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我開啟了夢寐以求的三下鄉活動。經過多日的三下鄉體驗,我深深地感覺到責任重大與每天和小朋友們相處的快樂,那些歡快的笑聲,都成了心底最溫熱的印記。
依然記得開啟三下鄉前,我在宿舍反復修改教案——既擔心自己鎮不住這群學生,又怕講的內容太過枯燥。我不太敢與這么多人打交道,但剛開始與小朋友們接觸時,他們的熱情,純真,讓我如釋重負,與他們暢談、玩耍、打鬧,突然覺得兩個星期真的很短很短。
每天放學送小朋友回家時,我都很享受一路上與小朋友聊天的過程。和他們聊聊日常,聊聊學習以外的東西。小朋友的天真無邪,讓我的生活得以放松。送到家后,小朋友的家長都會表達感謝,這讓我感到,所謂奉獻從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藏在這些熱氣騰騰的日常里,藏在那句樸實的感謝里。這一課,我學會了貢獻,明白了想當一名好老師,首先要成為一位無私的人!
在三下鄉期間,我擔任文藝組組長。對此深刻感覺到責任重大。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小朋友們教好?如何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他們真正吸收知識?這些都是我不可推脫的責任。
符宇成正在給學生上課(全其斌 攝)
空閑時,我總愛去聽其他老師的課。語文老師會把古詩編成拍手歌,數學老師用游戲教給同學們數學知識。看著他們把枯燥的知識變得像糖果一樣甜,我懂得了好的教學從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蹲下來,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此次三下鄉之旅,讓我在教學方面得到了切實的學習與提升,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寶貴體驗。
這些天里,我看到了校長在平坦的地上曬番薯絲,在這一刻,我體會到勞動之美。在這片土地上,人們辛勤勞作,任勞任怨,這是我們大學生最該學習的品質。這份樸實堅韌的精神,也成為了我珍貴的精神財富。
此次三下鄉之旅教會我的,除了如何做一名孩子喜歡的老師之外,還有如何做一個真誠的人——像孩子們一樣坦率,像這里的人們一樣熱忱,像這片土地一樣懂得奉獻。那些留在路上的腳印,以及孩子們的笑聲,都成了生命里最珍貴的禮物。三下鄉即將結束,但這段時光在心底發的芽,一定會慢慢長成參天大樹。
三下鄉隊員與學生大合照(唐藝禎 攝)
(通訊員 符宇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