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剛上臺沒多久,就開始在太平洋地區(qū)發(fā)力,搞得南海風起云涌。2025年1月20日他宣誓就職后,沒閑著,直接指示國防部加大對印太地區(qū)的投入,重點針對中國。結果呢,美國拉著盟友搞起了大規(guī)模軍演,菲律賓那邊也跟著攪局,國防部長特奧多羅直接跳出來懟中國,試圖逼中國在南海讓步。整個過程步步緊逼,但實際情況復雜得多,不是簡單誰退誰進的問題。
先說特朗普這邊的動作。他上任后,延續(xù)第一任期的強硬風格,把中國當成頭號對手。國防部在2025年5月發(fā)布了國家防務戰(zhàn)略,強調“通過實力實現(xiàn)和平”,核心就是加強印太盟友合作,遏制中國影響力。特朗普親自推動增加軍費預算,太平洋部隊得到額外資金,用于聯(lián)合演習和武器部署。
舉例來說,2025年4月,美國和菲律賓啟動了“巴利卡坦2025”軍演,這是兩國年度最大規(guī)模的聯(lián)合訓練,持續(xù)到5月9日。特朗普團隊把這當成展示肌肉的機會,公開說這是針對高端戰(zhàn)爭的準備,劍指中國在南海的活動。
這個軍演不小,涉及1.4萬多名士兵,美國派了8000多人,菲律賓出動6000多。關鍵是,有19個國家派了觀察員過來,包括加拿大、德國、英國、捷克、波蘭、哥倫比亞等。這些國家沒直接派兵參戰(zhàn),但他們的觀察員現(xiàn)場觀看演習過程,學習戰(zhàn)術和協(xié)調方式。
這等于特朗普一聲令下,拉來這么多國家圍觀,間接顯示美國在印太的號召力。演習地點從菲律賓北部巴坦群島到中部,模擬登陸、反艦和網絡戰(zhàn),重點放在南海周邊。美方官員說,這有助于威懾中國灰色地帶行動,比如船只碰撞和島礁爭端。菲律賓軍方也承認,這次演習比以往更大,目的是提升防御能力,對抗外部威脅。
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上臺后,外交轉向親美,2022年就加強了與美國的軍事合作。2025年,這種合作更緊密了。馬科斯政府放松了對臺灣互動的限制,允許官員更多接觸,還簽署了情報共享協(xié)議。菲律賓海軍現(xiàn)代化步伐加快,日本在2025年7月決定轉讓“阿武隈”級護衛(wèi)艦給菲律賓,幫助提升海巡能力。這些艦艇原本是日本退役的,經過改裝后,能更好地應對南海巡邏。馬科斯沒公開說針對中國,但大家心知肚明,這是為了在黃巖島和仁愛礁附近站穩(wěn)腳跟。
現(xiàn)在輪到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托·特奧多羅了。這家伙是馬科斯政府的鷹派代表,1964年生人,律師出身,家族有政治背景。2022年重新當上國防部長后,他就沒少批評中國。2025年上半年,他多次公開懟中國在南海的行為。
比方說,5月31日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特奧多羅直言中國有“信任赤字”,靠宣傳維持立場,不肯真心談判。他還把中國比作“校園惡霸”,說中國船只在南海故意沖撞菲律賓漁船和海警,破壞區(qū)域穩(wěn)定。6月3日,又在會上反擊中國代表,指責中國媒體散布“故意虛假信息”,試圖誤導國際輿論。
特奧多羅的火力沒停。7月4日,中國表示愿意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qū)條約,特奧多羅馬上回應,說中國這是“做樣子”,必須先拆除核設施才能談。他要求中國“去核化”,不然承諾沒意義。這等于掀桌子,直接質疑中國誠意。菲律賓媒體報道,這番話讓中菲關系更緊張,東盟其他國家也看在眼里。特奧多羅沒美化自己,他承認菲律賓過去幾年在南海吃虧,但強調現(xiàn)在要硬氣起來,不能再退讓。菲律賓海警船“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長97米,是他們最大的巡邏船,2025年6月20日在黃巖島附近與中國船只對峙,中國用尾隨和阻擋方式回應,差點碰撞。
菲律賓的挑釁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南海巡邏加碼。2025年上半年,菲律賓船只多次靠近黃巖島和仁愛礁,試圖補給坐灘軍艦。中國海警用水炮驅離,菲律賓船員被迫調整航線。第二步,對無核條約的質疑。特奧多羅公開要求中國棄核,稱中國承諾不靠譜,這讓東盟內部討論更復雜。第三步,涉臺動作。菲律賓軍方高層秘密與臺灣代表會晤,討論防御協(xié)作,還表達過武力介入臺海的興趣。馬科斯政府4月簽署備忘錄,放松訪臺限制,等于把手伸向臺海。
為什么菲律賓突然這么膽大?一方面,過去幾年他們在南海屢次失敗,沒占到便宜,反而讓中國加強控制。菲律賓前海軍官員隆美爾·翁2024年在華盛頓說,中國在東盟的支持更大,菲律賓越來越孤立。這讓他們氣急敗壞,決定加大力度。另一方面,美國和盟友的支持壯了膽。特朗普上臺后,美國糾集19國觀察軍演,日本轉讓艦艇,澳大利亞和英國也加強合作。菲律賓覺得有后盾,腰桿硬了。
但這事兒沒那么簡單。中國沒后退三步,反而加強了南海存在。2025年7月,中國海軍艦隊巡航南海,回應軍演。東盟國家沒全跟菲律賓走,越南和馬來西亞保持中立,新加坡呼吁對話。菲律賓國內也有反對聲,漁民抱怨巡邏減少影響生計,抗議者上街喊停挑釁。特朗普的政策雖強硬,但面臨國內預算壓力,軍費增加引發(fā)國會辯論。
說到底,這不是簡單誰逼誰退的問題。南海爭端根深蒂固,涉及領土、主權和資源。特朗普拉盟友軍演,菲律賓借機挑事,中國穩(wěn)住陣腳。未來咋樣?得看談判和實力對比。接地氣點說,大家都想護自家地盤,但一味對抗只會兩敗俱傷。東盟國家夾在中間,最難受。菲律賓野心膨脹,但代價不小,經濟外交都受影響。美國呢,特朗普政策雖猛,但盟友不全買賬,有些國家擔心被卷入沖突。
這事兒反映大國博弈的現(xiàn)實。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讓盟友多掏錢,菲律賓出兵出地,但換來安全保障。特奧多羅掀桌子,看似硬氣,其實暴露菲律賓實力弱,靠外部支持。中國沒慌,靠經濟和外交拉攏東盟。整個印太像棋盤,各方走棋,誰下錯一步都麻煩。老百姓呢?漁民出海難,貿易受阻,生活受罪。希望理性點,別讓小事鬧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