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博主在街頭隨機采訪了一群人,讓他們寫一篇作文給一千塊錢或者選擇一百塊。若是選擇了后者便可以直接拿錢走人,若是選擇了前者則需要在歷年的高考作文中選取一條題目并進行實地寫作
采訪的基本都是底層人,種地的農民、砌墻的工人、踩三輪的個體戶、扛水泥的老漢、掃街的環衛工…
兩位被采納的作文,一篇是《我的母親》有一位扛水泥的老頭寫的。
另一篇《我的一天》,由一位趴活的三輪車司機寫的。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可以說催人淚下了。
他們是沉默真相的書寫者。也是社會資源的生產者。
但自身卻是被生計所困擾,這正是無產階級的縮影,因為自身不擁有生產資料,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獲取生活所需,自然要努力的去拿到每一份屬于自己的薪酬。如今的工人階級并不是完全沒有文化,他們有著自己的鄉土氣息和樸素語言,在長期的社會生產之中也是會逐步提升與學習,雖然沒有經歷過專門的文學培養,但人民群眾總是能寫出令人感觸的文字,這是和那些既得利益階級的御用寫手寫出來的酸腐文學是完全不同的。
勞動群眾們飽含生活之痛,他們文字中暗含苦難卻是有著積極生活一面。而采訪中一些受到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和文化水平不高的小混混寫出來的文章則是以一種糊弄事的態度去對待,用抽象低俗的文字去進行堆砌,認為既然是娛樂拍視頻,那怎么寫都無所謂。兩者對比實在是很強烈。
填鴨式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是最會“寫作文”的,在十多年漫長的受教育生涯之中,不知道寫了多少作文,現在給錢給他們反而不會了。這是令人很失望的,因為沒有真實的感情。只有堆砌的磁灶。
當然,值得表揚的是,央廣網對此事件不吝評論,可是評論中是不是卻忽略:自己的記者在哪里?是否真的俯身傾聽過泥土的聲音?筆下又有多少真誠的血脈?
其實也有,比如那篇引發爭議的報道《靠力氣賺錢心里才踏實,是無數平凡人的生活信仰》——報道本身意圖歌頌勤勞,但畫面卻構成了莫大的諷刺:鏡頭中,一位赤膊光腳的車夫,汗流如柱,艱難拉動沉重貨物負重前行。而畫面焦點之外,赫然在目的,卻是兩輛價值不菲的名車!
網友彈幕瞬間炸鍋了,彈幕更加嚇人,都不敢放出來了。
王朔說過:世界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贊美,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當作勵志故事去愚弄底層人。這里我要強調,王 朔說的 只是一部分背離了人民群眾的媒體,肯定不是說的央視,而是越南的 人民電視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