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2024年11月5日大選中擊敗哈里斯,拿下多數選票,成了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當選卻非連續任期的總統。這次回歸,他把貿易政策當成頭等大事,從2025年1月20日就職那天起,就開始大刀闊斧地調整關稅。2月1日先對中國商品加10%,3月3日再加10%,4月2日直接拋出全球“對等關稅”計劃,對超過150個國家征收至少10%的關稅,其中中國總稅率高達54%,萊索托被定為50%,這是除中國外的最高水平。
特朗普說這是為了糾正貿易不公,讓美國制造業回流,創造就業,補充財政收入。可對萊索托這種非洲小國來說,這政策直接砸斷了經濟命脈,導致全國在7月10日宣布進入兩年災難狀態。整個過程聽起來像鬧劇,理由更扯淡,因為萊索托根本不是什么貿易巨頭,它只是個窮國,靠出口紡織品勉強維持。
萊索托這個國家,國土面積才3萬平方公里出頭,人口230萬左右,全被南非包圍,資源匱乏,半數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聯合國把它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支柱就是紡織業,2023年貢獻了40%的出口收入,90%的訂單來自美國。
得益于美國2000年通過的《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AGOA),萊索托紡織品能免稅進入美國市場,養活了4萬多名工人,大多是女性。她們生產牛仔褲、T恤之類的,銷往李維斯、Wrangler等品牌。去年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和鉆石加起來2.37億美元,而從美國進口的才300萬美元左右。這種順差不是萊索托故意搞的,它窮啊,人均GDP才916美元,買不起美國貨。
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宣布關稅時,聲稱這是“解放日”,要讓各國對美國公平。他用一個公式計算稅率:拿貿易逆差除以進口總額,得出的數字當成對方“有效關稅率”,然后征收一半作為報復。對萊索托,公式算出97%,所以征收50%。美方還說萊索托對美國商品征收99%關稅,有匯率操縱和產能過剩問題。
可萊索托官員直呼冤枉,他們是南部非洲關稅同盟成員,對外關稅統一,和南非一樣,沒特別針對美國。經濟學家分析,美方的公式忽略了匯率、補貼、非關稅壁壘等因素,純屬胡來。萊索托貿易部長莫赫蒂·謝利萊說,如果真征收50%,紡織業就完了,因為美國買家承受不了成本上漲。
關稅雖在4月5日生效后暫緩90天,到7月7日又延長到8月1日,但威脅本身就夠狠。進口商一聽50%,立馬取消訂單,80%的合同沒了。工廠沒法開工,5月起大規模裁員,7000人丟飯碗。失業率從原來的水平躥到30%,青年失業接近50%。政府財政收入銳減,因為紡織業是主要稅源,公務員薪水發不出來,醫院缺藥,學校缺錢。外匯儲備只夠撐一個月,國家運轉卡殼。
7月9日,萊索托總理辦公室發聲明,宣布全國進入災難狀態,生效日期7月10日,持續到2027年6月30日。這不是天災人禍,而是人為的政策打擊,通常災難狀態用于洪水、干旱或疫情,這次卻因關稅,史無前例。
特朗普對這事回應得輕描淡寫,7月在記者會上說“沒人聽過這個國家”,繼續推他的關稅邏輯。他覺得貿易逆差就是不公,美國吃虧了,必須糾正。可對萊索托來說,這逆差是結構性問題,它出口鉆石和衣服,美國人愛買,但萊索托人買不起美國的高科技產品或農產品。產能過剩的帽子也扣得莫名其妙,萊索托紡織業規模小得很,談不上過剩。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公式有誤,如果正確計算,稅率該是10%到13%。路透社報道,萊索托成了特朗普關稅戰的第一個受害者,展示了政策對弱小經濟的破壞力。聯合國發言人警告,這會引發人道主義危機,歐盟和日本也批評擾亂全球市場。
這事暴露了貿易戰的本質,不是公平競爭,而是強國霸凌弱國。特朗普贏了大選,卻讓小國破產,理由站不住腳。萊索托的遭遇提醒大家,全球化下弱者沒話語權,政策一變就滅頂。特朗普想讓美國偉大,可這種零和游戲傷了太多無辜。長遠看,合作才可持續,單邊主義只會制造更多亂局。萊索托雖小,卻成了貿易戰活生生的教訓,值得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