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的體會
文 / 李后強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再次來到瀘州十分高興。我與瀘州老窖有共生關系,經?;?。為什么叫“共生哲學”而不叫“共存、共享、共進、共榮、共建...哲學”?因為在這些“共+”單詞中,只有“共生”更強調相互依存和互利共贏,它描述的是一種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其中各方都離不開對方的支持,彼此的支持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例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關系,如果沒有對方,它們都難以實現最佳的生長狀態。這里的“生”表示生命、生存、生活、生產、生態、生長...,形成命運共同體,因此用“共生哲學”更恰當。哲學是關于智慧的學問,是科學的科學,涉及世界觀和方法論。共生哲學本質是“人生哲學”,研究的是人的意識和行為、人生網絡結構及其演化?!豆采軐W——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大作的面世,是企業界的大事、喜事、幸事,是企業文化發展的里程碑和標志性事件,應該加大宣傳、解讀、研討和落實的力度,讓其精神入眼、入腦、入心、入靈、入行,產生強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這本書解釋了“什么是文化”和“什么是文明”這個問題,解決了什么是“企業文化”和“怎么建設企業文化”這個難題,為緩解當前白酒界的焦慮是一劑良方,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可知、可感、可親、可學、可用。
我認真學習了《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感覺很過癮,深刻體悟到其思想深度與實踐價值。這不僅是一部企業文化的系統總結,更是一部融合東方哲學、生態智慧與商業文明的典范之作。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書、很必要的書、很顯要的書、很精要的書,是企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行動路線圖。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愚蠢的企業,不講文明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人化。企業文化尤其是企業文明,是從企業內部生長出來的物質與精神,不是舶來品和外植體。精神層面的企業文化是企業職工內心的法律與規矩。在當前白酒市場深度而劇烈調整的時期,此書出版具有應用性、及時性、緊要性、指導性和啟發性,讓人明白“和氣生財”“敢為人先”“做事先做人”“求人不如求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東方智慧,全書充滿“拓撲智慧”(能伸能縮、以變應變)——找準位置、放下架子、保持本質、堅持鏈接、不搞分裂、不計小節,貫穿著“量子思維”(尋找測不準中的確定性、確定系統中的內在隨機性)——無形性、關聯性、無界性、塌縮性、疊加性、躍遷性,讓人耳目一新。面對“烏卡”(VUCA)時代(V-易變性volatility,U-不確定性uncertainty,C-復雜性complexity,A-模糊性ambiguity)的各種挑戰,《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是新型的思想銳器,是治愈心病的藥方、規范行動的指南,可以發揮釋懷開心、鼓舞信心的作用,因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此書像CT一樣對瀘州老窖進行了立體、全周、精準的透視,對瀘州老窖的企業哲學及其文化進行了全面、深入、科學的總結梳理和“蒸餾提煉”,可以成為老窖職工隨時閱讀的“圣經”“企訓”和“紅寶書”。
一、“天地同釀”是東方生態智慧的現代實踐
此書顯著特點是建立了瀘州老窖“共生哲學樹。從該樹簡圖可見,老窖文化具有完整的生命系統——根系、主干、主枝、枝蔓。根系的土壤基因在七大核心釀造資源——地、窖、藝、曲、水、糧、洞。主干是文化中軸,包括企業使命、愿景、價值觀、精神和管理思想。主枝體現在專項理念,包括黨建、廉潔、工會、品牌、營銷、質量、科創、安全、生態等子文化、亞文化。枝蔓是應用體系,體現在行為準則、培訓系統、傳播系統、應用場景等方面。
此書重要貢獻是深刻闡述了瀘州老窖以“天地同釀”的自然觀為核心,將傳統“天人合一”哲學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底層邏輯。尊重自然規律,依托瀘州北緯28°的地理優勢(氣候、水源、微生物群落),構建“天上(微生物氣溶膠)-地下(窖池菌群)-人間(釀造技藝)”的共生系統,實現酒質與生態的協同。把道法自然變為行動指針,董事會設立戰略與ESG委員會,將ESG指標納入高管考核,體現了“道法自然”的可持續發展觀。通過綠色工廠建設(用地集約化、能源低碳化)和循環經濟項目(如酒糟資源化利用),減少碳排放。窖泥中數百種微生物的協同演化,正是“活窖通天地”的實證,詮釋了生物共生學中“互惠進化”的本質。
二、“人間共生”構建商業文明的價值共同體
此書最大亮點是科學論述了瀘州老窖從“人間共生”的社會觀出發,重構企業與社會、員工、伙伴的共生網絡。注重利益相關者共贏,強調員工、合作伙伴、社會等多方協同共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職業發展機會。推動行業共建“文化同源、標準同訂、市場同拓”等“五同”理念。對內推行“敬人敬業”精神,通過“雙通道晉升”“年金激勵”等機制實現員工與企業共成長。對外首創“經銷商持股計劃”,打破零和博弈,構建廠商命運共同體,實施“廠商一體行動”,保障經銷商合理利潤。注重社會責任擔當,將社會貢獻視為“共生責任”,以“全心全意釀酒,一心一意奉獻”為使命,設立“瀘州老窖獎學金”“棟梁工程”等,助力鄉村振興、教育扶貧。對職工、對股東、對供應商、對經銷商、對消費者負責,印證了共生哲學中“共同優化、互惠發展”的理念。擁抱新質生產力,促進傳統與科技融合共生,通過數字技術實現產品溯源與防偽,建立柔性供應鏈應對市場波動,動態調整庫存,提升渠道效率。保護1573國寶窖池群和700年非遺釀制技藝,同時成立瀘州老窖1573研究院,集思廣益,推動釀酒自動化、智能化。
三、“東方酒歌”激活傳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
此書最大價值在于將白酒文化升維為文明符號。把“天地、人間”進行整合,以“物、酒、質、神、道、精”六字融合企業行為與理念。以“七大核心”釀造資源“地、窖、藝、曲、水、糧、洞”為根基,以700余載釀藝相傳為保障,以450余年國寶窖池為載體,共譜了一曲遙遠的東方酒歌,鑄就了一條涓涓流淌的文明之河,編撰了一部瀘州老窖國窖人的文化綱領與價值主張”,這正是對“文化自信”的微觀踐行。瀘州老窖著力推進活態文化傳承,傳統釀制技藝延續24代,從元代“甘醇曲”到現代“三成操作法”,彰顯“傳承中創新”的辯證智慧。舉辦釀酒技能大賽,讓非遺技藝從工廠走向公眾視野。推進全球文明對話,“釀造幸?!?,以酒為媒傳遞“和合”價值觀。借力澳網、國際乒聯世界杯等賽事,開展“全球文化之旅”;作為澳網唯一指定白酒,展示中國元素,文化輸出與品牌出海同步推進。
四、“理論貢獻”體現在為中國企業哲學樹立新范式
此書有三大突破值得學界關注。一是系統性提煉,首次將企業哲學從實踐層面升維至“共生理論”,涵蓋自然生態(天地)、社會關系(人間)、文明傳承(規則)三重維度,結構嚴謹、邏輯自洽。二是跨學科融合,整合道家“和諧共生”、生物學“共生進化”、管理學“共享價值”等理論,為傳統產業轉型提供哲學方法論,實踐上推出多種新產品吸引年輕消費群體。三是提供可復制的文化模型,推進活態雙國寶品牌化,通過封藏大典、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窖主節”等活動強化文化IP。書中總結的“思想理念、經營原則”為行業提供了從理念到落地的完整路徑。
我們看到,此書以“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為中心,以“企業愿景、企業使命”為內核,以“快樂奮斗、敢為人先、敬人敬業、創新卓越”為外核,以“醇厚做人、匠心做事、以品質為信仰、以消費者為中心”作為地幔,以“處世觀、工作觀、服務觀、產品觀”為地表,形成了嚴密合理亮麗的“地球結構”,具有很強啟發和借鑒價值。瀘州老窖的共生哲學以自然共生(生態保護)、產業共生(廠商協同)、社會共生(公益責任)、文化共生(全球傳播)為支柱,通過技術創新、ESG治理和文化IP塑造,實現了從傳統釀造企業到可持續發展標桿的轉型。2024年營收311.96億元、分紅87.58億元(占凈利潤65%)的數據,印證了這一哲學的經濟與社會價值協同。未來,“十五五”規劃強調“精耕細作穩增長”,將進一步深化共生理念的實踐廣度。
總之,《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不僅是瀘州老窖的“企業圣經”,更是一部“中國式現代化”的商業文明啟示錄。它證明——真正的強勢企業,必以哲學為根基,以共生為血脈,以文明為航標。期待此書成為照亮更多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文化燈塔”!
(李后強2025年7月18日在《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新時期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發布會上的發言)
主編 |趙坤利
責編 | 清 風
美編 | 愷 欣
【讀城觀察】
(上下滑動 點擊閱讀)
本平臺僅供交流學習 ,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圖片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如有問題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