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曾經門票秒光的“歌壇天后”那英,如今在長春開唱前十天,200張7.3折的“骨折價”門票愣是無人問津! 主辦方從8折降到7.3折,依然清不動庫存,5000人場館空置過半。 而去年澳門演唱會的尷尬還歷歷在目:觀眾拒絕合唱、高喊刀郎名字、未結束就集體離場,那英當場失態大喊:“你們別走啊,我沒唱完呢! ”——這場面哪是演唱會? 分明是街頭賣藝留不住客的慘淡現場。
2010年,那英的《征服》巡演一票難求,粉絲通宵排隊只為聽她一嗓;2025年長春場,7.3折賤賣卻連200張票都賣不完。 主辦方急得跳腳,社交媒體上瘋狂促銷:“打折! 再打折! ”回應者寥寥。
更扎心的是對比:同時間刀郎巡演門票30秒售罄,場場爆滿,收益全捐山區,線上5000萬觀看零差評;周深綜藝晚會邀約不斷,成了新生代“技術流”標桿。 而那英呢? 拼盤演唱會蹭臺,打折票滯銷——觀眾用錢包投出的票,比任何獎項都真實。
刀郎事件,成了口碑分水嶺。 2010年,那英以“音樂審美不足”公開阻撓刀郎入選“十年影響力歌手”,網傳她嘲諷“去KTV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 盡管刀郎本人澄清未親耳聽聞,但這句話已像烙印刻在那英身上。 十三年后,刀郎憑《羅剎海市》翻紅,百萬網友沖進那英評論區“復仇打卡”,她的社交賬號徹底淪陷。
《好聲音》黑歷史再補一刀。 為保自家學員晉級,她給姚貝娜強塞超高難度英文歌《All By Myself》,導致實力唱將慘遭淘汰;面對空靈嗓周深,一句“風格太小眾”輕蔑否決。 如今姚貝娜已成絕響,周深卻躋身頂流——當初的“裁判權”,成了觀眾眼里的“霸凌證據”。
綜藝翻車加速形象瓦解。 《萌探探探案》中她對楊紫放狠話“你不得好死”,被批職場霸凌;喜劇節目濫用裁判權打壓大張偉,觀眾怒斥:“真性情是幌子,傲慢才是本色! ”
2024年《歌手》直播現場,那英徹底暴露短板:忘詞、破音、走調,緊張到抱柱子發抖。 唱《默》時把“深海里”錯成“深海底”,耳返故障時僵在原地打拍子救場。 網友毒評:“六十歲老太太ktv水平! ”
澳門演唱會再證衰退:唱代表作《一笑而過》時,臺下鴉雀無聲。 她強撐笑容哀求觀眾:“大家張嘴唱啊! ”回應她的只有零星噓聲和“刀郎牛逼”的喊叫。 而1680元的高昂票價(比周杰倫還貴),換來的卻是走音現場——性價比崩盤,觀眾自然用腳投票。
當張學友57歲仍巡演爆滿、李健靠親和力翻紅時,那英的“資歷牌”早已失效。 年輕人刷著短視頻追捧刀郎《羅剎海市》的文化梗,她卻還在賣《征服》情懷;新人歌手靠直播互動圈粉,她卻被曝拒絕簽名、冷臉離場。
更致命的是歌迷會解散! 2025年6月,那英官方粉絲團清空賬號、就地解散,超話沉寂如死水。 而刀郎歌迷自發組織萬人合唱,抖音二創播放破億——觀眾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會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