香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完善且獨立的司法制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和國際化人才等優勢便突顯出來。美國全球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促使一些家族辦公室和投資人轉向關注并投資亞洲市場。
與香港相比,新加坡、迪拜等幾個國際財富中心有著各自的發展特點。
據張頔觀察,新加坡憑借其地理優勢、政治穩定、健全法律體系及稅務環境的優勢,長期以來吸引了全球的家族辦公室、企業家與超高凈值人士,將新加坡作為他們財富管理的可信據點。作為中東的金融橋頭堡,迪拜吸引來自印度、俄羅斯、中國及海灣國家的家族資本流入。政治穩定、投資友好的政策、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和極低的犯罪率,使得迪拜成為希望進行資產多元配置、獲取居留身份或建立全球家族布局的理想之選。與此同時,數字資產的崛起和新型投資類別的出現,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以科技為導向的新一代財富持有者聚集于迪拜。
張頔稱,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針對財富管理領域推出了一系列發展政策,包括投資移民計劃、家族辦公室的稅務優惠等,為財富管理行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此外,香港是一個稅收低、法制健全、擁有先進金融基礎設施和透明監管環境的城市,為財富管理業務的平穩運營,提供了穩定可靠的保障。
方展光以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舉例說明香港的優勢。他表示,與其他金融中心相比,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可自由配置全球資產,不一定需要把所有資產轉移到香港。新加坡要求家族辦公室將至少10%的資產投資于新加坡本地基金或企業,對于某些希望保持靈活資產配置的家族或會成為限制。相較之下,香港為家族辦公室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能夠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和風險偏好進行全球化配置。這亦吸引已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但希望進一步拓展業務的家族到香港開設家族辦公室,以享受更自由的資產配置條件。
打造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未來兩三年,香港是否會如陳茂波所言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
賴柏盛表示,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的建立需要具備三個關鍵條件:一是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二是成熟的金融體系,最關鍵的是第三點——它必須服務一個龐大的市場。這三點香港都具備,加上其施政的積極性和前瞻性,香港要實現這一目標具有現實可能性。
在賴柏盛看來,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人才,但人才具有流動性,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要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條件來吸引和留住人才。人才對金融生態系統的完善至關重要,而金融生態系統越成熟,募資的機會也會越多。
波士頓咨詢公司近期發布的《2025年全球財富報告》,將香港和瑞士并列為2024年全球兩大跨境財富管理中心,其中香港的跨境財富總值增長為各地區之冠,達到2310億美元,其9.6%的年度增幅也勝于全球平均水平。
《2023年波士頓咨詢集團全球財富報告》(下稱《報告》)曾預測,到2027年,香港將以3.1萬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反超瑞士(屆時為2.8萬億美元),有望成為唯一一個管理境外資產超過3萬億美元的金融中心,從而榮登全球離岸金融中心之首?!秷蟾妗诽峒?,香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73%的離岸人民幣均通過香港流轉。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日益凸顯。
據方展光透露,香港特區政府正就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及附帶權益的稅務優惠制訂優化方案,當中包括拓寬免稅制度下“基金”的定義,涵蓋退休基金及捐贈基金;增加基金及單一家族辦公室享有稅務寬減的合格交易種類,包括碳排放衍生工具或排放限額和碳信用產品、保險相連證券、貸款及私募債權投資和虛擬資產等,并優化私募基金附帶權益的稅務安排,進一步吸引海外基金及家族辦公室來港設立業務,爭取于下個立法年度通過相關優化方案。
(作者 老盈盈)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老盈盈
廣州采訪部主任 關注華南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及區域內重大新聞事件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