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工信部原副部長王江平:AI終端是消費電子的新機遇
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鸰
7月18日上午,在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賽迪研究院)組織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人工智能賦能生物制造和醫療健康產業鏈專題活動中,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王江平在“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與生態”的主題演講中表示,AI(人工智能)終端是消費電子的新機遇,AI智能體有望成為AI終端時代新的人機交互界面。
大模型點燃AI終端產業熱情
AI終端是具備主動感知理解、多模態自然交互、智能化服務和自主學習進化等能力的新型終端產品,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載體。
AI終端產業從2024年開始發展,目前正處在“滲透初期”。
在王江平看來,AI終端與傳統智能終端的區別是,大模型賦能AI終端從信息處理向知識學習能力進階,從限定范圍的程序定義向開放域的自決策模式轉變。
此前,在經濟預期低迷、換機周期拉長疊加顛覆性創新缺失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手機、PC等傳統終端市場持續承壓,手機出貨量連續九個季度負增長,PC連續八個季度負增長。
不過,一方面,在技術上,端側AI芯片性能的快速提升,大模型壓縮和輕量化部署技術進步,使端側AI落地具備軟硬件基礎條件;另一方面,在行業推動上,智能手機、PC等終端廠商搶占AI流量入口,積極通過大力布局端側大模型業態,提振消費者換機需求。
在政策上,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中央相關部委圍繞AI大模型技術底座、重點行業智能化升級、智能產品和裝備發展、支撐服務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經典終端、新型終端、行業終端創新發展,終端形態和場景極大豐富,有望帶動產業鏈供應鏈核心技術突破。
據介紹,在“人工智能+終端”方面,經典終端的重點產品有手機、投影機、平板電腦、高品質音響、耳機、攝像機等,面向的場景包括家庭影音、健康養老和生活服務、數字生活等。
新型終端的重點產品有ARVR頭盔、智能車、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綠色智能船舶,面向的場景包括智能制造、家庭服務等。
行業終端的重點產品有工業機器人、工控機、高端數控機床等,面向的場景包括黨政軍、交通、金融、能源、水利。
AI智能體有望成為
AI終端時代新的人機交互界面
在AI終端關鍵技術方面,NPU異構集成是當前端側AI的主要部署模式,芯片廠商重點圍繞“算力+內存”的協同升級來提升性能,增強對大模型的應用適配能力;內存尤其是內存帶寬發展滯后是端側算力的核心瓶頸,優化計算與存儲結構是創新探索的重要路徑,這有助于攻克傳統架構的“存儲墻”和“功耗墻”瓶頸。此外,還有端側模型輕量化、OS與大模型融合、端云協同部署、多維度安全防護策略等。而模型輕量化、OS與大模型融合、端云協同部署、全鏈路安全防護策略等技術都需要不斷優化迭代。
王江平指出,AI智能體有望成為AI終端時代新的人機交互界面。
區別于傳統智能體,AI智能體是以大模型技術為核心,具有自主環境感知、學習記憶、決策執行和工具調用等能力的程序或系統。基于自然語言的極簡交互將替代很多傳統的圖形界面交互,形成LUI+GUI的混合形態,可對既有軟件進行智能化改造與升級,以API的形式增加重要環節的可交互性和認知能力。
在王江平看來,AI智能體市場目前仍處于技術迭代加速、產品打磨優化、應用場景探索、生態占位的發展初期,參與者包括互聯網巨頭、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企業軟件服務商、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等,具有涉及產業環節多、參與者類型多元的特點。
校對:喬伊
編輯:艦長
審核:許聞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系人:于先生(電話:0755-8246867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