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事兒?國企登報喊員工回來上班。
根據《甘肅日報》發布的啟事,登報“喊話”的是甘肅靖煤能源有限公司王家山煤礦分公司,這61名員工,有的無故多次離崗,有的長期曠工,嚴重違反企業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因此,公司登報說,15天內必須返回單位,逾期不到者,將按相關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并終止勞動關系。
消息一出,網友震驚了。有人感慨,“這公司太人性化了吧!換成私企早被開除了,這‘飯碗’是真鐵”,還有人疑惑“具體曠工多久了,不能依法依規開除嗎”?
61個人??!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一個煤礦分公司,一下子冒出這么多“沒影兒”的工人,這事兒擱誰聽了不嘀咕?
記者找上門問,礦上的工作人員仿佛“鋸嘴葫蘆”,總公司那邊倒是松了點口,說“要是員工在期限內回來,知道自己錯了,單位會給機會的”。而且該工作人員還向記者確認,公司職工很多,有些人想上班,有些人不想上班。在單位里還可以“不想上班”,這說法也是新鮮。
這就不得不讓人想到用人單位的屬性——國企。而且,曠工現象在國企系統并非新鮮事。就在去年10月,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曾發布類似通告,要求四名擅自離崗員工返崗。其中一名員工的離崗時間長達16年。
誠然,不少國企內部關系錯綜復雜,職工或許也有個人原因,但不管多么復雜、有什么苦衷,都不是公然曠工的理由。個別職工長期曠工,卻長期占著位子,甚至有可能單位還負責為其繳納社保,顯然都是違反管理規定的。
就像輿論質疑的那般,大多數人在恪盡職守的同時,有些國企員工憑什么可以長期曠工而不被追責?打碎的是整個社會的公平。
登報喊話看似“寬宏大量”,實則暴露了長期管理失職的真問題。國企的“飯碗”如果裝滿了惰性和漏洞,終將成為改革路上的絆腳石。
編輯: 秦揚軻
責編: 趙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