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按:本文編譯自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員戰略研究碩士馬克·蘇于2025年7月9日發布在加拿大《地緣政治監視者》網站上的題為《菲律賓與日本達成協議,加強菲律賓在南海的存在》的文章,部分內容有刪改。 此文中有大量情況與事實不符的地方,請各位讀者自行甄別。編譯此文,只為參考,同時向大家提供外媒的看法,并不代表譯者同意或者證實其觀點與消息。 由于譯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現的錯誤請各位讀者多加指正。
截至2025年7月,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DE)的所有六艘艦艇都有可能移交菲律賓海軍(PN),這些艦艇將被“最上”級護衛艦完全取代。
該聲明是2025年6月香格里拉對話期間,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特·特奧多羅在新加坡舉行雙邊會晤后發布的。該協議目前仍需菲律賓海軍派出人員前往日本,對艦艇進行實物檢查,以確定其是否保持良好狀態。如果這些艦艇的硬件通過檢查,可能以“聯合開發項目”的形式轉讓給菲律賓,這意味著“阿武隈”級護衛艦上剩余的任何設備都可以根據菲律賓的要求拆除,并更換為更加現代化的型號。
根據日本的《防衛裝備與技術轉讓三原則》,任何防衛裝備只有在用于救援、運輸、警戒、監視或掃雷等場景時才能出口。這些艦艇將作為潛在的驅逐艦部署在南海,直到其替代艦艇投入使用。這樣的轉讓至少可以增強菲律賓海軍的艦艇實力。
直到2025年7月為止,菲律賓海軍僅擁有護衛艦和輕型護衛艦,即“ 米格爾·馬爾瓦爾 ”級和“ 何塞·黎剎 ”級護衛艦與“ 康拉多·雅普 ”級輕型護衛艦?!鞍⑽溱瘛奔壉蝗毡痉矫媪袨樽o航驅逐艦,標準排水量約為2000噸。日本和菲律賓都在南海和東海的海上爭端中與中國對抗,因此如果雙方都愿意轉讓艦艇的話,那么確保這一交易順利進行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如果雙方都愿意轉讓這批艦艇,這將使得日本成為印度-太平洋地區維護“基于規則的秩序”的地區參與者。這還將為日本的武器出口開創先例,解決日本武器裝備難以出口到海外的問題。此外,此次轉讓還能夠加強日本與菲律賓的防務關系。
2024年和2025年,兩國在馬尼拉和東京分別簽署并批準了《菲律賓-日本互惠準入協定》(PJRAA),此后兩國共同努力加強雙邊關系,并在防務領域開展合作。2024年12月,日本駐菲律賓大使遠藤和也和菲律賓外交部長恩里科·馬納洛簽署了一項捐贈協議,日本將向菲律賓“捐贈”雷達和RHIB快艇,以加強菲律賓的海域感知能力。該協議還涵蓋之前菲律賓從三菱集團引進的雷達。2025年2月,兩國承諾通過訓練演習、后勤活動、設備轉讓和情報共享展開合作。2025年6月開始,兩國開始就批準《采購與交叉服務協定》(ACSA)進行談判。如果該協定得以通過,將允許日本自衛隊和菲律賓武裝部隊通過交換服務和物資互相協助。這些進展對于推動“阿武隈”級艦艇的移交工作至關重要。
日本海上自衛隊若將“阿武隈”級驅逐艦移交給菲律賓,對日本和菲律賓來說將是雙贏的。浙江表明,日本在防衛態勢和協助海軍、海岸警衛隊能力建設方面采取了積極主動的態度。此次艦艇移交一個被忽視的結果是,它能為日本軍事工業部門建立能力和提供經驗,以便將來為此類項目提供專業知識和服務。例如,日本在爭取與澳大利亞海軍簽訂“最上”級護衛艦合同的過程中可以借鑒這些經驗,這可以補充東京在推銷“蒼龍”級潛艇失敗中所吸取的教訓。對菲律賓來說,“阿武隈”級可以作為有效的過渡艦船,直到韓國交付另一艘“米格爾·馬爾瓦爾”級護衛艦和六艘近海巡邏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